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景观人类学:地方与空间的视角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景观人类学:地方与空间的视角
ISBN:9787302683391 条码:
作者: 莫里斯·布洛赫 等  相关图书 装订:精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159.00  折扣价:¥151.05
折扣:0.95 节省了7.95元
字数: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5-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景观人类学:地方与空间的视角》是“景观人类·跨文化的视野”丛书中的一本,是1989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首次“景观人类学”主题学术会议的成果汇集,是人类学界第一部具有“景观人类学”分支学科意识与方法论自觉的著作,标志着景观人类学这一交叉领域探索的起点,具里程碑意义。

在书中,12位人类学与艺术史学者提出景观人类学研究的概念体系和基本方法,对全球10处田野点展开景观人类学精彩个案研究,涵盖从部落社会到现代国家、从农村社区到城市环境的广泛主题,涉及景观与人类活动、社会结构、文化价值和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族群如何能动地与自然互动,进而塑造了地方社会的宇宙观和文化实践,共同构成对全球景观多样性的深刻理解和分析。基于这些跨文化和地理的比较,书中不仅展示了景观在不同文化中的代表性,也阐明了景观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族群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

本书英文版自199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对人类学和其他一系列学科的景观研究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同时,书中蕴含的丰富民族志信息和理论的洞见也对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和讨论做出了贡献,譬如全球景观目前面临的环境和生态危机等。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莫里斯·布洛赫(Maurice Bloch)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马达加斯加的民族志和认知人类学。著有《从祝福到暴力》《仪式、历史和权力》和《从猎物到猎人》等。

阿尔弗雷德·盖尔(Alfred Gell)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副教授,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中部进行田野调查。著有《卡索瓦里人的蜕变》《时间人类学》和《意象缠绕:波利尼西亚的纹身》。目前的研究方向是艺术人类学。

彼得·高(Peter Gow)是曼彻斯特大学的社会人类学讲师,曾在秘鲁和巴西进行田野调查。著有《混血》一书。

尼古拉斯·格林(Nicholas Green)是东安格利亚大学艺术史和音乐学院的艺术和文化史讲师。著有《自然的奇观:19世纪法国的景观和资产阶级文化》一书。

卡罗琳·汉弗莱(Caroline Humphrey)是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的讲师,同时也担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研究员。研究方向是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北方当代的社会转型,著有《卡尔·马克思式的集体合作:西伯利亚集体农场的经济、社会和宗教》一书。

罗伯特·莱顿(Robert Layton)是达勒姆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研究方向是艺术人类学、原住民权利、社会变迁和社会进化。出版《乌鲁鲁:艾尔斯岩的原住民历史》和《澳大利亚岩石艺术:新的综合视野》等著作。

霍华德·莫菲(Howard Morphy)是牛津大学社会和文化人类学研究所的人类学讲师,同时担任皮特·里弗斯博物馆的馆长。研究方向是艺术和物质文化,以及澳大利亚民族志。著有《与祖先的关联》一书。

克里斯托弗·平尼(Christopher Pinney)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南亚人类学讲师。他曾在印度中部乡村的产业工人中进行田野调查,并发表了关于早期人类学摄影和当代印度摄影的文章。目前正在开展一项关于“批量生产的印度教流行艺术品”的历史学和民族志研究。

汤姆·塞尔温(Tom Selwyn)是伦敦罗汉普顿研究所的社会人类学高级讲师,与人联合讲授旅游人类学的研究生课程,并负责一项旅游业对欧洲共同体(欧盟前身)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的项目。塞尔温的研究兴趣还包括南亚和中东,以及政治人类学和象征主义,著有《旅游图像:旅游业中的神话和神话制造》一书。

克里斯蒂娜·托伦(Christina Toren)是布鲁内尔大学的人类学和心理学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作为微观历史过程的认知,她尤其关注斐济,并在那里做了深入的调查。著有《理解等级制度:作为斐济社会过程的认知》一书。

译者简介

徐桐,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东京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为文化景观与城乡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思辨性、景观人类学。出版专著《迈向文化性保护:遗产地的场所精神与社区角色》,合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30年》《中国文物古迹保护思想史研究文集》《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年度观察报告》等。

周丹丹,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乡村人类学、景观人类学、农业文化遗产及历史人类学。出版专著《风景的商品化与民间社会的自我保护:肇兴侗寨个案》,合著《费孝通与中国历史社会学》。

章节目录: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