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妇产科护理(第2版) - 卫生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护理专业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妇产科护理(第2版) 卫生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护理专业新形态一体化教材
ISBN:978-7-5772-2096-3 条码:9787577220963
作者: 王傲芳,康迎春,袁照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2-1 开本:大16开
定价: ¥59.90  折扣价:¥56.91
折扣:0.95 节省了2.995元
字数: 616千字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304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5-08-07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妇产科护理》紧密结合当前妇产科护理知识的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妇产科护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共20章,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正常妊娠、分娩妇女的护理、异常妊娠、分娩妇女的护理、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妇科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用诊疗及手术患者的护理、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等内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适度体现“校企合作”、“医教协同”的要求,并加入已定论的最新信息和知识。 本书可供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助产及相关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作者简介:
王傲芳,女,高级讲师,现任咸宁职教(集团)学校护理系临床护理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教妇产科护理24年,教学经验丰富,主编教材多部。

章节目录:
模块一 产科护理

项目一 绪论

一、妇产科护理的性质及内容

二、妇产科护理的学习目的及方法

三、妇产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

四、新时代妇产科护士应具备的素养

项目二 女性生殖基础知识

任务一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外生殖器

二、内生殖器

三、邻近器官

四、血管、淋巴和神经

五、骨盆及骨盆底

任务二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二、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三、其他生殖器官周期性变化

四、月经及其临床表现

五、月经周期的调节

项目三 妇产科护理程序

项目四 正常孕妇的护理

任务一 妊娠生理

一、受精与受精卵着床

二、胚胎、胎儿发育特征

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

任务二 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理变化

二、心理社会调适

任务三 妊娠诊断

一、早期妊娠诊断

二、中、晚期妊娠诊断

三、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任务四 妊娠期管理

一、产前检查

二、妊娠期营养与用药指导

三、妊娠期常见症状及护理

四、妊娠期健康指导

任务五 产前筛查

项目五 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任务一 分娩基础知识

一、决定分娩的因素

二、先兆临产、临产与产程

三、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任务二 分娩各产程产妇的护理

一、第一产程产妇的护理

二、第二产程产妇的护理

三、第三产程产妇的护理

任务三 分娩镇痛产妇的护理

项目六 产褥期管理

任务一 产褥期产妇生理和心理变化

一、生理变化

二、心理调适

任务二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

任务三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一、新生儿生理特点

二、新生儿护理

项目七 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

任务一 自然流产

任务二 异位妊娠

任务三 早产

任务四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任务五 胎盘早剥

任务六 前置胎盘

任务七 多胎妊娠

任务八 羊水量异常

一、羊水过多

二、羊水过少

任务九 胎膜早破

项目八 妊娠合并症孕妇的护理

任务一 妊娠合并心脏病

任务二 妊娠合并糖尿病

任务三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任务四 妊娠合并贫血

项目九 高危妊娠管理

任务一 高危妊娠的评估与监测

任务二 高危妊娠孕妇的护理

任务三 胎儿窘迫

任务四 新生儿窒息

项目十 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任务一 产力异常

一、子宫收缩乏力

二、子宫收缩过强

任务二 产道异常

任务三 胎位异常

项目十一 分娩期并发症产妇的护理

任务一 产后出血

任务二 羊水栓塞

任务三 子宫破裂

项目十二 产褥期疾病产妇的护理

任务一 产褥感染

任务二 产后抑郁症

模块二 妇科护理

项目十三 女性生殖系统炎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一 概述

任务二 外阴炎症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

二、前庭大腺炎

任务三 阴道炎症

一、滴虫阴道炎

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三、细菌性阴道病

四、萎缩性阴道炎

任务四 子宫颈炎症

一、急性子宫颈炎

二、慢性子宫颈炎

任务五 盆腔炎性疾病

项目十四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一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

