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基本概念(第三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社会生活变动不居,社会学亦不可停滞不前。今天的社会学,理论视角极为多元,研究议题广泛多样,方法也不拘一格。在这一领域中,最为核心的是基本概念和观点的运用。这些概念和观点能够帮助社会学家理解社会,尽管人们对于它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本书介绍了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塑造了社会学,并将继续为社会学铺筑道路。除了简短的定义外,作者对每个概念都进行了扩展讨论,将其置于历史和理论背景中,探讨了其在使用中的主要含义,介绍了相关的批评意见,并为读者指示了其在当代研究及理论说明中的演化。本书包括十个主题,通过全球化、现代性、数字革命、消费主义、社会流动、生命历程、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等基本概念,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社会学的画卷。对于社会学入门者以及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想找到可靠图式的人来说,这将是不可或缺的阅读材料。
|
作者简介: |
【英国】[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英]菲利普·萨顿(Philip W. Sutton) ----------------------------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英国著名社会学家、社会理论家,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菲利普·萨顿(Philip W.Sutton),独立研究者,曾任职于利兹大学和阿伯丁的罗伯特·戈登大学。王修晓 ---------------------------- 王修晓,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专注于从组织社会学视角分析中国单位体制变迁及相关组织现象;热衷学术翻译,累计(独立或合作)完成译著逾百万字。
|
章节目录: |
导言主题一 社会学的思维方式 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 全球化(Globalization) 现代性(Modernity)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 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 理性化(Rationalization) 社会(Society)主题二 社会学研究方法 理想类型(Ideal Type) 定性方法/定量方法(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s)实在论(Realism)反身性(Reflexivity)科学(Science)社会建构论(Social Constructionism)结构/能动(Structure/Agency)主题三 环境与城市生活异化(Alienation)环境(Environment)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移民(Migration)风险(Risk)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都市主义(Urbanism)主题四 社会结构科层制(Bureaucracy)资本主义(Capitalism)消费主义(Consumerism)劳动分工(Division of Labour)教育(Education)组织(Organization)宗教(Religion)主题五 不平等的生活机会阶级(Class)性别(Gender)叠变(Intersectionality)男权制(Patriarchy)贫困(Poverty)种族和族群(Race and Ethnicity)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地位(Status)主题六 人际关系与生命历程社区/共同体(Community)家庭(Family)生命历程(Life Course)网络(Network)性存在(Sexuality)社会化(Socialization)主题七 人际互动与沟通文化(Culture)话语(Discourse)身份认同(Identity)意识形态(Ideology)互动(Interaction)大众媒体(Media)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主题八 健康、疾痛与身体生物医学(Biomedicine)医疗化(Medicalization)病人角色(Sick Role)失能的社会模型(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社会自我(Social Self)主题九 犯罪与社会控制失范(Anomie)越轨(Deviance)贴标签(Labelling)道德恐慌(Moral Panic)社会控制(Social Control)污名(Stigma)主题十 政治社会学权威(Authority)公民权(Citizenship)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冲突(Conflict)民主(Democracy)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权力(Power)社会运动(Social Movement)索引译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