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写作基础教程(第7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写作基础教程(第7版)
ISBN:978-7-5689-4642-1 条码:
作者: 傅德岷 韦济木 郑笑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7-42 开本:16开
定价: ¥69.00  折扣价:¥65.55
折扣:0.95 节省了3.45元
字数: 516千字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数: 342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4-07-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科学先进,融入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教材不断修订再版,认真落实了“动态更新完善”的要求,紧跟社会发展需求。

本书由写作基础理论与常用文体写作两部分内容构成。其特点是构架新、论述新、范文新、训练设计新,是一本既注重基础理论,又注重写作训练,具有创新性的写作教材,集文学写作与非文学写作于一体,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学习结合起来,打破过去只讲写作知识的旧模式,有利于启发式教学和开拓学生多向思维能力。

与上一版相比,本版内容更充实、构架更合理、案例更具时代感,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贴近写作学研究的发展。并配套了PPT课件,方便教师备课及学生学习。

可供高等院校文科专业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写作及其规律……………………………………………………… 1

第二节 写作与人生………………………………………………………… 3

第三节 写作与现代社会…………………………………………………… 5

第四节 作者的写作素养…………………………………………………… 8

[范文选]

论求知([英]弗兰西斯·培根)……………………………………………… 11

大学时代读的书(林 非)………………………………………………… 12

回首往日读书时(王 蒙)………………………………………………… 13

[思考与练习] ………………………………………………………… 14

上编 | 写作基础理论

第一章 储材与选材

第一节 材料的意义和种类 ……………………………………………… 17

第二节 储材的途径与方式 ……………………………………………… 20

第三节 鉴别材料的方法 ………………………………………………… 24

第四节 选材的原则与要求 ……………………………………………… 26

[范文选]

橙黄橘绿秋光美(秦 牧)………………………………………………… 28

永远的校园(谢 冕)……………………………………………………… 30

暗房(王晓莉)…………………………………………………………… 32

[思考与练习] ………………………………………………………… 33

第二章 确立中心与提炼主题

第一节 中心与主题的地位 ……………………………………………… 37

第二节 确立中心的方法 ………………………………………………… 39

第三节 主题的孕育与提炼 ……………………………………………… 41

第四节 确立主题的要求 ………………………………………………… 44

第五节 审题与标题 ……………………………………………………… 45

[范文选]

布 衣(吴伯箫)………………………………………………………… 47

此地甚好(陈鲁民)………………………………………………………… 48

黄河在咆哮(周 明)……………………………………………………… 50

[思考与练习] ………………………………………………………… 52

第三章 理清思路与安排结构

第一节 思路与结构的辩证关系 ………………………………………… 55

第二节 理清思路的步骤 ………………………………………………… 57

第三节 结构的具体内容 ………………………………………………… 58

第四节 结构的几种类型 ………………………………………………… 64

第五节 结构的原则与要求 ……………………………………………… 66

[范文选]

魂归朗润园(乐黛云)……………………………………………………… 67

造 心(毕淑敏)………………………………………………………… 69

说 笑(钱锺书)………………………………………………………… 70

[思考与练习] ………………………………………………………… 72

第四章 表达技巧的选用

第一节 常用表达技巧 …………………………………………………… 74

第二节 辩证表达技巧 …………………………………………………… 81

第三节 现代表达技巧 …………………………………………………… 84

[范文选]

再忆萧珊(巴 金)………………………………………………………… 86

自 由([印]拉·泰戈尔)…………………………………………………… 87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 88

永远的蝴蝶(陈启佑)……………………………………………………… 92

[思考与练习] ………………………………………………………… 92

第五章 语言素养与语言表达

第一节 写作语言的信息符号 …………………………………………… 95

第二节 提高语言素养 …………………………………………………… 96

第三节 反复锤炼语言 …………………………………………………… 98

第四节 学习语言的途径………………………………………………… 103

[范文选]

写作的艺术(节选) (林语堂)…………………………………………… 105

袁崇焕无韵歌(石 英)………………………………………………… 106

书斋乐事(袁行霈)……………………………………………………… 108

月是故乡明 心安是归途(孟晚舟)……………………………………… 109

[思考与练习]………………………………………………………… 110

第六章 修改与润饰

第一节 修改与润饰的意义……………………………………………… 112

第二节 修改与润饰的范围……………………………………………… 114

第三节 修改与润饰的方法……………………………………………… 116

第四节 文面要求与修改符号…………………………………………… 117

[范文选]

事事关心(马南?)……………………………………………………… 120

也算下情(王 蒙)……………………………………………………… 123

小人效应(蒋子龙)……………………………………………………… 125

[思考与练习]………………………………………………………… 126

下编 | 常用文体写作

第七章 新闻文体写作

第一节 新闻文体概述…………………………………………………… 129

第二节 消息……………………………………………………………… 131

第三节 通讯……………………………………………………………… 138

第四节 新闻特写………………………………………………………… 142

第五节 新闻专访………………………………………………………… 144

[范文选]

