埏埴成器——陶瓷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埏埴成器——陶瓷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
ISBN: | 978-7-300-33247-5 |
条码: | |
作者: |
杨勇智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1-1 |
开本: | 16 |
定价: |
¥52.00
折扣价:¥46.80
折扣:0.90
节省了5.2元
|
字数: |
12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332475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1-31 |
|
内容简介: |
陶瓷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制作工艺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技艺体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传承陶瓷制作工艺,不仅是对这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陶瓷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让陶瓷艺术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书稿深入讲授陶瓷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陶瓷成型工艺与技法要点以及当代陶艺的技法创新,强调学生对陶瓷造型规律和陶瓷材料成型与装饰工艺的工作原理的理性把握,有意识地吸收、传承中国陶瓷文化中的传统工艺与美学样式,形成一种既综合又相对独立的审美认知。 书稿重点是带领学生系统学习陶瓷的成型、施釉、装饰、烧成等制作工艺,了解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经典作品、主要艺术特色和工艺要点,强调学生以掌握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为前提,提高对陶瓷材料特质和表现语言的认知度和对泥、釉、火的驾驭能力,引导学生有意识地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吸取营养,并结合当代审美和观念表达,大胆实验,寻找创新点,使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
作者简介: |
杨勇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多年来专注研究域陶瓷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作品荣获第三届琵鹭杯公共艺术“评委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百花奖”铜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百花奖”最佳创意奖、GDSC全球数字与雕塑大赛优秀作品奖,多项作品入选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海青年美术大展、韩国清州国际手工艺双年展等。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陶瓷概述 第一节 陶瓷的概念 第二节 陶瓷的艺术表现 第三节 陶瓷艺术的造型规律 第二章 陶瓷的土 第一节 土的分类与来源 第二节 黏土的形成 第三节 黏土的特性 第四节 黏土的准备 第三章 陶瓷成型工艺 第一节 泥条盘筑成型 第二节 泥片成型 第三节 雕塑成型 第四节 拉坯成型 第五节 模具成型 第六节 注浆成型 第七节 淄博窑陶瓷的制作工艺 第四章 陶瓷的釉 第一节 釉的本质与作用 第二节 釉料的特性 第三节 釉料的分类 第四节 施釉工艺与方法 第五节 铅釉陶 第六节 黑釉瓷 第五章 陶瓷装饰工艺 第一节 陶瓷装饰概述 第二节 陶瓷装饰工艺与技法 第三节 几种特色装饰工艺举例 第六章 陶瓷烧成工艺 第一节 陶瓷窑炉发展概述 第二节 陶瓷的烧成原理 第三节 陶瓷窑炉的种类与烧窑步骤 第四节 陶瓷的烧成方式 第七章 陶瓷艺术创作规律 第一节 陶瓷艺术的创作规律 第二节 陶瓷艺术的色彩应用 第三节 陶瓷雕塑艺术的分类 第八章 陶瓷材料的应用规律 第一节 陶艺创作与陶瓷材料 第二节 陶瓷材料的综合性应用 第三节 陶瓷与其他材料的结合 第九章 陶瓷材质的肌理美感 第一节 陶瓷肌理的概念 第二节 材质肌理的视觉与触觉感受 第三节 陶瓷肌理的本质与作用 结 语 附 录 山东淄博地区陶瓷发展概览 主要参考文献
|
精彩片段: |
我国的陶瓷制作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距今有近万年的历史。遍布我国大江南北的众多陶瓷窑口共同造就了灿若星河的陶瓷文明。陶瓷制品早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不了解陶瓷,甚至没有弄清楚陶瓷的基本概念。 陶瓷是一种很神奇的物质,制作陶瓷的黏土来自地表的岩石,坚硬的岩石在各种自然力 的作用下崩裂、分解成细小颗粒,这些颗粒与水混合成泥后,经高温烧制重新变成岩石般坚硬的物质。从传统的中国五行学说角度来看,陶瓷是唯一与金、木、水、火、土都有密切联系的材料,含有金属元素的土与水混合揉炼成泥,制成坯后放入燃烧木材的窑火中烧制成陶或瓷,釉中的金属元素是陶瓷呈色的关键,比如铁元素可以烧成青色,铜元素可以烧成红色,钴元素可以烧成蓝色等。而火是由土变陶(或瓷)质变过程的关键因素。人类的陶瓷发展史就是一个由低温烧制向高温烧制、由粗陶到细陶,由陶到瓷的渐进过程。 地球上本没有陶瓷这种物质,是早期人类偶然间发现泥土在火的高温下会变得坚硬且能够盛水,而后开始逐渐有意识地烧制陶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主动尝试改变一种物质的性状。可以说,烧制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标志。陶器的发明使早期人类的生活发生极大改变,人们可以用陶器盛水、烧水、煮肉等,加热食物可以有效去除寄生虫和多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物质,使古人类的健康状况和智力发展均有了明显提高。生活条件渐渐改善的过程中,人们还尝试在陶器上装饰,不仅为了美观,也用来进行图腾崇拜、寄托美好愿望等。可以说,对古代陶瓷的学习和研究,是了解我国各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