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研究
ISBN:978-7-301-35899-3 条码:9787301358993
作者: 陈邦达 著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 开本:16开
定价: ¥79.00  折扣价:¥75.05
折扣:0.95 节省了3.95元
字数: 356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332页
发行编号:730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5-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与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相关的证据法问题进行层层分析。首先,阐释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的基础理论,探讨一般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据能力的关系、鉴定意见可采性与一般证据可采性的关系、鉴定意见可采性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规定的关系等铺垫问题。其次,基于实证调研,重点关注科学证据质证程序、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专家参与庭审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司法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规则及其配套制度的优化、医疗损害鉴定不信任的治理、检察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等问题。再次,从比较法研究的视角,对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制度嬗变与启示、鉴真规则及其借鉴价值、法庭聘请专家制度、美国和加拿大法庭科学标准化实践展开研究。最后,本书还探讨了人工智能刑事证明应用的证据法逻辑。本书通过分析揭示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的相关实证状况、存在的缺陷及证据学原理,对我国与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相关的专家制度、质证、审查认证、可采性标准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言。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录第一章导论001一、研究背景001二、一般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据能力005三、司法鉴定意见可采性与一般证据可采性的关系007四、司法鉴定意见可采性的普适性规定008五、司法鉴定意见可采性的特殊性规定010第二章科学证据质证程序研究011一、引言011二、美国科学证据质证程序考究013三、美国科学证据质证程序对我国的启示022四、我国科学证据质证程序的现状026五、借鉴域外经验完善我国科学证据质证程序030六、结语035第三章鉴定人出庭作证之实证研究037一、鉴定人出庭作证与鉴定意见可采性的关系037二、研究的样本、方法039三、鉴定人出庭作证程序的实证分析041四、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几点把握052第四章专家参与庭审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属性058一、问题的提出058二、专家参与庭审规范的文义解析059三、专家参与庭审的职能转变062四、专家参与庭审的角色定位067五、专家参与庭审的意见属性071六、结语077第五章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规则及配套机制的优化078一、引言078二、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规则的疏漏079三、优化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规则应遵循的理念084四、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规则的系统性优化087五、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规则综合配套机制的优化095六、结语100第六章医疗损害鉴定不信任问题研究:以上海一元化模式为例101一、问题的提出101二、医疗损害鉴定的相关术语及研究方法103三、医疗损害鉴定的历史沿革105四、医疗损害鉴定不信任的表现及危害109五、医疗损害鉴定不信任问题的根源剖析116六、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改造127七、结语138第七章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问题研究139一、引言139二、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的实践困境141三、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困境的成因分析146四、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问题的完善155第八章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嬗变与启示163一、问题的提出163二、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嬗变和现状164三、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启示176四、我国鉴定意见可采性标准的现状180五、域外经验对我国鉴定意见可采性规则的启示186第九章鉴真规则及其借鉴价值194一、引言194二、鉴真在英美证据法中的概念196三、鉴真规则的内容、方法、功能及其局限性197四、英美鉴真规则的制度成因202五、鉴真规则的证明标准和法律后果205六、鉴真规则的步骤207七、鉴真规则的几点借鉴价值209八、结语215第十章法庭聘请专家证人制度研究216一、引言216二、法庭聘请专家证人制度成功运用的实证聚焦:硅胶丰胸案217三、美国法庭聘请专家证人制度的理论阐释220四、美国法庭聘请专家证人制度在适用中的困惑224五、法庭聘请专家证人制度的利弊分析228六、法庭聘请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的启示232第十一章美国和加拿大法庭科学标准化实践概览234一、美国法庭科学标准化实践234二、加拿大法庭科学标准化实践251第十二章人工智能应用于刑事证明的证据法逻辑260一、问题的提出260二、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明中的有限应用场景261三、对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明应用中的证据法理追问265四、如何消除人工智能在刑事证明应用中的困惑270五、结语285参考文献287主题词307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