全国铁路昨起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7 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达速,运营时速350 公里!“复兴号”跑出最快速度 ……………………………… 147

60 年,和国家主席的两次握手 ………………………………………… 149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王梦悦)151

严复的字,令故宫“破例” ……………………………………………… 154

[思考与练习]………………………………………………………… 155

第八章 诗歌写作

第一节 诗歌的文体特征………………………………………………… 158

第二节 诗歌的艺术构思………………………………………………… 162

第三节 诗歌的艺术表现………………………………………………… 166

第四节 诗歌的语言……………………………………………………… 169

[范文选]

青史腾辉·颂二十大(赵安民)…………………………………………… 171

树(郑 敏)……………………………………………………………… 172

最珍贵的信([法]莫里斯·马格)…………………………………………… 173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 …………………………………… 174

[思考与练习]………………………………………………………… 174

第九章 散文写作

第一节 散文及其艺术特征……………………………………………… 178

第二节 散文的构思……………………………………………………… 181

第三节 散文的意境……………………………………………………… 185

第四节 散文的笔法……………………………………………………… 187

第五节 散文的语言……………………………………………………… 190

[范文选]

衣锦未还乡…………………………………………………… (施建石)191

槐园梦忆

———悼念故妻程季淑女士…………………………………(梁实秋) 193

春花秋月系忧思……………………………………………… (程树榛)196

爱情神话………………………………………………………(斯 妤) 197

淡之美…………………………………………………………(李国文) 199

[思考与练习]………………………………………………………… 200

第十章 杂文写作

第一节 杂文及其特征…………………………………………………… 203

第二节 杂文的艺术构思………………………………………………… 206

第三节 杂文的表现技巧………………………………………………… 209

第四节 杂文的“杂味” ………………………………………………… 212

[范文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鲁 迅)213

耗 子………………………………………………………… (冯骥才)215

柏拉图的斧子………………………………………………… (陆春祥)216

幸福递减律…………………………………………………… (江曾培)217

[思考与练习]………………………………………………………… 218

第十一章 报告文学写作

第一节 报告文学及其特征……………………………………………… 221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采访………………………………………………… 223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构思………………………………………………… 224

第四节 报告文学的人物塑造…………………………………………… 227

第五节 报告文学的表现技巧…………………………………………… 229

[范文选]

中国之蒿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谜(节选)…………………………(陈廷一) 231

我的中国梦(节选)…………………………………………… (李春雷)235

高原,我的中国色………………………………………………(乔 良) 240

[思考与练习]………………………………………………………… 242

第十二章 小说写作

第一节 小说的含义及特征……………………………………………… 243

第二节 小说的种类……………………………………………………… 245

第三节 小说的人物塑造………………………………………………… 247

第四节 小说情节的提炼………………………………………………… 250

第五节 小说的环境描写………………………………………………… 254

[范文选]

珊珊,你在哪儿? (聂华苓)……………………………………………… 256

二十年后([美]欧·亨利)………………………………………………… 264

一小时的故事([美]凯特·肖班)…………………………………………… 266

[思考与练习]………………………………………………………… 268

第十三章 影视文学剧本写作

第一节 影视文学的特征及类别………………………………………… 270

第二节 影视文学剧本的模式与设计…………………………………… 272

第三节 影视剧的情节设置与人物塑造………………………………… 274

第四节 影视剧的台词与解说词………………………………………… 276

第五节 影视剧作者的能力与素养……………………………………… 277

[范文选]

魂断蓝桥(剧本节选)………………([美]S. N.白门,汉斯·雷缪,乔治·弗罗薛尔) 279

泰坦尼克号(剧本节选)………………………………([美]詹姆斯·卡梅隆) 284

白鹿原(剧本节选)……………………………………………(芦 苇) 286

[思考与练习]………………………………………………………… 289

第十四章 文学论文写作

第一节 文学论文的含义与写作要求…………………………………… 291

第二节 文学论文的研究方法…………………………………………… 293

第三节 文学论文的写作步骤…………………………………………… 297

第四节 文学论文对作品的评论………………………………………… 300

[范文选]

曹雪芹写“笑”

———读《红楼梦》随笔(郭豫适)……………………………………… 306

溶哀愁于物象

———读余光中《乡愁》(流沙河)……………………………………… 308

为写作踏遍青山(舒晋瑜)……………………………………………… 311

[思考与练习]………………………………………………………… 313

第十五章 网络写作

第一节 网络写作概述…………………………………………………… 314

第二节 网络写作的文本类型…………………………………………… 316

第三节 网络写作的语言特色…………………………………………… 319

第四节 网络写作的训练方式…………………………………………… 321

[范文选]

“创新名片”刷新中国形象(辛识平)……………………………………… 324

《三分钟》让“春途”更具温度…………………………………………… 325

从小众到被追捧,年轻人为何爱上纪录片? …………………………… 326

[思考与练习]………………………………………………………… 327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