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伦理与文化转型:清末民初修身教育的历史图景 - 教育文化研究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身体、伦理与文化转型:清末民初修身教育的历史图景
教育文化研究丛书
|
ISBN: | 978-7-5191-3577-5 |
条码: | |
作者: |
王独慎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90.00
折扣价:¥85.50
折扣:0.95
节省了4.5元
|
字数: |
260千字
|
出版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页数: |
308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4-06-21 |
|
内容简介: |
本书聚焦于清末民初新式学校开设的“修身科”(1904—1922),力图透过修身教育的变迁呈现中国近代教育文化演变的内在脉络和历史图景。本书首先对“修身养性”和“修齐治平”的修身传统进行理论梳理;继而,从教育场域内部考察修身科与现代教育学科的建立、教学文化的转型之间的关系,揭示现代教育的特性;进而,从修身教科书编撰者群体的文化行动、教科书中的伦理谱系、身体操练与现代性身体的生成等侧面考察修身教育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这些复杂面向不仅呈现了修身教育的演变历程,同时揭示了“修身”传统在现代文化建构中的命运——延续、消解和再生。
|
作者简介: |
王独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中国教育文化史、教科书文化等。代表性学术论文有《意境空间与性情涵养——清末修身教科书插图中的德育内涵》《风景意识与童心的发现:<开明国语课本>对儿童审美主体性的建构》等。
|
章节目录: |
绪言 “修身”与近代教育的历史图景 卅年一觉教育梦 价值、话语与消耗性转换 近代教育图景的不同构面 “修身”之存续与趋别 修身教科书与文化转型 本书的叙述结构 第一章 修道之谓教:作为教育传统的修身 第一节 “修身养性”:作为生活方式的修身 第二节 “修齐治平”:社会生活中的修身 第三节 场域与时间:古代修身教育的实现形式 余韵 清末民初知识阶层的修身意识 第二章 作为文化行动的修身教育 第一节 教育救国理想中的修身教育 第二节 学制中的修身:从中学为体到公民教育 第三节 出版视野下的修身科:修身教科书的编撰与近代文化转型 小结 多面的修身教育 附录 第三章 讲授与作法:课堂内的教化之道 第一节 “教授法”之下的近代修身教育 第二节 如何上课?——修身课的讲授 第三节 知行关系与修身作法 小结 格物致知的变章——课堂讲授与修身之学的张力 第四章 修身与近代身体的生成 第一节 身体的对待:疾病预防与保健养生 第二节 身体的操练:体操与拳术 第三节 从身心涵养到身体塑形 小结 修身、修养与双重身体观 第五章 伦理镜像:修身教育中的道德革命 第一节 “公德-私德”与角色伦理的推扩 第二节 道德失范与对传统伦理的批判 第三节 解放话语下女性、儿童的修身主体性 小结 伦理革命的复杂面向 结语 修身的限度:历史与未来 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