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
|
ISBN: | 978-7-300-33671-8 |
条码: | |
作者: |
[美]科克·施奈德,罗洛·梅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 |
定价: |
¥129.00
折扣价:¥116.10
折扣:0.90
节省了12.9元
|
字数: |
42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500页
|
发行编号: | 336718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4-10 |
|
内容简介: |
本书由存在心理学大师罗洛·梅和当代美国存在心理学领军者之一科克·施奈德合著而成。此外,本书还收录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存在心理学家和治疗师所写的文章,如亚伯拉罕·马斯洛、詹姆斯·布根塔尔、欧文·雅洛姆、保罗·鲍曼等,探讨了存在的意义以及存在分析理论。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存在-整合心理学的文学、哲学和心理学起源;第二部分讨论了存在-整合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未来趋势;第三部分则使用十多位持存在-整合倾向的心理学家的临床案例,以形象直观的方法阐述了应用存在-整合心理学进行治疗的方式和手段。
|
作者简介: |
科克·施奈德博士,是一位持有执照的心理学家,也是当代存在主义-人本主义以及存在主义整合心理学的主要代言人。他曾担任《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的主编,是赛布鲁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兼职教师,同时也是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研究所所长。他于2004年因“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新前沿领域的杰出且独立的探索”获得美国心理学会人本主义心理学分会颁发的“罗洛?梅奖”。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焦虑的意义》《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
章节目录: |
导言 存在-整合心理学:一种开端 第一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学的历史起源 第一章 文学起源 第二章 哲学起源 第三章 心理学起源 第二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学的最近和未来趋势 第四章 从分离到整合 第三部分 存在-整合心理学在治疗中的应用 第五章 存在-整合方法的指导方针 第六章 体验解放的案例说明 总结和结论 译后记
|
精彩片段: |
前 言 当罗洛·梅和我开始编写这本书时,我们心中有四个目标:把存在心理学介绍给新的一代;把富有人性的生活、激情和丰富性带回到心理学的课程中;使存在心理学易于理解——尤其是对于正在接受培训的临床医生;根据我们多种不同的专业阐明存在心理学的整合意义。 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来为这项事业制定规划、进行构想和讨论细节,也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反思我们各自的贡献。但是,突然之间——在1992年的冬季——罗洛·梅竟然病倒了,不得不退出他所承担的那部分写作任务。于是他慷慨地请求我监管我们的这项任务,并使之 得以完成。 我相信,对所有关心此事的人来说,结果都是很有益的。通过一种产生共鸣的“齐声合唱”和一幅有关这个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画面,罗洛·梅的观点在这些页面上得到了肯定,并扩展到新的一代。我们试图在这本书里达到一种巧妙的平衡——这是在组织人类经验和认识到其内在紊乱之间的一种平衡,既澄清了问题,又不情愿地承认其中还有一些最终模糊不清的东西。然而,我们相信,我们确定的这项任务在几个方面都是很紧迫的:满足感到困惑的学生和研究者们对存在心理学的渴望;迎接正在兴起的心理学中的整合运动的挑 战;最佳地应对从根本上剥夺了我们选择权的社会健康关怀现实。 存在心理学的符合时宜性在当今时代还不能过分夸大,因为在今天还有那么多人感到困惑,在我们这个世纪,传统世界观(首先是宗教,其次是科学)的冲击使我们的心灵深感恐慌,已经超出了人类的适应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许多地区和方面,人们再也无法期 待有来自任何传统世界观的拯救、纯洁和真理,这使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感到虚弱。我们的疾病可划分为两个基本阵营:一种疾病的特点是从那些令人困惑的现实中退却(例如抑郁症和强迫性综合征);另一种疾病的特点是,对这些现实进行开发利用(例如精神变态的反社会 者和自恋)。 另外,存在心理学在解决这些令人不安的综合征方面可能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因为它是在促使其发生的危机期间逐步形成的。不管怎么说,这就是我们真诚的希望和我们在这本书中提出的论点。 尽管这本书针对的是研究生,但许多读者也能从中获益。有兴趣提高其技能的专业人士、研修哲学和人文学科的学者以及有心理学头脑的外行读者,都能在这里发现一些相关的信息或未来思想的精神食粮。 在此,对我们的观点做个注释:虽然本书综合了心理学中的许多存在观点,但它并不是一种综合的或详尽无遗的系统陈述。它是一种存在-整合的观点,是以我们自己编辑本书的观念为基础的。 对于那些有兴趣追求通过其他途径来研究存在心理学的读者,我们强烈地建议你们参阅本书的参考文献。 此外,我们非常鼓励这种通过相互交流来得益的探究,如果我们能够促使其发生,我们将非常高兴。 最后,为了保护本书所讨论的那些来访者的隐私,我们对能够辨认他们身份的信息进行了多种可供替代的选择。那些认为能够辨认出他们就是某个来访者的读者是错误的。虽然诚实和准确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石,但是在本书中,保护隐私要比披露不必要的细节更重要。不过,在许多案例中,读者们将会认出本书所讨论的那些表现出他们人格动力学特征的人们。那是因为,尽管在案例的细节方面提供了一些可供替代的选择,但这些动力学特征却是具有共性的,而这种共性恰恰就是我们研究的基础。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