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重要之事:规范伦理学卷(上、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论重要之事:规范伦理学卷(上、下)
|
ISBN: | 978-7-300-30320-8 |
条码: | |
作者: |
[英]德里克·帕菲特 著 [美]塞穆尔·谢弗勒 编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 |
定价: |
¥238.00
折扣价:¥214.20
折扣:0.90
节省了23.8元
|
字数: |
50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303208 |
每包册数: |
3
|
出版日期: |
2022-03-15 |
|
内容简介: |
《论重要之事一规范伦理学卷(上)》进一步发展了《理与人》中的理由理论,对理由的主观主义展开了更详尽的反驳,为理由的客观主义提供了更有力的辩护。帕菲特基于其理由理论,试图重勘道德哲学的版图,打破“后果主义者与义务论者之间存在着根本分歧”这一公认的假定,重构并且发展出他认为更好的康德式义务论与斯坎伦契约论,然后表明重构之后的三种理论之间有着惊人的趋同性,可以说是从不同的侧面攀登同一座山峰,从而获得规范伦理学的“三重理论”。 《论重要之事一规范伦理学卷(下)》主要包括沃尔芙、伍德、赫尔曼和斯坎伦的四篇批判性论文与帕菲特的回应。四位评论者从不同方面讨论一个问题:帕菲特试图证实会趋同的各种道德观点,在何种程度上是其常见观点的真实版本。沃尔芙认为帕菲特的康德式版本限制了自主性在康德道德哲学中的重要性。伍徳认为帕菲特的思想试验论证是无效的。赫尔曼认为康德主义与后果主义在方法论上有着深刻的“不匹配”,试图组合它们必然会扭曲康德自己的论说。斯坎伦认为帕菲特对其理论的重构错失了某些重要的成分。帕菲特对批评做出了详尽的回应,其总体精神是他不需要执着于三种理论的原意,而是要找到三种理论的最佳版本。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徳里克,帕菲特( Derek Parfit ,1942一2017),出生于中国的英国哲学家,专注于人格同一性、理性和道德。帕菲特被普遍认为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伦理学家之一,著有《理与人》( Reasons and Persons ,被广泛认为是自19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和《论重要之事》( On What Matters )。帕菲特一直在牛津大学工作,同时还是哈佛大学、纽约大学和罗格斯大学哲学客座教授。1986年当选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2014年荣获声名卓著的逻辑与哲学的罗夫,肖克奖( Rolf Schock Prize )。 译者简介 阮航,哲学博士,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集刊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中国哲学、经济伦理。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其他各级项目10余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出版《儒家经济伦理研究:先秦儒家经济伦理的问题脉络与观念诠释》专著1部,《超越复仇》等译著5部,主编《西方伦理学原著导读》等教材2部,主编《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等7部。在《哲学动态》《道德与文明》《世界哲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及译文50余篇。 葛四友,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规范伦理学与现当代英美政治哲学,兴趣领域为元伦理学与法哲学,目前主要研究帕菲特的道德哲学思想和正义的理想理论与非理想理论。出版专著《正义与运气》《分配正义新论:人道与公平》,译著《合理性的本质》《公共领域中的伦理学》《伦理学与法治》等。在《哲学研究》《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