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超越苦乐原则:动机如何协同运作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超越苦乐原则:动机如何协同运作
ISBN:978-7-300-32190-5 条码:
作者: [美] E. 托里·希金斯(E.Tory Higgins )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198.00  折扣价:¥178.20
折扣:0.90 节省了19.8元
字数: 45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321905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4-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什么是动机?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心理学研究已给出多种回答。作者认为,趋乐避苦并不足以解释或激励人的行为与决策。动机是人类探寻自我的一个根本话题。无论是心理学家还是教育学家、管理学家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对此话题都非常感兴趣,因为其关涉我们每个人行动的动力,是影响我们学习、工作的最根本因素。动机问题一直是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通过整合迄今为止所有的动机理论,本书作者托里·希金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动机框架。他认为,动机是追求渴望的结果(价值)、建立现实(真相)和掌控事件(控制)三者协同运作的产物;三者作为整体所创造的动机组织,协同效用更优。动机取向是人格、文化和行为构建的基础机制。组织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动机运作的本质和复杂性,寻求有效激励的根本因素。

广博深厚的动机理论、令人信服的研究证据、丰富有趣的真实案例,使本书融科学性、趣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本书可作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学习者和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普通读者认识自我、不断提升自我的必读书。

作者简介:
托里·希金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和商学院双聘教授,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2006)。他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多个领域都有开拓之功。作为卓越的实验家,他奠基了启动实验程序(1977);作为超凡的理论家,他不知疲倦地自我修正、自我超越,建构了影响深远的系列理论模型,如自我偏离论(1987)、社会知识体系的激活模型(1996)、调节定向论(1990年代)、调节匹配论(2000年代)、动机运作论(2012)和共享实在论(2019);作为睿智的导师,他桃李满天下,比肩社会心理学的“教皇”费斯廷格。除却诺贝尔奖,希金斯获得了几乎所有专业荣誉和奖励。至今,他仍在忘情工作。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引论和背景

第一章 超越苦乐的动机

趋乐避苦并不足以解释或激励人的行为与决策。动机是追求渴望的结果、建立现实和掌控事件的协同运作。

第二章 什么是动机?

什么是动机?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已有多种回答。但本书的答案是人想在生命追寻中卓有成效。

第三章 价值、真相和控制:有效性的方式

生命追寻的有效性三位一体:价值、真相和控制。



第二部分 有效性方式

第四章 价值:获得欲求结果

事物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以及它有多么的积极和消极,这是价值体验的关键:价值方向与价值强度。

第五章 真相:建立现实

寻找真相、确定真相以及接受真相,是人类的生存急需。在回答“什么”和“为什么”中,人发展出了获取真相有效性的不同策略。

第六章 控制:管理何事发生

控制有效性,体现在人能控制事情是否发生。有效的控制,除却自我控制,还关涉成功地追求目标所做的决断、承诺和反馈感知。



第三部分 动机协同运作

第七章 价值—真相关系:创造承诺

人对一件事的承诺,是价值和真相协同运作的产物:这件事不仅需要被认为具备较高的价值,还要被判断为有实现的可能性。这样才能让人为之努力。

第八章 价值—控制关系:匹配为王

当目标追求和目标追求的手段“天造地设”,即价值与控制互相匹配时,这一手段便最有助于目标实现。这种调节匹配效应,展现了实现目标的策略的重要性。

第九章 真相—控制关系:方向正确

朝着正确的方向采取行动,就是人希望明了现实的真相,掌控事情的发展,为此甚至可以牺牲成功的快乐。

第十章 价值—真相—控制关系:动机的组织

相比价值、真相与控制的两两关系,三者作为整体所创造的动机组织,协同效用更优。



第四部分 动机协同运作之内涵

第十一章 人格与文化:观察和应对方式

是什么导致了人格与文化差异?动机的三元结构与调节匹配原则,能提供统一的解释方案。

第十二章 有效把控动机:运筹帷幄

寄希望于金钱与社会奖励手段来提升人之业绩,这是忽视差异的正向思维。考虑到动机组织的复杂性,值得提倡的是一种逆向思维:从具体目标和需求出发,倒推出能激发预期状态的条件。

第十三章 美妙生命:基于有效性的福祉

通过动机的权衡与调整,当三种有效性都得以协调运作之时,人之良善生活甚至美妙生命也得以成就。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