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ISBN: | 978-7-300-33261-1 |
条码: | |
作者: |
【英】克里斯·弗里思 著 杨南昌 等 译
相关图书
|
装订: | 0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69.00
折扣价:¥62.10
折扣:0.90
节省了6.9元
|
字数: |
194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33261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1-01 |
|
内容简介: |
在你的头脑里有一种比最新高科技电脑还要高效的神奇节力装置,它可以帮助你免于应付周遭世界各种日常事务之烦劳,使你可以集中精力关注那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结交朋友和影响他人。当然,这个融入社会世界的“你”同时也是你的大脑的一个建构物。正是你的大脑,才使你能与你身边的人共享你的精神生活。 本书通俗简明、科学有趣地展示了我们的大脑如何洞悉物质世界,如何构建精神世界。对于想要了解大脑、心智、行为与外部世界交互机理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它也是认知神经科学学习者和感兴趣者的绝佳入门读物。
|
作者简介: |
【作者简介】
克里斯·弗里思(Chris Frith),享誉国际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伦敦大学学院(UCL)神经心理学荣休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探索人类心智和大脑之间的关系,是将脑成像技术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先驱,并以社会认知和精神障碍 (如精神分裂症) 方面的研究而闻名。因在脑与心智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曾荣获欧洲Latsis奖、Jean Nicod奖等。
【译者简介】
杨南昌,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科学与教学设计等。
|
章节目录: |
中文版序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序曲:真正的科学家不研究心智
第一部分 看穿大脑的错觉
第一章 来自受损脑的线索
第二章 正常脑所告诉我们的世界
第三章 关于我们的身体,大脑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二部分 大脑是如何做的
第四章 在预测中前行
第五章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一种与现实相符的幻象
第六章 大脑如何为心智建模
第三部分 文化和大脑
第七章 共享心智:大脑如何创造文化
尾声:我和我的大脑
证据
|
精彩片段: |
和其他任何群体一样,科学家也有等级之分。而心理学家在某些方面可能接近这个等级的底层。读大学一年级时我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当时我正在学习自然科学。有通知说:学生可以在自然科学荣誉学位课程(tripos)的第一部分研究心理学,这可是破天荒第一次。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就急切地跑到大学导师那儿,问他是否知道这回事。“是的,”他答道,“但是,我认为我的学生不会愚钝到想去研究心理学。”他是一个物理学家。
或许是因为没有完全理解“愚钝”是什么意思,我没有被导师的这番话吓倒,并从物理学的研究转向心理学。从那时起,我一直坚持心理学研究,但是从未忘记我在这个等级中的位置。在一些学术聚会中,当有人问:“那你是做什么的?”这个等级问题就不可避免地随之出现。我思考再三,然后回答:“我是一名心理学家。”
当然,在过去的几十年,心理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从其他学科借用了很多技能和概念。我们不光研究行为,还研究大脑。我们广泛使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并为“心智如何运行”提供隐喻。我的大学身份徽章标注的不是“心理学家”,而是“认知神经科学家”。
“那你是做什么的?”有个人问道。我估计她是物理学的新领头人。对于这个问题,我回答说:“我是一名认知神经科学家。”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回答是徒劳的。在我对“我到底是做什么的”进行一番费劲的解释之后,她带着一副特别的表情说:“哦,你是一个心理学家!”言下之意是:“为什么你们不去研究真正的科学?”
英文教授加入这个谈话,开始谈论精神分析。她说她的一个女儿“很难接受弗洛伊德”。我不想去解释说,弗洛伊德是一个爱讲故事的人,他那关于人类心智的推测大部分是不切题的;这会破坏我在饮茶时的兴致。
几年前,《英国精神病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的编辑(显然是阴差阳错)请我去评价一篇有关弗洛伊德学说的文章。我马上被这篇文章吸引,因为它与我通常评价的那些文章有微妙差别。和任何科学研究文章一样,这篇文章附有大量“参考文献”(reference)。“参考文献”指在相同主题上已经发表的文章。我们列出参考文献,部分是为了感谢前辈们所做的工作,但主要是为了支持我们在自己的文章中所提出的主张。“口说无凭,你会发现我的方法在博克斯和考克斯(Box & Cox, 1964)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但是,在这篇有关弗洛伊德学说的文章中,对于其中的证据没有提供什么支持。参考文献提供的不是证据,而是观点。借助它们,你可以透过不同的弗洛伊德追随者,将这些思想的发展追溯到这位大师自己最初的话语。至于大师的思想正确与否,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
“弗洛伊德也许对文艺评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对这位英文教授说,“但是,他不是一个科学家。他对证据不感兴趣,而我是科学地研究心理学。”
“这样啊,”她回应道,“你用机械理性这个怪物扼杀了我们的人性。”
我从文化分隔的两端得到了同样的回应:“科学家不能研究心智。”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
|
书 评: |
【宣传语】
★ 脑科学入门不二之选
★ 世界顶级认知神经科学家倾力呈现
★ 一次穿越物质和精神交界的迷人之旅
★ 埃里克·坎德尔 × 奥利弗·萨克斯 × 拉马钱德兰 × 刘嘉 联合推荐
【名家推荐】
克里斯·弗里思是运用脑成像技术来研究心理过程的先驱人物之一,他为普通读者写了一部出色的关于心理过程生物学基础的入门书。这部优秀的著作阐述了我们如何在我们的脑中再造外部世界的表征,观点清晰,论述精妙。对于所有想了解大脑如何产生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心理现象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
——埃里克·坎德尔(Eric R. Kandel),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大学荣休教授,《追寻记忆的痕迹》《我们时代的神经与精神疾病》作者
阅读《心智的构建》,宛如在导游导引下进行一次穿越心智和大脑复杂交界的迷人之旅。它由这个领域的先驱人物所著,全书字里行间无不显露出作者对于这门学科的热爱之情。
——V. S. 拉马钱德兰(V. S. Ramachandran)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杰出教授,脑与认知中心研究主任,《脑中魅影》《会讲故事的大脑》作者
在诸如主体、社会智能,以及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智等极其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上,克里斯·弗里思都有着极其清晰的思考,并由此享誉天下。正是这些问题以及关于我们如何感知、行动、选择、记忆和感受的理解,如今正经历着由脑成像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在《心智的构建》这本书中,他以一种最易理解和最为生动的方式将所有这些整合在一起。
——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 著名科普作家,神经科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意识的河流》《错把妻子当帽子》作者
这是一部极具可读性和刺激性的卓越之作。作者是一位杰出的神经科学家,尤其专于脑成像的研究。
——理查德·格雷戈里(Richard L. Gregory),认知心理学先驱,英国皇家学会会士,布里斯托大学教授
重要而又令人惊奇!大脑看起来不再是一模一样的了。
——刘易斯·沃尔珀特(Lewis Wolpert),发育生物学先驱,英国皇家学会会士,伦敦大学学院(UCL)教授
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外在的物理世界,所有人共享;一个是内心的精神世界,独属于自己。在《心智的构建》一书中,弗里思教授引领我们穿越连接这两个世界的大脑之桥,探索机械的物理世界如何构建出感性的精神世界。在那里,物理与心理相遇,主观与客观共存。
——刘 嘉,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