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 - 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旅游管理类精品教材 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综合改革试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旅游学概论(第二版) 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旅游管理类精品教材 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综合改革试
ISBN:978-7-5680-8103-0 条码:9787568081030
作者: 邓爱民,任斐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2-8 开本:16开
定价: ¥59.80  折扣价:¥56.81
折扣:0.95 节省了2.99元
字数: 494千字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324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25-7-23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根据旅游业发展和理论研究的变化,我们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全书共有14章,内容涵盖旅游、旅游学、旅游业、旅游研究等相关理论与实践。主本次修订本着“体例不变、局部微调”的原则,在保留原版特点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作了改变和提升:对章节进行调整,删除合并内容上有重合的章节;增加各章节的案例,用最新的案例替换掉不具备前沿性的案例;部分章节内容用表格和框架图替代文字内容;增加最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内容,删除已被废除的法律法规条款;统一各章节的体例,各章节结构保持一致。

作者简介:
邓爱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书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长期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科研成果:本人先后在权威期刊《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上发表旅游经济管理理论系列研究成果、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动发展和旅游开发规划等论文多篇。编写出版《旅游资源学》等教材10余部,撰写出版《武汉城市圈旅游联动机制研究》、《武汉乡村旅游开发研究》、《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理论与实务》、《汽车露营地规划与管理》等专著7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丰富旅游管理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理论、区域旅游发展和旅游规划理论、汽车露营地规划与管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并在指导武汉市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武汉城市圈旅游业联动融合发展、旅游景区规划、汽车露营地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章节目录:
01 第一章旅游与旅游学 Chapter 1Tourism and tourism subject第一节旅游定义与相关概念/2 Tourism definition and related concepts第二节旅游及其广义背景/7 Tourism and its general background第三节旅游学研究对象/9 Tourism research object第四节旅游学科框架体系/13 Tourism subject frame system 17 第二章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Chapter 2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第一节旅游产生的条件/18 Tourism conditions第二节中世纪欧洲的旅行发展/20 The development of travel in the Middle Ages第三节产业革命后的旅游发展/22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第四节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25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31 第三章旅游活动 Chapter 3Tourism activities第一节旅游活动的概念/32 The concept of tourism activities第二节旅游活动的类型/35 The type of tourism activities第三节旅游活动的特征/47 The character of tourism activities第四节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51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ourism activities 58 第四章旅游业 Chapter 4Tourism industry目录 第一节旅游业的构成/59 The composition of tourism第二节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60 The na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第三节旅行社业/62 The travel agency industry第四节旅游住宿/68 Tourist accommodation第五节旅游餐饮/72 Tourism catering第六节旅游交通/75 Tourism traffic第七节旅游景区/77 Scenic spots第八节旅游娱乐/80 Tourism entertainment第九节旅游购物/82 Tourism shopping 87 第五章旅游资源 Chapter 5Tourism resources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述/88 The concept of tourism resources 第二节旅游资源分类/90 Tourism resources classification第三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98 Tourism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第四节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100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109 第六章旅游产品 Chapter 6Tourism products第一节旅游产品概述/110 Tourism product overview第二节旅游产品开发概述/122 Overview of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第三节旅游线路设计/130 Tourism route design 138 第七章旅游市场 Chapter 7Tourism market第一节旅游市场概述/139 Overview of tourism market第二节旅游市场细分/143 Tourism market segmentation第三节全球旅游市场/147 The global tourism market第四节中国旅游市场/150 Chinese tourism market第五节旅游市场营销/153 Tourism marketing 163 第八章旅游形象 Chapter 8Tourism image第一节旅游形象的概念及特点/164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mage第二节旅游形象定位/166 Tourism image positioning第三节旅游形象设计/168 Tourism image design第四节旅游形象营销/172 Tourism image marketing 183 第九章旅游影响 Chapter 9Tourism impact第一节旅游对经济的影响/184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第二节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190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ulture of tourism第三节旅游的环境影响/195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ourism第四节旅游可持续发展/198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6 