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之道:迈向共同富裕(农村社会与乡村振兴研究丛书;“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高校主题出版项目)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振兴之道:迈向共同富裕(农村社会与乡村振兴研究丛书;“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高校主题出版项目)
|
ISBN: | 978-7-300-32926-0 |
条码: | |
作者: |
陆益龙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79.00
折扣价:¥71.10
折扣:0.90
节省了7.9元
|
字数: |
22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329260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4-09-15 |
|
内容简介: |
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振兴研究也是农村社会学、“三农”问题研究的前沿领域。本书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梳理了中国社会学关于乡村治理、建设、发展和振兴方面的重要理论,包括平民教育、乡村建设、社区功能、小城镇与乡村工业化、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以及乡村振兴等社会学理论及相关研究,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及实践的具体问题开展了探讨,并结合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提出了社会学角度的理论思考。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大社会实践,本书试图分析有关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社会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历史意义和实质内涵,探讨不同理论发展与演进的历史脉络,深入讨论乡村振兴实践的具体问题,为顺利推进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学术思考。
|
作者简介: |
陆益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有两部学术著作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文库。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农村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户籍制度研究、水资源与社会研究等。
|
章节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乡村振兴论 一、乡村振兴:历史的视野 二、乡村振兴:现实的考量 三、乡村振兴:深层的思考 四、乡村振兴:方向的把握 第二章 文化自觉论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一、对中华文化与全球化的思考 二、从实求知、反思与文化自觉 三、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四、文化自觉与文化富民 五、小结 第三章 社会学重建40多年来的乡村研究 一、小城镇与发展模式的探寻 二、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研究的兴起 三、关注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民工 四、聚焦 “三农”问题与乡村建设 五、小结 第四章 中国农村建设60年:1949—2009 一、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建设经验及问题 二、改革开放之后30年农村发展的成就与困局 三、农村建设经验及教训的社会学分析 第五章 中国农村百年发展的社会学回眸:1921—2021 一、结构转型与制度变迁的互构:回眸视角 二、问题与革命:1921—1949年的沧桑历程 三、工业化与改造:1949—1978年的集体化过程 四、发展与改革:1978—2006年的快速转型和增长 五、市场化与建设:2006—2021年的乡村建设和振兴 六、小结 第六章 乡村振兴要做好农民工工作 一、农民工是农村脱贫和乡村振兴的关键 二、加强农民工的就业促进工作 三、有效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四、鼓励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第七章 乡村振兴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一、辩证地看城市化 二、认识乡村社会的人口功能 三、乡村振兴有利于人口均衡发展 四、全面而精准地推进乡村振兴 第八章 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二、何为乡村振兴中的农业现代化 三、何为乡村振兴中的农村现代化 四、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五、小结 第九章 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内在逻辑与创新方向 一、发展与秩序:乡村治理的核心 二、新时代乡村治理的转型 三、乡村治理转型的内在逻辑 四、新时代乡村治理创新的方向 五、小结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