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2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2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
ISBN: 978-7-300-33597-1
条码:
作者:
常丽 何东平
相关图书
装订: 平
印次: 2-1
开本: 16
定价:
¥59.00
折扣价:¥53.10
折扣:0.90
节省了5.9元
字数:
35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340页
发行编号: 335971
每包册数:
7
出版日期:
2025-06-03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政府财政预算管理理论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最新进展,全面阐释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和实务处理。 第2版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调整教材内容结构。将政府财政总会计划分为政府财政财务会计和政府财政预算会计两个部分,与政府单位会计的划分保持一致,实现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的融合。 第二,更新完善教材内容。根据2022年发布的《财政总会计制度》重新编写相关章节。根据最新《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完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和实务,突出会计处理的要点和难点问题。 第三,注重数字化教材建设。突出教材内容的应用性、生动性和拓展性,书中穿插大量例题与图表,并提供阅读材料。通过二维码提供思维导图、知识拓展、题库(即测即评),形成立体化学习资源。
作者简介:
常 丽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非营利组织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主任。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学术类)。财政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会计学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财经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等。从2000年开始,在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课程,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授课和教材编写经验。同时,专注于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的理论和实务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课题,先后在《会计研究》《财政研究》《审计研究》及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何东平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从事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政府财务报告、政府预算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政府会计实务,承担全国多个省市财政系统和行政事业单位的高级会计师、财务负责人的培训工作。
章节目录:
第一部分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基础 第一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组成体系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二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和会计目标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目标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三章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 第二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确认基础和计量方法 第三节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记录与报告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二部分 政府财政总会计 第四章 政府财政总会计概述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财政总会计的含义及目标 第二节 政府财政总会计的组成体系与核算模式 第三节 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五章 政府财政财务会计核算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财政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政府财政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政府财政费用的核算 第四节 政府财政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 政府财政负债的核算 第六节 政府财政净资产的核算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六章 政府财政预算会计核算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财政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政府财政预算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核算 第四节 政府财政预算结余的核算 第五节 政府财政主要业务或事项的平行记账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七章 政府财政总会计报表与报告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财政财务会计报表 第二节 政府财政预算会计报表 第三节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第四节 政府决算报告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三部分 政府单位会计 第八章 政府单位会计概述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单位会计的含义及目标 第二节 政府单位会计的组成体系、标准体系与核算模式 第三节 部门预算管理制度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九章 政府单位财务会计核算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单位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政府单位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政府单位费用的核算 第四节 政府单位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 政府单位负债的核算 第六节 政府单位净资产的核算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十章 政府单位预算会计核算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单位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 第二节 政府单位预算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政府单位预算支出的核算 第四节 政府单位预算结余的核算 第五节 政府单位主要业务或事项的平行记账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十一章 政府单位会计报表与报告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政府单位财务会计报表 第二节 政府单位预算会计报表 第三节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 第四节 政府部门决算报告 思考题 即测即评 第四部分 非营利组织会计 第十二章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思维导图 第一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第二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的核算 第三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费用的核算 第四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资产的核算 第五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负债的核算 第六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净资产的核算 第七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 思考题 即测即评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完整的会计学专业知识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与企业会计相比,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具有突出的特点,课程内容具有财政学、管理学和会计学跨学科融合的特色,与国家治理体系和现代财政制度的建设紧密相关,与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和健康发展相互促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这将进一步推动政府会计改革并凸显政府会计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并取得显著的改革成果。2015年10月,财政部颁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提出了政府会计改革的基本框架。《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共6章62条,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在完善现行政府预算会计功能的同时,强化政府财务会计功能,在政府会计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对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概念、信息质量特征都进行了重新界定,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保证政府资产、负债等信息得以如实记录、完整反映,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强政府资产管理并控制债务风险。在《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发布并施行之后,财政部又发布了一系列政府会计具体准则、应用指南、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以及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2022年财政部发布的《财政总会计制度》将各级政府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这标志着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更加完善。 为了完善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规范体系,2004年财政部发布了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20年6月,为明确民间非营利组织有关经济业务或事项的会计处理,财政部发布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2024年12月,为进一步规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修订印发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随着政府会计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改革发展,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教材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准则制度的变化不断修订完善。本教材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政府会计改革的最新进展,重新梳理了内容体系,引入了政府财政总会计、政府财政预算会计和政府财政财务会计等新的概念,系统阐述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出了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实务操作和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运营活动的特点和会计系统构建的原理,并能够系统、完整地掌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告编制实务。 第2版的修订和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和会计改革的发展趋势,对教材内容进行整体更新。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现代预算制度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要求,及时更新了教材相关章节的内容,旨在体现最新的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着重突出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的最新成果。 (2)调整了教材的内容结构。本教材第2版在阐释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将政府财政总会计划分为政府财政财务会计和政府财政预算会计两个部分,与政府单位会计的划分保持一致,实现了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预算会计的融合。根据2022年发布的《财政总会计制度》,重新编写了相关章节的内容。另外,根据最新的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完善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内容,突出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处理的要点和难点问题。 (3)注重数字化教材建设,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在政府会计领域的潜心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师资团队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材建设方面彰显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突出特色,同时高度重视配套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本教材注重讲授内容的应用性、生动性和拓展性,穿插了大量的例题、图表,通过小链接提供阅读材料,通过二维码提供思维导图、知识拓展、题库(即测即评),形成立体化的学习资源。
书 评:
其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