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饥饿与攻击:对弗洛伊德理论与方法的修正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本书为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治疗之父弗雷德里克·皮尔斯的第一部著作,1942年初次出版于南非,1947年在英国再版。在本书中,皮尔斯修正、扩展了他关于口腔阻抗的论文,在某些方面强烈地批判了精神分析,并且创造性地整合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弗里德伦德尔的分化思想、史末资的整体论、赖希的思想、有机体的理论、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和勒温的场理论、现象学、存在主义的思想,以及其他原创思想。书中诸多洞见日后成为格式塔治疗的核心思想。全书分三个部分:前两部分用于理论讨论,分别涉及整体论和精神分析,以及精神的新陈代谢;而第三部分是一系列练习,包括专注于进食、可视化、内在静默、第一人称单数、消除内转、身体专注、消除否定(便秘)、失眠、口吃、焦虑等,意在帮助读者探索、评估前两部分呈现的理论的现实性,对提升我们的觉察并在接触边界上进行创造性调整极有帮助。 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和性本能的重要性,强调过去和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强调联想、移情和压抑的重要性,但它低估或忽视了自我和饥饿本能的功能,低估或忽视了现在和目的性的功能,低估或忽视了专注、自发反应和内转的功能。 自我同样是有机体的一种功能。
|
作者简介: |
作者 弗雷德里克·皮尔斯(Frederick Perls,1893—1970),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心理治疗师,格式塔治疗之父。代表作有《自我、饥饿与攻击》《格式塔治疗实录》《进出垃圾桶》《格式塔取向与见证治疗》《格式塔治疗:人格中的兴奋与成长》(合著)等。 译者 韩晓燕,哲学博士(社会福利专业)、上海市浦江人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荣休教授。发表论文和专著100多万字,领衔完成国家和省部级多项课题,发起成立公益民非机构上海海星之家社工师事务所和上海闵行区吴泾拾星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受训于德国维尔茨堡整合格式塔治疗学院(IGW)和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合办的格式塔治疗中德连续培训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婚姻家庭和儿童青少年。译著有《朝向未来的此时:后现代社会中的格式塔治疗》(玛格丽塔·斯帕尼奥洛·洛布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