任务二 闭经

任务三 痛经

任务四 多囊卵巢综合征

任务五 绝经综合征

项目十五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任务一 子宫颈肿瘤

一、子宫颈上皮内病变

二、子宫颈癌

任务二 子宫肌瘤

任务三 子宫内膜癌

任务四 卵巢肿瘤

项目十六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一 葡萄胎

任务二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任务三 妇产科化疗病人的护理

项目十七 妇科其他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一 不孕症

任务二 辅助生殖技术及护理

任务三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子宫腺肌病

任务四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及生殖器损伤疾病

一、子宫脱垂

二、尿瘘

项目十八 妇产科手术病人的护理

任务一 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二、术后护理

任务二 阴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二、术后护理

项目十九 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任务一 会阴擦洗/冲洗

任务二 会阴湿热敷

任务三 阴道冲洗/擦洗

任务四 阴道和宫颈上药

任务五 坐浴

模块三 妇女保健

项目二十 妇女保健

任务一 妇女保健工作意义与组织机构

任务二 妇女保健工作任务

任务三 孕前咨询妇女的护理

模块四 生育规划

项目二十一 生育规划妇女的护理

任务一 避孕妇女的护理

一、宫内节育器

二、激素避孕

三、其他避孕

任务二 输卵管绝育术及护理

任务三 避孕失败补救措施及护理

一、早期终止妊娠方法

二、中期终止妊娠方法

任务四 生育规划措施选择指导



《妇产科护理》实训指导

实训一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实训二 妇科检查

实训三 产前检查

实训四 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实训五 母乳喂养

实训六 新生儿沐浴

实训七 新生儿抚触

实训八 异常妊娠孕妇的护理

实训九 新生儿复苏

实训十 加强宫缩的技能

实训十一 阴道助产术护理配合

实训十二 产后出血产妇的救护

实训十三 女性生殖系统炎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实训十四 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病人的护理

实训十五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实训十六 妇产科手术病人的护理

实训十七 妇产科常用护理技术

实训十八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和取出术护理配合

实训十九 避孕失败补救措施护理配合



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一、妇产科护理的性质和内容

《妇产科护理》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是依据医学学科设置的护理临床课程,它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对其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护理评估和诊断,采取措施以维护、促进和恢复其健康的一门护理科学。

根据妇产科护理工作岗位范畴,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妇女保健和生育规划四大模块。

妇产科护理突出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任务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现代护理程序对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及妇产科疾病病人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并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确保妇女在整个生命的不同生理阶段健康、安全和幸福,保证胎儿、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及健康成长。

二、妇产科护理的学习目的和方法

学习妇产科护理的目的在于掌握现代妇产科护理理论和技能,发挥护理特有职能,为病人提供解除痛苦、促进康复的护理活动,帮助护理对象尽快获得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为健康女性提供自我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并维持健康状态。

妇产科护理是临床医学中一门涉及范围广、整体性和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专科护士基础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责任心、职业道德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妇产科护理学习方法为新理实一体化,学习形式为理论课、实训课和临床实践一体化。首先应广泛学习理论知识,除具备社会人文学科和医学基础知识外,还需具有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等综合知识,同时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在学习的全过程中强调理论联系实践,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和职业行为规范培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临床病人护理需求相适应。毕业实习是在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服务对象提供个体化整体护理,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正确运用护理程序科学管理病人,为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旨在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妇产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成长为爱国敬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妇产科护理的历史和发展

1.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是在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早源于产科护理。自有人类以来,就有专人参与照顾妇女的生育过程,这就是早期的产科护理雏形。

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古医书中就有关于民间对分娩、流产、产科阵痛处理及妊娠诊断方法等描述。我国产科发展历史悠久,公元前1300~前1200年间,甲骨文撰写的卜辞中就有王妃分娩时染病的记载。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于女子成长、发育、月经病、妊娠诊断及相关疾病治疗等妇产科知识。汉代医学家华佗用针刺成功为死胎病人实施引产,用麻沸散为产妇行剖宫产术。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医书,均对妊娠、分娩、难产及妇科病治疗进行了论述。唐朝大中初年(公元8世纪中叶)昝殷所著《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妇产科专著,产科与内科从此分立。宋代陈子明的《妇人大全良方》及清代乾隆御纂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系统详尽地反映了我国当时妇产科学及护理的发展水平。

