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ISBN:978-7-300-32848-5 条码:
作者: 眭纪刚 等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69.00  折扣价:¥62.10
折扣:0.90 节省了6.9元
字数: 218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224页
发行编号:328485 每包册数: 12
出版日期: 2024-06-05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眭纪刚研究员组织编写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一书。

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区域、政策五个维度,深度探讨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重点解读了以下关键问题:

? 为什么说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由科技创新驱动?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新”与“质”?

? 从古典时代的生产力理论到创新发展理论,再到现代的“新质生产力”理论,有着怎样的演化脉络?

? 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

? 产业为什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载体,科技与产业如何相互渗透?

?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产业绿色转型对新质生产力有何提升作用?

? 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需要哪些“新质生产关系”和制度政策环境?

本书对于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广大政策研究者、企业管理者、科创工作者,以及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感兴趣的各界朋友深入研读。

作者简介:
眭纪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创新发展政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岗位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发展理论与政策、科技政策研究工作。在《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等学术期刊,以及《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China Daily、《瞭望》、《半月谈》等中央媒体及杂志上发表理论文章7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学习强国》转载;出版学术著作《创新发展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19)、《中国改革开放史料丛书?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卷》(中国工人出版社,2024),译著《创新发展的政治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担任东方出版中心《自主创新丛书》执行编委,参与创新领域多部经典著作的审校和出版工作;执笔多篇政策建议上报国家相关部门并被领导人批示或部门采纳。

章节目录:
一、理论篇

1.古典生产力理论:从亚当?斯密到马克思

2.创新与发展理论:从熊彼特到演化学派

3.新质生产力理论:新理论、新内涵、新特征



二、主体篇

4.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新质生产力创新动力

5.强化高校科教赋能,夯实新质生产力知识根基

6.推动科研机构转型,搭建新质生产力创新桥梁



三、产业篇

7.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巩固新质生产力主阵地

8.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新质生产力制高点

9.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确保新质生产力可持续



四、区域篇

10.建设科创中心,汇聚新质生产力之核

11.创立科学之城,筑梦新质生产力未来

12.打造高新之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沃土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