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基本制度问题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基本制度问题研究
ISBN:978-7-5764-0110-3 条码:
作者: 王顺安、马聪 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149.00  折扣价:¥134.10
折扣:0.90 节省了14.9元
字数: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2-09-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基本制度问题研究》一书依据2019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联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立足于从2003年在中国大地试行社区矫正以来二十年的伟大实践与艰辛探索,对我国社区矫正的基本制度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和完整的原理性和规范性研究。作为主权国家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社区矫正法》之出台并实施,促使我国非监禁性刑事执行制度进入法治化时代,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在《社区矫正法》出台之后,十分有必要对我国社区矫正的基本法律制度问题进行规范化和体系化的专门性梳理与研究。通过对我国社区矫正基本制度的学术梳理和总结,有利于对我国社区矫正的“中国特色”进行归纳、凝练与理论阐释,在助力理论与实践部门正确理解与适用《社区矫正法》的同时,力图推进社区矫正在平安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向更高水平迈进。同时,亦想向世界展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独特的东方思路与制度安排,宣传《社区矫正法》的中国智慧,彰显我国刑事执行制度的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在相互交流、互动学习与彼此借鉴过程中,不断完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

作者简介:
王顺安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主任,长期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中共支部书记。兼任中国法学会律师法学会副会长、中国行为法学会执行行为研究会副会长、海德智库社区矫正法治研究院院长、法商智库预防犯罪战略研究院院长。曾参与组织策划编纂主编中国犯罪学会《犯罪学大辞书》《中国刑事法学系列丛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狱政法律问题研究》《中国预防犯罪通鉴》《中国犯罪原因研究》《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课题《监狱法适用问题研究》《社区矫正法适用研究》、最高人民检察院科研项目《刑罚执行检察监督研究》、中国法学会重点研究项目《社区矫正研究》、外交部公安部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委托出版的《西方社会病》、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委托研究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犯罪研究》、北京市法学会和北京市司法局委托的重点科研项目《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监狱(社区矫正)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应对作用》、北京市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开放课题《邪教与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治理》,主编《犯罪学》《犯罪学教程》《犯罪学教科书》《劳动教养学》《医用法学教程》《治安管理法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犯罪与对策》《中国治安管理法学通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例法律适用》《社区矫正法治研究》、独著《刑事执行法学》《刑事执行法学通论》《社区矫正理论研究》《社区矫正研究》《扫黑除恶教育知识读本》(小学版)(中学版)《反邪教知识手册》《反恐知识手册》《预防犯罪实用手册》等。独立承担的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改革科研项目《创刑事司法教学实践模式 做社区矫正罪犯帮教工作》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预防犯罪通鉴》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社区矫正研究》获得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二等奖,曾荣获北京市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马聪 河北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曾执教于浙江财经学院(现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现执教于嘉兴学院法律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曾以主要参与人员身份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的社区矫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惩治与防范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对策研究》、最高人民法院重点调研课题《关于完善减刑、假释制度的调研》、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减刑、假释制度的完善》,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社区矫正法适用研究》,独立主持或以检校合作形式共同主持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长三角地区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一体化研究》、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专题调研重点课题《关于长三角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一体化的构想——以非公经济社区矫正对象权益保障为视角》《检察主导下小微企业合规模式的完善研究》,参与编写《门窄路长集——基层普法专题读本》《危害国家安全罪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案典》《社区矫正法治研究》,独著《刑罚一般预防目的的信条学意义研究》,并在《刑法论丛》《河北法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检察日报》等核心期刊和报纸上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

章节目录:
社区矫正的探索与研究永远在路上(代序)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社区矫正的基础理论

二、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与定位

三、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与边界

四、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与工作机构

五、社区矫正的危险控制与评估

六、社区矫正的基本任务

七、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与义务

八、社区矫正的运行程序设计

九、特殊群体的社区矫正机制

十、社区矫正执行的法律监督

十一、社区矫正的立法原则、模式与评价

十二、社区矫正的历史及其经验

第三节 研究总结与评价

一、知识体系构成与形态的特色

二、现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困境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039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创制与意义问题

第一节 社区矫正概念及本土化界定

一、发达国家社区矫正的概念考察

二、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概念探索

三、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规范概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创制背景

