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东渐 - 文学论丛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小品文东渐
文学论丛
|
ISBN: | 978-7-301-35397-4 |
条码: | 9787301353974 |
作者: |
任晓丽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
印次: | 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88.00
折扣价:¥83.60
折扣:0.95
节省了4.4元
|
字数: |
350千字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328页
|
发行编号: | 73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1-01 |
|
内容简介: |
明清小品文以其清新、隽永为中国文学这条辉煌灿烂的长河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公安派和竟陵派文人们创作的小品文不仅在国内影响一时,在域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以“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的文学理论和作品传入朝鲜半岛后,深刻地影响了朝鲜朝后期的文风。本课题运用接受美学、比较文学、文艺美学、生态美学理论等,梳理朝鲜朝后期文人对中国明清小品文的接受与传播过程。朝鲜朝后期文人采用小品文这种新的文学形式记录身边杂事、率真地表达内心世界。从其作品中,可以窥见朝鲜朝后期身份制度的动摇、思想的多元化、两班贵族的衰败、文人阶层被疏离等社会现实。朝鲜朝后期文人在接受的同时又有所创新:首先,从内容题材上看,小品体散文作家不是一味地强调文章内容道德价值的高低,而是更多地关注文章内容是否是真实情感的流露,追求作品的抒情性。其次,从创作手法上看,小品体散文作家们认识到“言文不一致”给创作带来的不便,尝试使用本土语言进行创作,将谚语和本土风俗及民间故事融入作品中,开启了重视“朝鲜的风俗”这一新的文风,通过本土化改造实现了表达手法、表达内容和表达情感的统一,从而在文体特征、生态思想、美学价值等方面奠定了小品体散文在韩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第二章 明清小品文的兴起及其文学特征 6第一节 小品文的概念 7第二节 明清小品文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8第三节 明清小品文的文学特征 18第三章 朝鲜朝后期明清小品文的流布 23第一节 朝鲜朝后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24第二节 明清小品文的涌入 29第三节 朝鲜正祖的“文体反正” 36第四章 朝鲜朝后期文人对明清小品文的接受与创作 43第一节 朝鲜朝后期文人对明清小品文的认知与阅读 45第二节 朝鲜朝后期文人对明清小品文理解的深化及批评实践 126第三节 朝鲜朝后期文人对明清小品文的积极接受 172第五章 朝鲜朝后期小品文的文体特征 239第一节 朝鲜朝后期盛行的文体 240第二节 朝鲜朝后期小品文的文体特征 243第六章 朝鲜朝后期小品文的生态思想及美学意蕴 273第一节 简短却具叙事性的形式之美 274第二节 静雅奇趣浓烈抒情的内容之美 277第三节 强调人格平等的人本思想 284第四节 物我一体、人物性同的生态观 287第七章 朝鲜朝后期小品文的文学史意义 292第八章 结语 305参考文献 313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