至近代,分娩场所由家庭转移到医院,一批受过专业训练、具备特殊技能的护理人员参与产科护理工作。当代,我国妇产科护理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和尝试,使我国妇产科护理事业步入了科学的发展轨道,并逐渐与国际妇产科护理接轨。

1988年,张丽珠教授带领团队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使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标志着我国生殖医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进入21世纪,围生医学、妇科诊治技术、助孕技术、妇女保健学发展趋于成熟,2006年,用于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成为人类第一个预防肿瘤的疫苗。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妇产科及其相关领域的快速发展,妇产科护理观念、工作范畴与内涵、执业场所及护理模式也都发生了相应转变,护士要全面评估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对护理对象生育、保健、疾病及康复的影响,重视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提供由医院延伸到社区及家庭的连续、整体护理。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以孕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转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

目前开展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即确定并针对个案、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要及调适,向他们提供具有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尤其强调提供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凝聚力和维护身体安全的母婴照顾,是当代整体化护理的具体体现。其优点是:①有利于建立养育和亲密的家庭关系;②易于完成父母的角色转变;③父母及新生儿之间易建立积极的相互依附关系(亲子关系);④减少并发症。

2. 以人为核心的多学科团队护理 随着妇产科诊疗新技术和胎儿医学的发展,特别是机器人在妇产科的应用,护士将面临迎接诊疗配合的更大挑战。新的妇产科护理模式根本是以人为核心,通过多种途径为护理对象提供更可及、经济与精准的护理;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完成高质量的整体护理,减轻孕产妇及病人的负担;在应对突发重大疫情时,护士将继续发挥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同时借助互联网+护理及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为妇产科护理对象带来更多的的健康服务体验。

3. 以循证护理和价值医学为指导的护理实践 随着医学由传统医学走向循证医学和价值医学,妇产科护理也趋向以循证护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将最佳科学研究的结论与临床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病人需求三者紧密结合,为病人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同时,妇产科护理实践还将体现价值医学的内涵,在循证护理最佳证据基础上,以病人的利益为导向,以最少费用使病人获得最大利益。

4. 以预防为主的女性生命全程健康管理 妇产科护理将围绕全方位干预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因素、维护生命全程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三个方面,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管理。

四、新时代妇产科护士应具备的素养

新时代妇产科护士必须具有正确崇高的政治思想素养、扎实娴熟的专业技术素养、勤奋敬业的职业道德素养、积极健康的心理身体素质和传承创新的文化艺术素养。

首先,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厚植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奉献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第二,具备扎实的妇产科护理专业知识,具有娴熟的妇产科护理操作技能,在岗位上熟练开展整体护理,并配合医师完成对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第三,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德技并修,严守工作岗位,具有强烈的的责任心、同情心,关爱护理对象,帮助她们减轻痛苦、维护健康,重视护理伦理,自觉尊重护理对象的人格,保护护理对象的隐私;同时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实施护理任务,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第四,加强心身修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养成情绪稳定、勇敢坚毅的性格,维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同时加强体格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充沛的体力。第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有不断进取的求知欲,广泛学习语言、哲学、人文医学等知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善于与人合作共事,言谈举止得体,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增强公众信服力,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应对各种挑战,开拓创新,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生涯发展和群体个性化发展能力。科学地组织、有效地实施护理活动,达到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对象满意度的目的,为我国妇产科护理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书  评:
《妇产科护理》紧密结合当前妇产科护理知识的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妇产科护理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共20章,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正常妊娠、分娩妇女的护理、异常妊娠、分娩妇女的护理、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妇科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用诊疗及手术患者的护理、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等内容。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内容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适度体现“校企合作”、“医教协同”的要求,并加入已定论的最新信息和知识。
本书可供卫生职业院校护理、助产及相关医学专业学生使用。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