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遗产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和平的毁灭: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遗产
ISBN: 978-7-300-33224-6
条码:
作者:
[英] 戴维·史蒂文森(David Stevenson)
相关图书
装订: 平
印次: 1-1
开本: 大32
定价:
¥188.00
折扣价:¥169.20
折扣:0.90
节省了18.8元
字数:
30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332246
每包册数:
3
出版日期:
2025-07-15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被誉为介绍这场世界性冲突的权威著作。在这场疯狂的、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四个帝国被摧毁,数百万人丧生,它对人类历史和全球秩序的深远影响延续至今。 本书由爆发、升级、结果、遗产四个部分组成,采用时间线索与关键主题并行的模式展开,结合包括国际关系、军备、经济、军事技术、后勤保障与战术等元素在内的八个方面,重新审视了“一场希望消灭战争的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揭示了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键因素,全面分析了战争中不同阵营在外交、政治等领域的博弈,同时尝试解释为何战后世界秩序重建失败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作者简介:
戴维·史蒂文森(David Stevenson),英国历史学家、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帝国战争博物馆学术顾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的国际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主要著作有:《背对着墙:1918年的胜利与失败》(With Our Backs to the Wall: Victory and Defeat in 1918)、《军备与战争的到来:欧洲,1904-1914》(Armaments and the Coming of War: Europe, 1904-1914)等。
章节目录:
关于军事和海军术语的说明 导论 第一部分 爆发 第1章 和平的毁灭 第2章 运动战的失败(1914年夏季—冬季) 第二部分 升级 第3章 创造一个新世界(1915年春季—1917年春季) 第4章 战争的扩大 第5章 战争目标与和平谈判 第6章 欧洲的陆地战:战略 第7章 技术、后勤和战术 第8章 人力与士气 第9章 军备与经济 第10章 海战与封锁 第11章 国内政治 第三部分 结果 第12章 第三阶段:1917年春季—1918年秋季 第13章 二月革命与美国参战(1917年春季) 第14章 走向疲惫(1917年夏季—秋季) 第15章 同盟国的最后一搏(1917年秋季—1918年夏季) 第16章 形势逆转(1918年夏季—秋季) 第17章 停战 第四部分 遗产 第18章 缔造和平(1919—1920) 第19章 重建(1920—1929) 第20章 毁灭(1929—1945) 第21章 结语:战争成为历史
精彩片段:
为什么还要纪念11月11日?1898—1998年,全世界有2 00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1918—1919年有3 000多万人死于大流感,为什么要纪念1914—1918年近1 000万军人的死亡? 部分原因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贯穿20世纪及其后的其他现代战争。它给战斗人员带来了可怕的新体验,迫使各国在后方进行前所未有的动员。一战不仅本身是一场灾难,而且成为进一步灾难的先决条件,包括伤亡人数更多的二战。面对大规模死亡、伤残和丧失亲人之痛,它迫使社会建立新的应对机制,然而在世界上的许多地区,一战的遗产至今仍在助长杀戮。最后,这是一场特殊的大灾难,一场由政治行为造成的人为灾难,因此,在一个世纪之后,一战仍然会引发人们强烈的情绪以及令人不安的问题。一战的受害者既不是死于看不见的病毒,也不是死于机械故障和个人失误。他们的命运取决于政治家们深思熟虑后制定的国家政策,这些政策是由政府决定的,这些政府一再拒绝暴力之外的其他解决方式,政府的行为不仅得到默许,而且得到数百万人民的积极支持。当时,交战双方都憎恨这场杀戮,但又无法从中脱身,卷入了一场传统意义上的悲剧。 当战争降临和平的大陆时,人类似乎又回到了原始时代,人类又用原始的方式展开了种族间的暴力斗争。然而,一战吞没了当时最富有、最先进的社会,一战前的世界已经被拿破仑战争以来的工业化、民主化和全球化大大改变。一战确立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四年的战争见证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军事革命,战争期间交战双方都在摸索——并最终发现——使用现代武器的更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预先准备的作战计划失败后,那代人强烈地意识到一战的新奇性,同时也意识到一战没有历史先例。许多人感到他们的政治家和将军们已经力不从心。然而,由于意外,这场斗争突然开始、突然结束,所以有人将一战描绘成一场吞噬欧洲儿童的活动,当权者也无力平息这一事件,这是具有误导性的。是的,没有一个政府能控制整个国际体系,但是每个国家仍然可以在战争与和平之间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决定。正如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Clausewitz)从他对拿破仑时代的思考中得出的结论:“战争包含着一种走向更大破坏性的内在冲动,但矛盾的是,战争也是一种政治行为,是一种超负荷的情感、理性和意志的产物。” 一战是一场巨大的动荡,由此产生的文学作品汗牛充栋。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一战的新作品,这是一战魅力经久不衰的一个表现——在此之前,已有大量相关研究和专业文献出现。显然,已经解决甚至固化的论点被重新审视,那些看起来熟悉的事件重新焕发出新鲜感。因此,任何撰写历史的尝试都面临着舍弃哪些内容的困境。语言不管多么委婉,都难以掩饰战争本质上所具有的伤害性和残酷性,即俘虏、残害和杀戮以及破坏财富。战争的特点还在于,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一种残酷的竞争,即使是和平爱好者,在受到伤害后也可能成为杀手。再次引用克劳塞维茨的话:“战争是一种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暴力行为。”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既没有试图忘记战争的这一本质,也没有试图消除战争对个人生活的巨大影响,其他作家也开始重新强调战争残酷性的本质,这一做法令人感动。尽管如此,我仍试图把战争作为一个整体来呈现,因此我特别强调战争的基本过程和决定,这一决定使数百万人拥有毁灭性武器,使他们进行你死我活的战斗,并使他们年复一年地处于最可怕的环境之中。 本书包括四个部分:战争为何开始、战争为何升级、战争如何结束以及战争的影响。其中,在本书的第二部分,我按照时间顺序,采用专题处理的方法来分析战争的基本动态。当时的人们不知道他们在创造历史,描述一战对于传达一战的戏剧性情节和理解一战至关重要。
书 评:
其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