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创造的勇气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创造的勇气
ISBN:978-7-300-33694-7 条码:
作者: [美]罗洛·梅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大32
定价: ¥49.00  折扣价:¥44.10
折扣:0.90 节省了4.9元
字数: 117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150页
发行编号:336947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5-04-10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旧的时代正在消亡而新的时代尚未诞生的时期。”美国存在心理学大师罗洛·梅在《创造的勇气》一书中开宗明义地阐明了当前时代的心理危机。在本书里,罗洛·梅以入木三分的理性分析,深刻剖析了创造的本质、过程,以及创造性与勇气、潜意识的关系等,阐述了他一贯信奉的有勇气的自我肯定,在面临存在的挑战时人的潜意识力量和存在抗争的意义。阅读本书会给我们带来人生的感悟,帮助我们通过勇气的培养、焦虑的克服和自我的选择来实现人生的价值。

对创作过程做了清晰且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创作契机的必要条件以及“突破”时刻。
——《星期六评论》

有力彰显创作精神…… 深刻剖析了创作“契机”,即积极投身创作的艺术家或思想家,如何面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如何驾驭自身那如普罗米修斯般冒险的创作冲动。
——《出版人周刊》

这是梅博士非凡、睿智且满怀希望的系列作品之一,该系列对人类未来的思考近乎诗意。
——《波士顿环球报》

作者简介: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焦虑的意义》《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创造的勇气
第二章 创造的本质
第三章 创造和潜意识
第四章 创造与交会
第五章 德尔斐神殿是治疗师
第六章 论创造的局限性
第七章 形式的激情
译后记

精彩片段:
前言
在我的一生中,我的头脑中一直萦绕着一些令人着迷的创造性问题。为什么在科学和艺术中某个原创的观点会在某一时刻从潜意识中“突然出现”?才智和创造性活动之间,以及创造性和死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一个滑稽小丑或舞蹈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快乐?当荷马在面对像特洛伊战争这样惨烈的事件时,他是怎样把它写成诗歌,使之成为整个古希腊文明的伦理学指导的呢?
我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亲身参与艺术与科学的人提出这些问题的。例如,我是在观看我画在纸上的两种颜色混合成不可预料的第三种颜色时,由于我自己感到兴奋而提出这些问题的。在激烈的进化竞争中,人类暂时停下来在拉斯科(Lascaux)或阿尔塔米拉(Altamira)的窑洞的墙壁上画出那些棕红色的鹿和北美洲的犎牛(bison),这些画仍然让我们充满了惊奇的赞美和敬畏,难道这不是人类的显著特点吗?假定对美的理解本身就是一条达到真理的道路,那会怎么样?假定“优雅”(elegance)这个词被物理学家用来描述他们的发现,那么,这个词是打开终极现实之门的一把钥匙吗? 假定乔伊斯(Joyce)说得对,是艺术家创造了“人类永存的良心”,那又会怎么样呢?
本书的这些章节就是我的深思熟虑的部分记录。它们是我在大学做讲座时产生的。对于把它们发表出来我一直很犹豫, 因为它们似乎还不完善—创造的奥秘仍然存在。后来我认识到,这种“不完善”的性质将永远存在,它是创造过程本身的一部分。这种认识是和下述事实一致的,许多听过这些讲座的人都催促我把它们发表出来。
本书的书名是受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存在的勇气》一书的启发而得,对此我很感激。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存在于真空里。我们是通过创造来表现我们的存在的。创造是存在的一个必然结果。再者,我书中的“勇气”(courage)这个词,除了第一章的前几页之外,指的都是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那种特殊的勇气。在我们对创造性的讨论中,人们很少认识到这一点,写出来的则更少。
我要向几位朋友表示感谢,他们阅读了全部或部分手稿,并且和我进行了讨论。他们是安·海德(Ann Hyde)、玛格达·丹尼斯(Magda Denes)和埃莉诺·罗伯茨(Elinor Roberts)。
和通常不同的是,编写这本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为它使我有理由再次深刻思考所有这些问题。我只是希望,本书给予读者的快乐就像我在写它时得到的快乐一样多。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