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中国教育经典名著导读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中国教育经典名著导读 (新编21世纪教育学系列教材)
ISBN:978-7-300-34156-9 条码:
作者: 刘良华  相关图书 装订:
印次:1-1 开本:16
定价: ¥58.00  折扣价:¥52.20
折扣:0.90 节省了5.8元
字数: 21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341569 每包册数: 7
出版日期: 2025-09-01
入选重点出版项目: 获奖信息: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中国教育经典名著导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共十七章。
导言讨论解读教育名著的三个步骤:一是直接面向名著本身,但读不懂时不要硬读;二是成为阅读的主体,带着自己的观点与名著对话;三是回到名著本身,以写带读。
第一个部分包括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讨论“经学课程”,含《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解读。
第二个部分包括第六章至第九章,重点讨论“四书课程”,含《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解读。
第三个部分是墨家、法家与道家的反思,包括第十章至第十六章,重点解读墨家教育名著(《墨子》)、法家教育名著(《管子》《 商君书》《 韩非子》)与道家教育名著(《 黄帝内经》《老子》《庄子》)。
第十七章讨论儒家如何汲取道家、法家和佛家的教育智慧,实现“从儒家到新儒家”的转换。
本书重点解读“四书五经”的教育智慧,以便读者了解和理解中国教育经典名著的基本内容、历史价值和文化地位。本书之所以确定以“四书五经”为主,是因为“四书五经”长期作为中国学人的主流课程,“四书五经”的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如果说哲学就是哲学史,那么,本书貌似“中国教育经典名著解读”,实乃“中国教育哲学”。

作者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研究领域为:家庭教育学、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论。已出版《家庭教育学》《教育哲学》《兴发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叙事教育学》《教师专业成长》《校本行动研究》《西方哲学》等八部专著。

章节目录:
导言 如何解读教育名著
一、直接面向名著本身,读不懂时不要硬读
二、成为阅读的主体,与名著对话
三、回到名著本身,以写带读
第一篇 中国经学
第一章《诗经》的情感教育
一、恋爱诗
二、婚姻诗
三、离愁诗
第二章《尚书》的德主刑辅
一、尧舜与孝悌之爱
二、大禹与精一执中
三、《洪范》与权力限制
第三章《礼记》的礼教
一、社会教育之礼
二、政治教育之礼
三、教学之礼
第四章《易经》的阴阳哲学
一、阴阳思维与刚柔精神
二、易简思维与转化精神
三、时间思维与变易精神
第五章《春秋》的微言大义
一、《春秋》大义与《春秋公羊传》
二、大一统与董氏春秋学
三、三世说与董氏春秋学、康氏春秋学
第二篇 四书课程
第六章《论语》的教诲
一、《论语》的结构
二、《论语》的三成四德
三、《论语》的为政与为学
第七章《孟子》的心学
一、义利之辨与保民而王
二、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三、性善论与求其放心
第八章《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一、三纲领
二、八条目
三、知止与静得
第九章《中庸》的天道与人道
一、天命、率性与修道
二、中庸之道:三达德
三、诚明之道:尊德性而道问学
第三篇 墨家、法家与道家的反思
第十章《墨子》的功利主义
一、为“交相利”而“兼相爱”
二、节用、节葬与非乐
三、法仪、尚贤与明鬼
第十一章《管子》的礼法并用
一、《牧民》之道
二、《形势》之势
三、《权修》之礼法兼用
第十二章《商君书》的奖励农战
一、农战与法制
二、重刑厚赏
三、定分明法
第十三章《韩非子》的法术势
一、抱“法”处势
二、抱法处“势”
三、治国之“术”
第十四章《黄帝内经》的道法自然
一、天人相应
二、阴阳五行
三、藏象理论
第十五章《老子》的不智不仁不敢
一、道家三宝
二、道经:名可名,非常名
三、德经:反者道之动
第十六章《庄子》的内圣外王
一、内圣学
二、人间世
三、外王学
第十七章从儒家到新儒家
一、孟荀之争
二、朱陆之争
三、古今之争
后记

精彩片段:
一、直接面向名著本身,读不懂时不要硬读
阅读名著的第一步是直接面向名著本身。通过阅读,跟名著建立关系,熟悉名著的基本信息,比如主题、目录、结构、前言、后记以及整体设计感等。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一本书的一般方法是关注这本书的目录、前言、后记。也可以尝试阅读第一章、最后一章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任何一个部分。但最好不要一开始就从头到尾、逐行逐章、埋头阅读。
不过,直接面向名著本身往往只能获得有关这本名著的基本信息,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初窥堂奥。休闲阅读可以一目十行,随便翻翻,但是,经典名著需要品读和探究。更重要的是,真正的经典名著是一般人无法轻易读懂的。某些名著表面上看浅显易懂,实际上却隐含了作者的“微言大义”甚至“暗藏玄机”。不少古典名著甚至刻意区分了写作对象,采用了“隐微写作”的艺术。
叔本华说:“没有什么比阅读古老的经典作品更能使我们神清气爽的了。只要随便拿起任何一部这样的经典作品,读上哪怕是半个小时,整个人马上就会感觉耳目一新,身心放松、舒畅,精神也得到了纯净、升华和加强,感觉就犹如畅饮了山涧岩泉。”但是,并非所有名著都会让读者“马上就会感觉耳目一新”,也并非所有人都有叔本华的灵气和才情。
因此,阅读名著的可取姿态是:可以直接面向名著本身,但不要期望马上就能读懂。读不懂时,不要硬读。最好为自己寻找一个有品位的精神导师,跟随这个精神导师去理解名著背后的“隐微教诲”。经典名著是矗立在你面前的一个巨人。初学者需要对经典名著式的巨人保持必要的敬畏感,不要轻易想象自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名著导读的作用就是为你提供一座楼梯,帮助你建立阅读的视角,帮助你形成阅读的前见或主见。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