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说理写作课(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青少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北大附中说理写作课(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青少版))
|
ISBN: | 978-7-300-33454-7 |
条码: | |
作者: |
李亦辰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 |
定价: |
¥58.00
折扣价:¥52.20
折扣:0.90
节省了5.8元
|
字数: |
20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334547 |
每包册数: |
12
|
出版日期: |
2025-07-15 |
|
内容简介: |
在这个纷繁芜杂的信息世界中,面对各种不同的声音以及不断反转的舆论,我们该如何思考,如何形成观点,如何将观点表达出来? 本书以李亦辰老师在北大附中多年说理写作课的教学成果为基础,以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论证为根基,将新课标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将语文读写与真实问题相联系,培养学生清晰、有条理地发表观点的能力。全书涵盖说理写作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写作要素与论证过程、谋篇布局与行文技巧等,是中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培养真实写作能力的有益读物。
|
作者简介: |
李亦辰,北大附中高中部语文教师,复旦大学文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硕士。2017年开始在北大附中研发和开设说理写作课程。李亦辰老师注重说理写作的思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以各类真实公共事件作为材料,给出自己的分析,提升说理能力。由李亦辰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高中语文思辨性写作课程”获得北京市海淀区普通高中特色课程认定。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在开始写之前 一、如果你需要关于写作的心理建设 1.“我写作文,只是为了考试” 2.“写作,为什么要说理呢?” 二、说理写作的原则 1.不管讨论什么问题,都要先澄清概念 2.存在即“合理”吗? 3.既然没有人能完全客观,我们到底要在什么立场上 讨论问题呢? 给教师的课堂活动小贴士 第二章|提出一个理性的主张 一、什么问题可以说理 1.针对具体事件的说理 2.针对抽象概念的说理 二、考察一个问题的背景 1.也许你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了解这个问题 2.如何考察一个抽象命题的背景 三、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是一次权衡 1.判断类型 2.权衡论证 给教师的课堂活动小贴士 第三章|好理由是论证的关键 一、理由要与主张相关并且充分 二、演绎与归纳 1.演绎论证 2.归纳论证 三、拆解论证结构 四、归谬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 1.归谬论证 2.类比论证 3.因果论证 给教师的课堂活动小贴士 第四章|有主张,就会有反驳 一、如何进行有效的反驳 1.立论与驳论 2.回应可能的反对意见 二、有些话听起来有点毛病,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1.认识逻辑谬误 2.反驳逻辑谬误 给教师的课堂活动小贴士 第五章|不仅要说理,还要让人读得下去 一、好好说话,别绕圈子 二、合理布局 1.将材料分类并建立关联 2.创造“疑问—回答”式的结构 三、使文章变得吸引人 1.标题 2.开头 3.结尾 给教师的课堂活动小贴士
|
精彩片段: |
批判性思维的写作,在较高标准意义上,不仅仅是“写作”,还是依据、发展、表述认知和开放理性思维的解决问题的活动。 这样的目标和本质规定,写作的前提,是针对合适问题的探究。探究是批判性思维和非批判性思维的分水岭。《北大附中说理写作课》(以下简称《说理课》)把培养探究意愿放在首要位置,认为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探究的意愿,使人能够有意识地通过评估证据和倾听不同观点来寻找真相。这就和教育中教现成知识而不是培养创造知识的能力区别开来。这是很不容易的。许多人早已知道,认识过程比结论重要,让学生产生问题再探究解决路径是更健康的学习方式,但长久以来,这在课堂实践中十分缺乏,我们的教学常常近于把结论搓成药丸给学生一口吞下。《说理课》没有直接进入写作技巧的部分,而是从“什么问题可以说理”入手,阐明一个好论题的标准,这既符合批判性思维的本质要求,也是可贵的具体变革行动。 传统的议论文写作中,所谓“审题立意”多半是针对别人出的题,《说理课》则主张学生必须学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独立或合作去解决它。这是在培养分析能力。和那种“宏大才有意义”的观念不同,《说理课》认为学生对学校食堂延时供餐的建议、对街上一条标语的看法等都是“有意义”的——这是有见识的。因为这些小问题对学生的生活有意义,而且从“好问题”的角度来说,问题的真实性和具体性是由意义构成的。另外,它们也是训练学生思考的更佳切入点。提问和思考的能力源于生活实践,而不是源于抽象的概念和干涩的技能学习。只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才能使他们投入地探究和持续地思考,从而获得认知和思维的提升。 我曾提到,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议论文的写作一直过于注重语言和修辞,说理的内容很薄弱。而且,即使有说理,也多半是对事物所“蕴含”道理的阐明和渲染,并不是真正在实证和辩证基础上的论证。《说理课》的“说理写作”并未使用“议论文”这一名称,意图或许是与以往的议论文区分开来,强化论证逻辑和反思性。它强调“考察一个问题的背景”,以获得对问题的全面了解。批判性思维的辩证的要求,就是努力了解全貌,没有这样尽可能全面的探究就不要先判断和说话,这是负责任的对话的前提。《说理课》这样的强调,对网络时代的浮躁和盲从风气有直接的针对性。 我始终强调,论证文的最低要求,是清晰、辩证和实证。清晰,来自说理写作的目的之一——交流的要求。每一次“说理”都有其特定对象,是交流而不是自说自话,需要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书中的例文也许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煽动性语言,但至少能体现“共情”,这是比渲染与煽动更有力也更有效的对话方式。 除此之外,《说理课》还呈现了多种学习形式,并以现实性和综合性为原则。它引入了以往语文课较少使用的组织形式,包括针对具体的政策(如书中所讨论的“普职分流比例”问题)而不是抽象的二元对立概念辩题(如传统价值辩题“宗教信仰更重要还是科学理性更重要”)进行辩论。针对这样的政策议题,学生需要对各群体利益和各种价值进行权衡,在质询与被质询中迫使自己从不同视角思考同一问题。将价值选择和利弊权衡结合来讨论现实问题,既是全面的要求也是实际的需要。辩论不是为了通过单纯搜罗某一方的论据、语言技巧和气势来“战胜”对方,而是为了提升认知、训练思维,以便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基于探究之上的清晰、辩证和实证的说理写作,是在正确的、有效的教育道路上的。它对我们走出只关注知识结论的学习误区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帮助。这正是《说理课》的价值所在。
|
书 评: |
基于探究之上的清晰、辩证和实证的说理写作,对我们走出只关注知识结论的学习误区是一个必要和重要的帮助,这正是李亦辰老师《北大附中说理写作课》的价值所在。 ——著名批判性思维教学与研究者、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董毓 李亦辰老师的说理写作课,践行批判性思维的价值理念,遵循公共说理的基本原则,搭建逻辑清晰的实践框架,致力于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理性、重对话的表达素养。这是别开生面的写作课,也是卓有成效的思维课。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 余党绪 亦辰老师的说理写作不仅仅是语文课,更是一门通识课,它以写作为探究媒介,在语文读写和真实问题之间建立联系,通过系统引导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这对学生的学习和人生都有很大意义。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咏梅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