第十章旅游行业组织 Chapter 10Tourism organizations第一节旅游组织及其职能/207 Tourism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functions第二节国际旅游组织/209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organization第三节我国旅游组织/214 Tourism organization in China第四节旅游政策/220 Tourism policy 226 第十一章旅游行业管理 Chapter 11Travel industry management第一节旅游行业管理概述/227 Overview of travel industry management第二节旅游信息化管理/229 Tourism information management第三节旅游标准化管理/232 Tourism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第四节旅游行业管理体制/235 Travel industry management system 239 第十二章旅游政策法规 Chapter 12Tourism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第一节旅游政策与法规概述/240 Overview of tourism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第二节解读《旅游法》/244 Analysis of “tourism law”第三节旅行社法规/247 Travel agency regulations第四节导游人员法规/250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our guides第五节旅游饭店法规/252 Hotel regulations第六节旅游安全法规/254 Tourism safety regulations第七节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法规/257 Tourist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law 262 第十三章旅游发展模式与趋势 Chapter 13Tourism development modes and trends第一节旅游发展模式/263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s第二节世界旅游发展趋势/265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world tourism第三节中国旅游发展趋势/268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tendency 275 第十四章旅游行业前沿 Chapter 14Forefront of tourism industry第一节全域旅游/276 Global tourism第二节智慧旅游/280 Smart tourism第三节低碳旅游/282 Lowcarbon tourism第四节文明旅游/286 Civilized tourism第五节红色旅游/289 Red tourism 295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299 学生自主学习材料目录
精彩片段:
2018年至2021年,中国旅游业经历了诸多难忘的时刻。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将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不再保留国家旅游局。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意味着旅游行政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意味着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这一年,旅游行业紧随国家领导部门指引,开展文旅融合产业,为旅游景区添加文化内涵,以文化拓展旅游经济发展空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品质旅游发展,在不断增强民众对旅游的获得感的同时,使国内旅游总收入也再创新高。然而,2019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我国乃至全球旅游业进入寒冬,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都受到颠覆性的影响,如何摆脱疫情常态化的困境,成为2021年及今后一段时间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已走过40余年的历程,“旅游学概论”作为旅游学科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主要以国内外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系统阐释旅游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它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系统地接受旅游学科基础知识,宏观地认识和把握旅游活动,全面地了解旅游行业,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重要课程。因此,在本书首次出版之后的第三年,我们本着紧跟时代和行业的变化与发展的主旨,对本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本次修订坚持“体例不变、局部微调”的原则,在保留原版特点的基础上,依据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增加了更多贴近实际的内容,并且增加了一部分新的知识和案例。本书发行3年以来,得到不少师生的喜爱,修订之后的版本保留了原版的优点,同时较之以前结构更合理,内容更丰富,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前沿趋势和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理论部分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教师课堂授课,修订后的版本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图片、表格和有趣的小资料等,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有助于学生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有助于教师丰富课堂授课的方法和形式。
本书由邓爱民、任斐主编。各章的编写分工如下:第1章、第2章由孟秋莉编写;第3章、第10章由邓爱民、任斐、张兰编写;第4章、第11章由任斐和李慧编写;第5章、第14章由邓爱民和桂橙林编写;第6章、第7章由邓爱民和祝小林编写;第8章、第9章由王建芹编写;第12章、第13章由任斐和张馨方编写。再版的修订工作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邓爱民教授拟订方案及统稿校对,由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任斐老师负责全部章节内容的修改、替换及更新工作。
感谢为本书编写提供文献参考和各种帮助的专家学者以及出版社工作人员。本书作为教学与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难免有不当之处,欢迎广大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书  评:
在本书首次出版之后的第三年,我们本着紧跟时代和行业的变化与发展的主旨,对本书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本次修订坚持“体例不变、局部微调”的原则,在保留原版特点的基础上,依据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增加了更多贴近实际的内容,并且增加了一部分新的知识和案例。本书发行3年以来,得到不少师生的喜爱,修订之后的版本保留了原版的优点,同时较之以前结构更合理,内容更丰富,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前沿趋势和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理论部分内容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教师课堂授课,修订后的版本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图片、表格和有趣的小资料等,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有助于学生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有助于教师丰富课堂授课的方法和形式。同时本书配套立体化的教学计划书、教学大纲、试题库、案例库等资源;配套线上线下教学师资研修班。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