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指导的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经典病例精析 - 卓越医生心血管创新教育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存在卵圆孔未闭(PFO),按25%的发病率计算,我国PFO人群超过1亿人。随着对PFO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引起各种的临床综合征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当静脉系统产生的血凝块通过PFO进入动脉系统并栓塞至脑动脉,或更罕见地进入冠状动脉、内脏动脉或外周动脉时,PFO将导致显著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的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显示,对高危人群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有望降低患者反常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与偏头痛的发病率。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均显示,在预防心源性脑卒中及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上,经导管 PFO封堵术较单纯的药物治疗展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截至2022年,实施PFO介入治疗的数量位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首位,并且随着介入治疗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PFO解剖上复杂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复杂PFO的影像学评估和术中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腔内超声(ICE)凭借其安全、精准、有效、绿色的优势,已逐渐被我国心血管专家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中心凭借其在先天性心脏病及电生理领域扎实的基础,以及对心脏结构的三维认知,不同亚专业医生共同联动,探索了ICE指导下PFO封堵术和ASD封堵术的新路径。2021年以来,中心已完成600余台ICE指导下PFO封堵术和ASD封堵术,积累了大量对特殊、复杂结构PFO病例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经验,梳理并形成了具有“唐都”特色的“ICE指导下PFO介入封堵的标准手术流程”,并参与了我国首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专家共识》中ICE指导PFO介入封堵章节的撰写,进一步提升了ICE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地位,规范了其操作流程。 在中心的大力倡导下,在张运院士、张玉顺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来自全国具有ICE指导下PFO封堵丰富经验的专家积极响应,贡献优秀病例,倾情打造了国内首部《ICE指导的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经典病例精析》。 本书作为李妍主任担任总主编的“卓越医生心血管创新教育丛书”之一,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围绕卵圆孔未闭封堵术的临床发展历程,从术前的解剖特征、超声诊断、适应证到术中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封堵的实践经验,到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随访,从理论到实战对卵圆孔未闭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下篇在上篇理论的支持下,从全国多个中心精心挑选了近20例典型PFO封堵病例,涵盖了ICE在不同复杂及高危类型PFO中的应用,从病例特点、操作要点、器械选择、难点分析到病例总结,从入院检查、术前用药,术中操作到术后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个体化案例剖析。本书是国内首部ICE指导PFO封堵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实用性书籍,内容丰富全面、图文并茂,对从事PFO介入治疗的术者尤其是致力于腔内影像指导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的专业医师而言,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
作者简介: |
李妍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陕西省“三秦英才”领军人才、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重点产业链牵头人、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 兼任全军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陕西省心血管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瓣膜联盟副主席、陕西省心血管代谢联盟共同主席。 全球ADR技术带教导师、左心耳封堵带教导师,亚洲分叉俱乐部会员、亚太结构心脏病俱乐部黄金会员,中国CTOCC会员、中国CHIPCC会员,《心脏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心血管病学》审稿人,JACC Cardiovasuclar Imag 等国内外期刊编委。 从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复杂危重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率先开展多项临床新技术。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军队及省部级项目19项,获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资助。获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中华医学会青年菁英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在Circulation、Diabetologia、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等SCI收录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享受全军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张薇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电生理女医师联盟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心脏杂志》编委等学术职务。 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擅长各种心血管复杂危重疾病治疗、腔内影像学指导下的冠心病精准治疗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及省部级课题8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担任副主编出版学术著作1部,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CI收录杂志上发表10余篇。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共2项。荣立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三等功1次。 前 言 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存在卵圆孔未闭(PFO),按25%的发病率计算,我国PFO人群超过1亿人。随着对PFO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引起各种的临床综合征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当静脉系统产生的血凝块通过PFO进入动脉系统并栓塞至脑动脉,或更罕见地进入冠状动脉、内脏动脉或外周动脉时,PFO将导致显著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的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显示,对高危人群进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有望降低患者反常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与偏头痛的发病率。 多项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均显示,在预防心源性脑卒中及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上,经导管 PFO封堵术较单纯的药物治疗展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截至2022年,实施PFO介入治疗的数量位居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首位,并且随着介入治疗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对PFO解剖上复杂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对复杂PFO的影像学评估和术中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腔内超声(ICE)凭借其安全、精准、有效、绿色的优势,已逐渐被我国心血管专家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血管中心凭借其在先天性心脏病及电生理领域扎实的基础,以及对心脏结构的三维认知,不同亚专业医生共同联动,探索了ICE指导下PFO封堵术和ASD封堵术的新路径。2021年以来,中心已完成600余台ICE指导下PFO封堵术和ASD封堵术,积累了大量对特殊、复杂结构PFO病例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同时,结合自身经验,梳理并形成了具有“唐都”特色的“ICE指导下PFO介入封堵的标准手术流程”,并参与了我国首部《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专家共识》中ICE指导PFO介入封堵章节的撰写,进一步提升了ICE在结构性心脏病治疗的地位,规范了其操作流程。
|
章节目录: |
上篇 基础理论 第1章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的发展历程 第2章 卵圆孔未闭封堵的适应证与困惑 第3章 卵圆孔未闭的解剖特征 第4章 卵圆孔未闭的超声诊断 第5章 心腔内超声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未来 第6章 经皮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 第7章 心腔内超声在卵圆孔未闭封堵中的实践经验 第8章 卵圆孔未闭围手术期管理及术后随访 下篇 病例精析 第9章 ICE指导PFO介入封堵“标准流程” 第10章 ICE指导PFO封堵“冠状窦连接前间隔” 第11章 ICE指导PFO封堵双继发隔 第12章 ICE指导PFO封堵“冗长希阿里氏网” 第13章 ICE指导合并巨大房间隔膨出瘤PFO封堵 第14章 ICE指导筛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 第15章 ICE指导摆动幅度大的房间隔膨出瘤PFO封堵 第16章 ICE指导裂隙偏后合并主动脉转位PFO封堵 第17章 ICE 指导裂隙偏后PFO封堵 第18章 ICE指导双孔房间隔缺损封堵 第19章 ICE指导多孔房间隔缺损封堵 第20章 ICE指导 PFO封堵巧过裂隙 第21章 ICE指导PFO封堵“偏后裂隙” 第22章 ICE指导“PFO旁穿刺封堵” 第23章 ICE指导PFO合并房间隔缺损封堵 第24章 ICE指导PFO合并小房间隔缺损封堵 第25章 ICE指导位置偏后、裂隙偏小PFO封堵 第26章 ICE指导零射线下PFO封堵 第27章 ICE指导复杂型PFO合并房间隔膨出封堵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