一、法治与人权背景下的刑罚结构改革

二、犯罪治理与罪犯改造经验教训总结

三、现代化刑罚理念的国际影响与借鉴

四、监狱管理改造压力纾解的重要任务

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创制目的

一、前立法时代社区矫正的政策性目的

二、法治化时代社区矫正的规范性目的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创制意义

一、前立法时代社区矫正实践的贡献与意义

二、法治化时代社区矫正立法的贡献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社区矫正的性质与特色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区矫正性质问题研究述评

一、“单一性质说”的观点及其评价

二、“双重性质说”的观点及其评价

三、“综合性质说”的观点及其评价

第二节 中国社区矫正性质的设定与展开

一、社区矫正性质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社区矫正性质合理定位的历史展开

三、社区矫正性质合理定位的规范展开

四、社区矫正性质合理定位的功能展开

第三节 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地方性特色

一、国家主导的构建型制度模式

二、非监禁性刑事执行制度创新

三、基于职权构建社区矫正组织

四、信息技术助力社区矫正现代化

五、正式引入分类分级处遇制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对象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区矫正对象的嬗变与现状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用语变化及其确定

二、社区矫正对象基本类型的变化及其确定

第二节 当前中国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与义务问题

一、社区矫正对象权利与义务的基本特点

二、社区矫正对象的权利内容及其保障

三、社区矫正对象的义务内容及其实现

第三节 中国社区矫正对象扩张的趋势问题

一、社区矫正对象扩张的必要性

二、社区矫正对象扩张的刑事司法路径

三、社区矫正对象扩张的刑事立法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机构与人员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区矫正机构的基本问题

一、社区矫正机构的概念设定与厘清

二、我国社区矫正机构的性质与职能

第二节 中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构成问题

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范围及其争议

二、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及其权限问题

三、社区矫正机构社会工作者

第三节 中国社区矫正社会参与力量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现实问题

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基本任务问题

第一节 社区矫正制度的刑罚目的分配逻辑与原则

一、问题缘起与概念设定

二、社区矫正制度设计与立法阶段的刑罚目的分配原则

三、社区矫正制度执行阶段的刑罚目的分配原则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监督管理原则与内容

一、监管原则

二、监管内容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教育矫正原则与方式

一、教育矫正原则

二、教育矫正内容和方式

第四节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帮扶原则与方式

一、帮扶原则

二、帮扶方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基本程序问题

第一节 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制度的现状与趋势

一、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制度的实践现状

二、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社区矫正执行地的确定与选择

一、问题缘起与概念梳理

二、解决原则与方案

第三节 社区矫正执行的一般程序

一、接收送达

二、建档宣告

三、监管教育

四、期满解矫

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衔接程序

一、衔接程序的问题与困境

二、衔接程序的规范梳理与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法律责任问题

第一节 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责任类型与发展方向

一、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责任类型

二、社区矫正对象法律责任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二节 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类型与发展方向

一、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类型

二、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法律责任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三节 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制度构建与发展方向

一、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现状与问题

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发展方向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的困境与趋向问题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困境形成之制度根源

一、社区矫正适用规模的现状与问题梳理

二、我国犯罪边界的现状与问题梳理

三、问题的交汇点与解决之道

第二节 社区矫正适用规模的刑法障碍与困境

一、社区矫正适用规模障碍与困境成因之辨证

二、作为社区矫正适用规模障碍与困境根源的罪刑结构

第三节 我国犯罪边界问题的反思与调整

一、犯罪边界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犯罪边界限缩论的反思与批判

三、犯罪边界扩张论的功能主义分析

第四节 基于轻罪体系扩大社区矫正适用规模及法治意义

一、推动刑法精确化的规范保障

二、建立危害行为现代制裁体系的制度根据

三、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基础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社区矫正法学的构建与发展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区矫正法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一、域外社区矫正诞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我国社区矫正法治建设的探索历程

第二节 中国社区矫正法学的创建必要性

一、社区矫正法治建设与制度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社区矫正实践工作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三、社区矫正学术理论与学科建设的客观需要

第三节 中国社区矫正法学的构建可行性

一、社区矫正法学构建的法律制度基础

二、社区矫正法学构建的学术智力基础

第四节 中国社区矫正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区矫正创制与发展的历程

二、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模式

三、《社区矫正法》的特色模式与结构

第五节 中国社区矫正法学的体系与地位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一)



后记(二)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