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八条主张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校本研修的八条主张
|
ISBN: | 978-7-5760-3728-9 |
条码: | |
作者: |
黄建初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59.80
折扣价:¥47.84
折扣:0.80
节省了11.96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3-07-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阐述了教师校本研修的目的、路径、方法和境界,分八章例述,简称“八条主张”。书中有研修目的——改善心智模式,有研修路径——好实践长出新观念、何以走向日常化、建立自己的山峰,有研修方法——培苗先培根、用观察打开课堂“黑箱”、用调查搜集证据,还有研修境界——心灵世界的宽广。书中涉及的观点和例证均为作者主持工作室或校本研修班培养骨干教师的经验总结。本书将作者的经验与理论思辨呈现给教师,期望给教师个人研修和校本研修提供一种样例作为参考,给教育大厦添砖加瓦。
|
作者简介: |
黄建初,上海市特级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原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浦东新区政协常委,民盟浦东新区副主委。 从事普教科研的指导与研究,致力于教师研究方法、教育写作和专业成长的探索,主张勇于挑战、勤于学习和善于反思是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担任名师工作室导师,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主编了《教师人文通俗读本》《蹒跚学研录》《学研随感录》《言为心声》等文集,著有随笔集《趟在教育这条河》,编著《走向实证——给教师的教科研建议》。在《上海教育科研》《福建教育》《联合时报》《教育时报》《今日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90多篇。
|
章节目录: |
序一 作为一个人:教师生命自觉的唤醒与培育 序二 教师学做研究的价值 主张一 | 改善心智模式 一 勇于挑战、勤于学习、善于反思 是优秀教师的共同特征 二 研究结论的验证 三 良师益友助成长 四 要有点学术气 五 行动研究助力教师改善心智模式 主张二 | 好实践长出新观念 一 教师研究与专家研究的“小异” 二 十年探索:在求善中求真 三 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行走路径 四 警惕经验带来的局限 五 借助“第三只眼睛”总结提炼经验 六 是嫁接,不是移植 主张三 | 何以走向日常化 一 循着真问题做本土化教学研究 二 课例研究把教学与研究合而为一 三 有了主张,写作就不难 四 教育写作日常化研究 五 “写课”研究 六 经验总结费思量——说时易,写时难 主张四 | 建立自己的山峰 一 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山峰 二 职位有限,学术无边 三 择友须谨慎 四 善待青年 五 变坐而论道为“田野研究” 主张五 | 培苗先培根 一 读书的甘甜 二 关于读书的一次讨论 三 培苗先培根——研修从读书开始 四 永燃那不该熄灭的火种 五 提高思维品质 六 学一点中外教育史 主张六 | 用观察打开课堂“黑箱” 一 课堂观察回顾 二 用课堂观察改变“有色眼镜”看人 三 “发现”是课堂观察的重要价值 四 教师介入学生学习活动的课堂观察 五 用手机拍摄照片记录学习过程 六 焦点学生和关键事件分析的课堂观察 主张七 | 用调查搜集证据 一 量化(数量)的证据搜集方法例析 调查研究 三 访谈(言说)的搜集方法 四 体验的搜集方法 主张八 | 心灵世界的宽广 一 人的精神成长靠什么 二 增添学术驱匠气 三 立德传人与立言传世 四 有悲悯情怀的教育研究 五 在研究中找回“真我” 六 净化心灵 后 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