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新小职”AI技能提升教程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新小职”AI技能提升教程
|
ISBN: | 978-7-300-34183-5 |
条码: | |
作者: |
崔风华 王京峰 俞晨龙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1-1 |
开本: | 16 |
定价: |
¥45.00
折扣价:¥40.50
折扣:0.90
节省了4.5元
|
字数: |
20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50页
|
发行编号: | 341835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9-01 |
|
内容简介: |
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各行各业对AI技能的需求日益增长。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未来职场的主力军,必须具备适应新技术的能力。本教材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将AI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内容,包括“人工智能之初步认知”“人工智能之学习应用”“人工智能之平台实践”“人工智能之编程语言”“人工智能之职业技能”“人工智能之创新思维”“人工智能之社会责任”“人工智能之未来趋势”。 本书旨在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
作者简介: |
崔风华,教授,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兼任新乡市科协副主席,中共新乡市第十一、第十二届党代表。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负责人、河南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要成员、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曾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撰写论文被SCI收录6篇、核心期刊发表2篇,CN级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并出版著作3部,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重点课题;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
章节目录: |
单元一 “新小职”初识人工智能 1.1 人工智能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 1.2 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领域 4 1.3 初试办公软件应用 9 单元二 人工智能之学习应用 2.1 人工智能辅助个性化学习 21 2.2 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40 2.3 人工智能助力自我评估与提升 48 单元三 人工智能之平台实践 3.1 人工智能平台的基本概念 57 3.2 人工智能平台的核心组件与架构 62 3.3 人工智能平台应用指南 67 单元四 人工智能之编程语言 4.1 AI技术助力编程语言的学习与应用 88 4.2 人工智能对话及应用 97 4.3 跨学科交流中的 AI应用 102 单元五 人工智能之职业技能 5.1 虚拟现实技术 123 5.2 职业规划与 AI职业顾问 146 单元六 人工智能之创新思维 6.1 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167 6.2 AI在创新教育中的角色 169 6.3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创新创业大赛 172 单元七 人工智能之社会责任 7.1 人工智能助力人际交流、职业素养 193 7.2 AI伦理原则 196 7.3 人工智能帮助“新小职”了解数据隐私与安全 199 7.4 人工智能对实习、就业的影响 201 单元八 人工智能之未来趋势 8.1 AI新趋势:赋能各行各业 205 8.2 智能浪潮:AI全面渗透制造业 210 8.3 AI、物联网与智能系统:共舞未来 212 8.4 未来视界:探索 AI的无限边界 214 8.5 AI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220 8.6 拥抱 AI:携手共创智能新纪元 221 参考文献 231
|
精彩片段: |
人工智能 (AI)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全球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 “持续推进 ‘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这些重要部署 既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从国家层面看,人工智能已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国家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市场化、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也作出了重要部署。 在这样的背景下,编写一本适合高职院校的人工智能通识课教材,既是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学生提供与时代同步教育的重任。《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 “新小职”AI技能提升教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教材以 “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提 升实践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旨在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刻理解人工智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成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的生力军。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