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智慧与竞争艺术:国际传播的历史、逻辑与价值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合作智慧与竞争艺术:国际传播的历史、逻辑与价值
ISBN: 978-7-300-34172-9
条码:
作者:
李娟
相关图书
装订: 平
印次: 1-1
开本: 异16
定价:
¥79.80
折扣价:¥71.82
折扣:0.90
节省了7.98元
字数:
20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240页
发行编号: 341729
每包册数:
8
出版日期:
2025-08-15
内容简介:
《合作智慧与竞争艺术:国际传播的历史、逻辑与价值》通过跨学科理论框架,深入讨论国际传播的历史演进、概念内涵、战略模型、内在理路以及价值共识。 本书将国际传播的历史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广义国际传播萌生,到现代国际传播初露端倪,再到传统颠覆与价值回归,直至当前逆全球化思潮下的国际传播转向,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梳理了国际传播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宣传战、心理战、信息战等关键议题,探讨了国际传播的核心特征。 本书探讨了广义文化与国家综合实力在国际传播中的关键作用,构建了基于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国际传播战略模型,提出了四种战略选择,并探讨了“自我与他者”概念,分析了其在文化认同和国家形象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扭转国际传播的不平等格局。 本书提出了合人类性价值共识,论证了价值共识的基础性作用,合人类性作为人际、族际、国际价值共识的根本特征,为国际传播理论阐释的体系化提供了一条路径。
作者简介:
李娟,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萃英学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飞天学者青年学者。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专著2部(独著)。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传播》、《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CSSCI期刊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篇。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科技部引智项目2项,甘肃省省级人才项目(重点项目)1项,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1项,甘肃省软科学专项项目1项,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重大招标课题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5项。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参加其他各类科研项目多项。
章节目录:
绪 论 从幕后走向台前的关键角色 第一章 科技、全球化、意识形态:国际传播演化历程及比较研究 第一节 生存、发展、广义文化:国际传播的四个历史阶段 第二节 战争、竞争、竞合:国际传播相关研究的梳理与分析 第三节 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科技进步与国际传播 第四节 需求重叠与价值冲突:国际关系视域下的国际传播 第二章 与时俱进的内涵与外延:再辨国际传播概念 第一节 国际与传播:两个构成国际传播的基本单元 第二节 现代国际传播:全球化与技术革命的结合 第三节 比较分析国际传播与重要相关概念 第四节 国际传播的核心特征 第三章 权力与价值的博弈:国际传播战略模型研究 第一节 古老人类实践及国际交往重塑:广义文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 第二节 助力国家战略的系统性建构:国家综合实力视域下的战略传播 第三节 一项事业的深刻性、长期性、全局性视角和筹划:战略 第四节 国家综合实力与广义文化共力:国际传播战略模型变量分析 第五节 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桥接:国际传播战略模型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国际传播认识论的内在理路 第一节 “凝视”与“反思”:“自我与他者”观的由来 第二节 文化认同与国家形象建构:“自我与他者”的国际交流 第三节 主动策略下的被动适应:国际传播中的“自我与他者” 第四节 怀疑与合作:自我的根本性坚持与他者的利己性强调 第五节 “自我与他者”:世界权力格局变迁的现代性表达 第六节 当代国际传播:“自我与他者”的再阐释与共建构 第五章 合人类性价值共识:未来国际传播如何可能 第一节 建设性和理智竞争性的价值共识:国际传播的底层架构 第二节 合人类性:人际、族际、国际价值共识的根本特征 第三节 人与人类的对立统一:伦理是合人类性的集中表现 第四节 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合人类性是审美的逻辑主线 第五节 伦理和审美进路:未来国际传播不可或缺的内核 结 论 人性、社会性、人类性:国际传播的宿命与期待
精彩片段:
理想主义下,国际传播应该是平等、欣赏、互鉴的跨文化交流,其主要内容为共享意义、表达友善及合作共赢,此时国际传播的竞争性变得富有诗意,甚至失去了大部分存在价值。斯图尔特·霍尔在其著作《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中指出,认识文化多样性是不断超越自身文化狭隘性的过程,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异文化,而应反思自身,从民族中心主义转向文化价值平等。长久以来,跨文化传播一直是国际传播的核心内容,因为人们总是不得不面对文化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和利益冲突。面对上述困难,大卫·卡尔(David W. Kale)认为,基于道德的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应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尊重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受众,如同自己希望得到别人尊重那样;二是尽最大可能准确地描述自己所感知的世界;三是理解和认可异文化群体用特有方式表达自身;四是努力识别出自我与他者的共同点。对照人类文明史和当前国际局势,卡尔的理想是美好的,也是值得我们努力追求的,但缺乏现实基础,或者说,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还看不到成功的可能。因为从生存环境、生理基础、心理结构到广义文化,无论是个体还是族群,其思维和行为基点都是利己,所以很难达成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真正尊重。如果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无法和解,那么理解和认可异文化的特殊性就变得不太可能,并且它们的关系也将保持为简单明了的物质利益关系。
书 评:
其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