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2版)
ISBN:978-7-5689-5179-1 条码:
作者: 薛晓嫘 唐旭 刘晓秋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2-5 开本:16开
定价: ¥58.00  折扣价:¥55.10
折扣:0.95 节省了2.9元
字数: 491千字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数: 303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5-07-13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绪 论 ……………………………………………………………………………1
第一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1
第二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与体系 ……………………………………………3
第一编 语文课程论
第一章 语文课程简介 …………………………………………………………7
第一节 语文课程与新课程改革 ………………………………………………………7
第二节 语文课程品质与“语文味儿”…………………………………………………9
第二章 语文课程目标 ………………………………………………………12
第一节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12
第二节 语文课程目标分析 …………………………………………………………20
第三节 语文课程目标实施 …………………………………………………………23
第三章 语文课程教材 ………………………………………………………27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功能与类型 ……………………………………………………27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内容与使用 ……………………………………………………29
第四章 语文课程的学习特征 ………………………………………………33
第一节 语文课程内容具有人文与审美特征 ………………………………………33
第二节 语文课程学习具有言语实践特征 …………………………………………36
第三节 语文课程学习具有感悟与体验特征 ………………………………………38
第五章 语文课程美育 ………………………………………………………43
第一节 语文课程美育简介 …………………………………………………………43
第二节 语文课程美育实施与评价 …………………………………………………49
第六章 中职语文课程 ………………………………………………………51
第一节 中职语文课程概述 …………………………………………………………51
第二节 中职语文课程内容 …………………………………………………………53
第三节 中职语文课程实施 …………………………………………………………57
第四节 中职语文跨学科言语实践 …………………………………………………62
第二编 语文教学论
第七章 语文教学设计 ………………………………………………………67
第一节 语文教学设计简介 …………………………………………………………67
第二节 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69
第三节 设计语文先行组织者 ………………………………………………………69
第四节 设计语文课堂提问 …………………………………………………………70
第五节 制订语文教学策略 …………………………………………………………72
第六节 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结构 ……………………………………………………75
第七节 编写语文教案 ………………………………………………………………77
第八章 语文大单元教学 ……………………………………………………80
第一节 大单元教学简介 ……………………………………………………………80
第二节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83
第三节 中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85
第九章 识字与写字教学 ……………………………………………………98
第一节 汉字的知识类型 ……………………………………………………………98
第二节 识字教学……………………………………………………………………100
第三节 写字教学……………………………………………………………………104
第十章 阅读教学 ……………………………………………………………107
第一节 阅读教学理念………………………………………………………………107
第二节 阅读能力……………………………………………………………………110
第三节 文学作品教学………………………………………………………………115
第四节 常用文体教学………………………………………………………………119
第五节 跨媒介阅读教学……………………………………………………………121
第十一章 朗读教学 …………………………………………………………127
第一节 朗读教学概述………………………………………………………………127
第二节 朗读形式与朗读评价………………………………………………………130
第十二章 文言文阅读教学 …………………………………………………135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教学概述………………………………………………………135
第二节 文言文阅读教学方法………………………………………………………137
第三节 文言文“三读三养”教学模式………………………………………………140
第四节 中考古诗文备考策略………………………………………………………143
第十三章 作文教学 …………………………………………………………150
第一节 作文训练类型………………………………………………………………150
第二节 作文能力……………………………………………………………………154
第三节 作文教学过程………………………………………………………………156
第四节 作文批改和讲评……………………………………………………………158
第十四章 高考作文命题类型与备考指导 …………………………………161
第一节 新课改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类型……………………………………………161
第二节 高考作文备考指导…………………………………………………………168
第十五章 梳理与探究指导 …………………………………………………184
第一节 梳理与探究目标……………………………………………………………184
第二节 梳理与探究活动的特征与指导原则………………………………………185
第三节 梳理与探究活动指导………………………………………………………187
第十六章 语文板书设计 ……………………………………………………192
第一节 语文板书设计的意义………………………………………………………192
第二节 语文板书设计的原则………………………………………………………197
第三节 语文板书设计的依据与方法………………………………………………201
第四节 语文板书设计的类型………………………………………………………205
第五节 PowerPoint 辅助语文教学 ………………………………………………212
第三编 语文评价论
第十七章 语文课程评价 ……………………………………………………219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评价简介…………………………………………………………219
第二节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221
第三节 语文课程评价工具…………………………………………………………225
第四节 新课程推荐的评价方式……………………………………………………229
第十八章 语文学业评价方案 ………………………………………………232
第一节 学业评价方案的特征………………………………………………………232
第二节 课文阅读评价方案…………………………………………………………236
第三节 跨媒介阅读真实任务评价方案……………………………………………239
第十九章 语文考试 …………………………………………………………245
第一节 语文考试的内容与题型……………………………………………………245
第二节 语文试卷编制技术…………………………………………………………250
第三节 语文学业水平考试…………………………………………………………252
第四编 语文主体论
第二十章 学生主体的非智力因素 …………………………………………257
第一节 学生主体的语文学习动机…………………………………………………257
第二节 学生主体的语文学习兴趣…………………………………………………259
第三节 学生主体的语文学习习惯…………………………………………………262
第四节 学生主体的语文学习意志…………………………………………………264
第二十一章 面向学生主体的语文服务设计 ………………………………267
第一节 服务设计简介………………………………………………………………267
第二节 语文服务设计述要…………………………………………………………270
第三节 语文服务设计流程…………………………………………………………272
第四节 语文服务设计产品…………………………………………………………275
第二十二章 教师主体 ………………………………………………………282
第一节 语文教师备课工作…………………………………………………………282
第二节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285
第二十三章 语文教育共同体 ………………………………………………286
第一节 语文教育共同体概述………………………………………………………286
第二节 语文课堂共同体……………………………………………………………288
第三节 语文社团共同体……………………………………………………………293
参考文献 ………………………………………………………………………302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