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非母语,所以在阅读和理解上都难以达到如母语般熟练的程度。在理解英语的过程中会出现三个递进的层次,也是学生实现英语阅读自由的三重境界。 (一)形式——思维——语义 英语是一种标记性文字,英语的特点是通过形式的变化体现语义。刚开始对非母语学习者而言,英语是陌生的,所以需要借助语言的形式所表现出的共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法规则,如用 have done 的形式来表达动作完成的状态,发生在过去的动作往往用 did 的形式表达等,来了解、熟悉进而掌握英语的思维。对于英语语言学习而言,语法相当于一种工具或手段,通过语法规则对英语句子进行分析,进而理解英语思维。而了解掌握了英语的思维之后,对句子的理解便可以从思维层面提升到语义层面,进而明白英语句子所言何意。 (二)思维——语义 第二个层次摆脱了英语语法的规则,在阅读时实现从需要借助语法规则分析句子向无须借助语法规则便能读懂句子的突破,直接完成思维到语义的转换。通过对英语语法规则的熟悉和深度内化,基本可以不借助语法,熟练掌握英语思维。在看到英语句子时,运用英语思维,对句子划分意群,然后进行阅读理解,而无须运用语法规则对句子进行分析后再实现对英语句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