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与劳动关系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工会与劳动关系学
ISBN: 978-7-300-34024-1
条码:
作者:
闻效仪 孟泉
相关图书
装订: 平
印次: 1-1
开本: 16
定价:
¥48.00
折扣价:¥43.20
折扣:0.90
节省了4.8元
字数:
236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170页
发行编号: 34024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5-06-27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工会和劳动关系理论作为基础,充分实现了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融合,经典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结合,构成本教材的知识基础。从劳动关系的视角梳理并厘清工会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既凸显工会的角色,又彰显主体关系的视角。注重对工会在劳动关系视阈下核心功能的介绍和分析,呈现了工会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展现我国工会实践中的经典案例与经验,通过实践印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正当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作者简介:
闻效仪,经济学博士、教授,北京市优秀教师。兼任劳动经济学会劳动关系分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产业与工作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就业领域专家库专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国工会体制;集体协商理论与实践;工人集体行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等。在《社会学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转型期中国集体协商的类型化与制度构建》等多部专著。
章节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1 第一节 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与作用 3 第二节 劳动关系对工会发展的影响 7 第三节 市场经济劳动关系条件下我国工会的发展与演进 10 第二章 劳动关系视角下的工会理论与研究 14 第一节 劳动关系理论的发展脉络 16 第二节 劳动关系视角下的工会理论 23 第三节 劳动关系视角下我国工会理论与其进展 31 第三章 劳动关系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工会理论 35 第一节 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 37 第二节 工会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38 第三节 劳动关系新变化与中国特色工会理论的发展方向 41 第四章 工会与职工 46 第一节 劳动关系中工会与职工的关系 47 第二节 工会代表与服务职工的组织功能 53 第三节 我国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具体实践 59 第五章 雇主及雇主组织 65 第一节 雇 主 66 第二节 雇主组织 71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 79 第六章 工会与政府 88 第一节 工会与政府的关系 89 第二节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93 第三节 工会在治理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95 第七章 集体协商 100 第一节 集体协商概述 102 第二节 集体协商的分类 109 第三节 集体协商的内容与程序 112 第四节 集体协商的策略和技巧 117 第八章 企业民主管理与职工参与 125 第一节 企业民主管理概述 127 第二节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33 第三节 厂务公开制度 138 第四节 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 145 第九章 劳动争议处理与预防 156 第一节 劳动争议概述 158 第二节 劳动争议处理 164 第三节 劳动争议的预防 173
精彩片段:
前 言 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的重要主体,不仅在维护职工权益、调节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还对劳动关系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起着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呈现出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特点,工会的功能定位、理论发展及实践路径也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本书以劳动关系为核心视角,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功能及发展方向,旨在为学术研究和工会实践提供系统化、理论化的分析框架和启发性建议。全书围绕“劳动关系与工会”这一主题展开,深入分析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脉络、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重点聚焦于中国特色工会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进路,并从工会与职工、雇主及雇主组织、工会与政府等多重关系视角审视工会的功能与价值。 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领域之一,是劳动力与资本之间利益关系的集中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关系方面的矛盾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劳动争议的频发和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工会的地位与作用更加突出,作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组织,工会不仅承担着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责任,还在推动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民主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理论上,它涉及劳动关系理论与工会理论的多学科交叉,能够丰富和深化对劳动关系的本质、特点及运行规律的认识;实践上,研究工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履行自身职能,有助于推动劳动关系和谐与社会稳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为系统探讨工会与劳动关系的互动关系,本书分为九章,各章内容相互联系,共同构成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第一章“导论”为全书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重点分析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与作用、劳动关系对工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中国实际梳理工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发展与演进。第二章“劳动关系视角下工会理论与研究”聚焦于劳动关系理论的发展脉络,探讨了劳动关系视角下的工会理论,并总结我国工会理论研究的进展,呈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第三章“劳动关系视角下的中国特色工会理论”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理念,分析工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展望劳动关系新变化与中国特色工会理论发展的可能方向。第四章“工会与职工”从工会如何代表与服务职工出发,深入探讨其组织功能和实践成效,分析我国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具体实践。第五章“雇主及雇主组织”从雇主与雇主组织的视角出发,探讨劳动关系中的对立与合作关系,分析雇主组织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并研究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的相互影响。第六章“工会与政府”分析了工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其各自在劳动关系治理中的作用。第七章“集体协商概述”对集体协商的界定、类型、内容与程序以及策略和技巧进行系统阐释。第八章,集体协商是现代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本章“企业民主管理与职工参与”探讨了企业民主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实践,介绍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以及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制度等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劳动关系的积极影响。第九章“劳动争议处理与预防”从劳动争议的概念入手,系统分析了争议的处理方式与预防措施,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本书力求实现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的有机结合,主要创新点如下:(1)劳动关系视角的贯穿性分析:以劳动关系为核心视角,重新审视工会理论与实践,突出工会在现代劳动关系中的桥梁作用。(2)中国特色工会理论的探索:系统总结和提炼中国工会的实践经验,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工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方向。(3)多维度交叉分析:从职工、雇主、政府等多维度考察工会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展现劳动关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4)研究方法上,本书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工会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理论创新与实践建议。 本书旨在为本科生、工会实务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一部系统、全面的参考书籍。目标读者包括:相关专业本科生,高校与研究机构的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学者;工会管理者与实践者;劳动关系领域的政策制定者与从业者;对劳动关系与工会感兴趣的社会公众。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功能与发展趋势,深化对中国特色工会理论的认识。
书 评:
其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