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重新理解媒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重新理解媒介
|
ISBN: | 978-7-300-32270-4 |
条码: | |
作者: |
刘海龙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89.80
折扣价:¥80.82
折扣:0.90
节省了8.98元
|
字数: |
394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322704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4-01-15 |
|
内容简介: |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自2006年出版以来,已形成品牌,受到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和研究者的关注。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重新理解媒介》梳理的内容横跨两年,从学术层面、热点话题研究层面对近两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做了概述。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与报告,包括2021和2022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中国的传播学研究和全球新闻创新报告,主要针对这两年新闻传播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第二部分为新闻研究的新场景与新面向,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动向进行了剖析;第三部分为传播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视角,着重从新技术对传媒的影响角度重新解读当下新闻传播的新业态,研究内容富有现实意义和学术前瞻性。 本书对前沿领域的研究话题做了集中展示,其中论文的议题选择、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可以随着作者的视角去观察智能新闻生产、数字媒介时代的都市新闻业、新闻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编辑室,也可以重新认识媒介与历史、重新发现和理解互联网基础设施、重新观察中国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社会的关系,探讨数字平台劳动者空间生产的能动性与局限性,了解中国新闻业视频创新与行动策略。 本书的特色在于:点面结合,一册在手,既可概览学科发展“面”上的现状,又可在“点”上知晓最新的研究进展;权威而前沿,书中收录的综述、报告、学术文章均正式发表于本学科核心期刊或新锐出版物。
|
作者简介: |
刘海龙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系主任,《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研究所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为传播思想史、政治传播、传媒文化。著有《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等。
|
章节目录: |
第一部分 2021—2022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 2021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 2021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2021年全球新闻创新报告 2022年中国的新闻学研究 2022年中国的传播学研究 2022年全球新闻创新报告 第二部分 新闻研究的新场景与新面向:理论与实践 作为常识的新闻 ——重回新闻研究的知识之维 理解互联网新闻学的关系维度 媒介网络视域下的智能新闻生产 中国新闻业视频创新与行动策略 数字媒介时代的都市新闻业 新闻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编辑室控制 第三部分 传播研究的新问题与新视角:重新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的威力 ——重识媒介与历史 物质、内容与界面的共存 ——重新理解媒介的三重实践 重新发现和理解互联网基础设施 媒介性、文化技艺与人工智能 ——媒介学者克莱默尔访谈 传播研究中的身体议题 网络化身体 ——重新观察中国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社会的关系 数字平台劳动者空间生产的能动性与局限性 ——以 “深圳微信车队”为个案 赛博社会的数字化生存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