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精选(第3辑) -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精选(第1-5辑)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本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为蓝本,以活化教学内容、激活课堂教学、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为着力点,以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为理念而编写的教学参考用书。本书精选和解析了29个学理说得透、事例讲得活、学生听得懂、实践用得上的典型案例。力求既有平实的理论分析,突出思想教育性和理论深度,又有真实案例的细致刻画;既坚持内容为王,又注重学理渗透;既立足“高大上”,又着力“接地气”。全书取材新颖精当,内容鲜活充实,问题讨论层次分明,教学建议贴近实际,总结提升深入浅出,适合广大高校思政课一线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阅读使用。
|
作者简介: |
杨慧民,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累计44期在“中宣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班”上介绍案例教学经验。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编写组主要成员,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建设负责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大连理工大学)负责人。入选全国高校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完成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多项。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其中《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5篇。论文荣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成果奖(第六届)一等奖。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编出版思政课案例教学专著、教材教辅40多部。
|
章节目录: |
案例1数据见证新时代伟大成就
案例2“世界屋脊”之上,何以屡创人间奇迹
案例3淄博烧烤、冰雪“尔滨”爆火出圈的背后
案例4民生小事大情怀
案例5从一条线到一张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跑出“加速度”
案例6深圳案例:从“鸭屎围”到“岭南第一村”的蜕变
案例7毕节:新发展理念的坚定贯彻者
案例8揭秘东莞松山湖的创新魔力
案例9改革创新谱新篇:“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再出发
案例10“两山”理念诞生地的美丽蝶变
案例11被总书记点赞的“手撕钢”是怎样“擀”出来的
案例12超燃“村BA”“村超”里的乡村振兴密码
案例13在“浙”里,看见未来乡村的样子
案例14江苏昆山: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案例15粤港澳大湾区:大机遇 大优势 大未来
案例16上海普陀:“半马苏河”的华丽蜕变
案例17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小单元”迸发“大能量”
案例18看广西如何谱写民族团结的新乐章
案例19法治浙江:法治中国建设的生动样本
案例20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案例21总书记的“山海情”
案例22看“浙”如何做好“数”治答卷
案例23“和邻友约”治理法,“绣”出海曙好“枫景”
案例24“西城小哥”出圈,治理“末梢”变“前哨”
案例25数字时代网络安全隐患何时休
案例26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案例27三份白皮书:走向国家统一的宣言
案例28中非合作:在逐梦现代化的道路上携手同行
案例29以腐观风、以风挖腐:打好风腐同查同治“组合拳”
|
精彩片段: |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新特点新要求所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判断。而作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理论标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新”,主要体现在它创立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八个明确”拓展为“十个明确”,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从六个方面作出概括和阐述,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一概括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内在贯通、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宝贵经验和重大成果,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学懂弄通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进教材、生动活泼进课堂、融会贯通进学生头脑,使党的创新理论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好武装青年、引领青年,筑牢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使之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庄严使命。
我们推出这套丛书,正是要以全新的理念、扎实的行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落到实处;正是要全景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和为民情怀,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各行各业因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要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案例全方位呈现新时代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气象,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向世人展示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生动的现代中国。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课题组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大连理工大学)开展工作,用时两年多精心选编了一批学理说得透、事例讲得活、学生听得懂、实践用得上的典型教学案例,既有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突出思想性和理论深度,又有案例实践的细致刻画,是我们20多年来努力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改革的又一潜心积淀。这一批典型教学案例,折射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清醒坚定与从容自信,显示出14亿多中国人的意气风发和昂扬斗志,展现出各行各业砥砺前行的生动实践,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明道路和壮美前程。
本套丛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为蓝本,每个案例所对应的章节内容,我们已尽可能地在教学建议处列出,并在总结提升建议环节结合案例详尽展开论述。同时,为充分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邃的理论视域,把案例教学的潜在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在分析案例时我们并非仅仅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展开,而是以某一个主题为主线,有所兼顾,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独有的综合性、贯通性和一体化特点。
我们相信,把这一批典型教学案例“用足、用好、用活”,定能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以紧跟时代的理论自觉、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不忘初心的历史担当,勇做新时代新征程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定能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正能量,提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气神,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引领力,谱写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