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上下卷)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上下卷)
ISBN:978-7-300-33763-0 条码:
作者: 王利明 黄文艺 王旭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异16
定价: ¥358.00  折扣价:¥322.20
折扣:0.90 节省了35.8元
字数: 30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337630 每包册数: 2
出版日期: 2025-03-3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快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集是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代表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探索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集体努力。本文集以基础法学,国家法、宪法与行政法、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社会法与经济法学,涉外法治、数字法学为学科框架,兼顾传统以“公法—私法”为体例的部门法学和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领域法学,统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汇集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相关教师建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代表性作品。

作者简介:
王利明:1960年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曾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获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第一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两次获评“年度法治人物”。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
黄文艺:1971年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创新高地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总编辑。获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政法理论、司法改革研究。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曾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上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保证司法公正》的辅导报告。
王旭:1981年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双聘教授,法学院副院长,创新高地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监察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等。获选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出版专著3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期刊独立发表论文80余篇。

章节目录:
第一编 基础法学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构 黄文艺/3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实践创新 ——兼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创新论述 冯玉军/34
法的社会科学研究在中国: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侯 猛/56
法治社会的内涵及其构造 彭小龙/81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起源新证 ——从1925年广东人民代表大会的筹建到省港罢工工人代表大会的实践 张希坡/117
“中华法系”辨正 马小红/150
中国传统御史监察制度的反思 赵晓耕 刘盈辛/177

第二编 部门法学·宪法、国家法与刑法学
论我国现行宪法的人民民主原则 韩大元/205
大一统国家观的中国宪法学原理 王 旭/238
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中国行政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使命 ——试论新突法的制度创新推动中国特色应急行政法发展 莫于川/274
论数字平台的合规监管 喻文光/305
犯罪治理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 时延安/331
探寻刑法教义学的科学品质:历史回望与现实反思 陈 璇/355

第三编 部门法学·诉讼法学
论刑事诉讼法的法典化 陈卫东/401
中国式现代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建构 邵 明/432
论检警一体化模式的立法化 刘计划/474

第四编 部门法学·民商法、社会法与经济法学
建构民法典时代的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王利明/3
民法学如何讲道理? ——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例 王 轶/30
公司债券的私法本质及规则展开 叶 林/57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林 嘉/87
公共健康危机的知识产权法应对 万 勇/99
环境法典基本原则条款构建研究 曹 炜/129
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我国地方债法律规制的完善 朱大旗 王震东/162
论公司生存权和发展权原则 ——兼议《公司法》修改 刘俊海/190
从私权视角论我国《商标法》的结构与重构 金海军/223

第五编 新兴领域法学·涉外法治、数字法学
涉外关系治理的法律化与中国涉外法律实施 韩立余/251
中国涉外法治的“涉外”范围与面向 ——以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为视角 丁相顺 郭一达/280
涉外法治的概念与体系 张 龑/305
论作为新型财产权的数据财产权 张新宝/335
智慧司法背景下刑事在线诉讼的挑战与应对——以辩护权保障为中心 郑维炜 严嘉琪/364
数字时代证据学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李学军 漆晨航/390
论算法的法律规制 丁晓东/408
赋能型人工智能治理的理念确立与机制构建 张吉豫/438

精彩片段:
所谓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指植根于中国本土法治实践、内生于中国传统民法文化、回应中国社会现实需求、在比较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法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它体现了鲜明的继承性、本土性、时代性、科学性、实践性。在《民法典》颁布前,关于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众说纷纭,这一目标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命题。随着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中国民法学进入了振兴和繁荣的民法典时代。《民法典》是中华民法思想、民法理论和民法智慧之集大成者,是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制度化表达。《民法典》奠定了民法学的体系,凝聚了中国民法的共同性知识,构成了中国民法学知识的价值内核,是中国自主民法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在《民法典》颁布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因此,《民法典》为中国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