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识法:法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札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原野识法:法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札记
|
ISBN: | 978-7-5764-1346-5 |
条码: | |
作者: |
高其才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开 |
定价: |
¥99.00
折扣价:¥89.10
折扣:0.90
节省了9.9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4-01-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包括“走向田野”“融入田野”“发现田野”“回馈田野”“体悟田野”等部分,以作者田野调查中的实际事例为基础,采取扎记、散论形式,对法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和思考。本书是以作者的法社会学田野调查实践为基础总结而成。全书运用个案方式,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叙述。本书通过一则则事例、实例以扎记、散论形式探讨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某一方面方法,文字直白,简洁明了。除了第五部分,全书的其他部分主要针对田野调查中所需要面对的事项,进行专题式的方法讨论。本书所探讨的法社会学田野调查方法来自实践,并可在实践中具体参考运用。我从自己田野调查实践中将有普遍性、感受深的诸方面确定为论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从而为法社会学田野调查者尤其是年轻学子提供调查方法方面的指引。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也可视为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
|
作者简介: |
高其才 男,1964年9月出生,浙江慈溪人;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著有《当代中国习惯法的承继和变迁》《生活中的法》《村规民约传承固有习惯法研究》《通过村规民约的乡村社会治理》《乡土法学探索》《野行集》《跬步集》《在乡村路上》《桂瑶头人盘振武》《中国习惯法论(第三版)》《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瑶族习惯法》《多元司法》《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弘扬》《民法典编纂与民事习惯研究》《法理学(第四版)》《法社会学》《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第二版)》等,主编“中国司法研究书系”“乡土法杰丛书”“习惯法论丛”“乡土法学文丛”,第一总主编“南方主要少数民族乡规民约与社会治理研究丛书”。
|
章节目录: |
自序 在田野调查实践中运用和理解方法001 一、走向田野001 1.一个任务引导我走向瑶山田野003 2.自己直接闯入还是借助外力007 3.“要公函一级一级地转下来”012 4.她说“我要小猪崽”016 5.被虫子咬惨了020 6.“没有什么好招待,喝点米酒”023 7.向导028 8.保密问题031 9.要买毛巾了034 10.交饭钱037 11.“你应该坐哪?”041 12.他应该怎么做?044 13.获得信任047 14.那一夜,我真的有点害怕!049 二、融入田野055 1.在田野现场的观察057 2.跟随看集中执行073 3.怎样进行个别访谈?077 4.敏感事088 5.座谈会有价值吗?095 6.想方设法查档案101 7.在《私人建房申请表》中发现契约105 8.问卷难问113 9.个案调查134 10.哪张照片更合适?145 11.不容易的视频拍摄153 12.多走走,总会有惊喜159 13.细致察看线索164 14.到村民家找资料168 15.利用网络178 16.没法听完整的旁听184 17.多聊有益192 18.这个事例有问题194 19.“二手”资料的实地验证196 三、发现田野209 1.民间的创造211 2.公证过的养老协议214 3.婚姻成立仍需婚书219 4.“阻条”228 5.联防队的“处理决定”234 6.颇具古风的讣告239 7.“警告”246 8.布告栏上的“昭告乡音”248 9.一份1974年的工作调整通知251 10.拜寄253 11.一个人与一条村规民约259 12.村民小组公约中确认的相邻界线习惯法265 13.尝新节的民歌对唱比赛269 14.村支书蔡书记印象276 15.心细的老人278 四、回馈田野281 1.给钱不成而送烟283 2.捐或不捐286 3.表个心意289 4.为镇志编纂出点力293 5.可否出版问题295 6.唯有长叹息300 五、体悟田野309 1.何为法社会学的田野311 2.一实: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目的 315 3.二性: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特点 317 4.三力: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基础 320 5.四术: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 323 6.五论: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认识 325 7.六心:法社会学田野调查的关键 327 附录 329 1.田野求实:我的法人类学调查和研究331 2.传承与弘扬:法人类学的金秀瑶山实践338 后记 352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