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交错——亨利、马里翁与图像现象学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交错——亨利、马里翁与图像现象学研究
ISBN:978-7-300-32719-8 条码: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编;臧峰宇 主编 陈辉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异16全
定价: ¥88.00  折扣价:¥79.20
折扣:0.90 节省了8.8元
字数: 25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327198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4-05-1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图像的现象性问题,依据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关系视角,对法国新现象学的两位核心人物亨利和马里翁的图像理论进行深度阐释和反思,并一般性地考察图像的可能性模式。著作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一般性地讨论亨利、马里翁与图像现象学的问题;第二部分(第1-2章)主要讨论图像化时代的可见性逻辑及其对自我、他者和世界的消极效应。这种逻辑恰恰是亨利和马里翁激烈批判并试图超越的图像逻辑。第三部分(第3-4章)主要讨论和反思亨利的图像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图像从作为可见者的世界转向作为不可见者的生命。第四部分(第5-7章)主要讨论和反思马里翁的图像模式。马里翁在批判性地继承亨利的基础上,通过向被给予性的彻底还原,揭示了两种更具张力的图像模式,即偶像和圣像,进而实现了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交错。第五部分(结语)主要讨论图像显现的一般可能性,并揭示由亨利和马里翁图像理论所引发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这些问题指向面对图像实事本身的更为深入的现象学考察。

作者简介:
陈辉,安徽宿松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杰出学者青年学者(B岗)。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当代法国哲学、图像理论等,曾在《文艺研究》、《哲学与文化》、《教学与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译有《大陆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潘诺夫斯基论提香》(原名《提香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等。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