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与经济增长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内容简介: |
是什么在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还是背后隐藏的更深层的经济规律?《发明与经济增长》一书从一个根本性问题出发,试图揭开人类凭借技术利用自然背后的奥秘。
本书通过严谨的分析指出,发明既非偶然的灵感进发,也非单纯的知识积累产物,而是深植于社会经济需求的土壤之中。作者挑战了传统观点,论证了市场规模和需求变化--而不仅仅是技术知识的供给一才是影响发明速度和方向的更关键因素。书中通过对专利数据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可能发明”与“理想发明”如何在社会选择中交汇,并总结出发明产生的六个关键步骤。
这一研究不仅颠覆了对技术创新的传统认知,更为理解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制定有效的创新政策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任何对技术进步和人类发展命运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从这部作品中获得重要启示。
|
作者简介: |
雅各布·施穆克勒(1918—1967年)
20世纪美国最具洞察力的创新经济学先驱之一。这位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以实证研究方法革新了技术创新理论,其著作《发明与经济增长》被誉为该领域的里程碑式作品。他通过系统分析数十万项专利数据,首次实证了市场需求对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影响,打破了“科学发现必然引领技术突破”的传统认知。施穆克勒提出的“创新双刃理论”强调供给(知识基础)与需求(市场拉动)如同剪刀的双刃般缺一不可,为当代创新政策制定提供了关键理论框架。其研究成果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库兹涅茨誉为“打开了技术创新的黑箱”,直接影响了后来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尽管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学术遗产持续滋养着创新经济学、科技政策与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问题的设定
一、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二、发明与技术进步
三、发明的起因
第二章 专利统计
一、专利统计数据与重要发明
二、本研究使用的数据
三、问题的解读
四、未获专利的发明
五、对个人及企业的专利授予趋势
六、从经验发明走向科学发明的趋势及专利统计
七、专利申请和技术工作者数量的变化
八、专利与研发支出的比较
九、商业应用和专利发明的价值
十、总结和结论
第三章 智力刺激的作用
一、两种假设和相关问题
二、作为刺激因素的科学发现
三、作为刺激因素的重要发明
第四章 重要发明驱动后续发明涌现
第五章 生产力进步: 供需问题?
第六章 发明数量由市场规模决定——时间序列证据
一、调查历程简述
二、这一关系的可能解释
三、时间序列的证据
四、关于重要发明作用的简要再思考
第七章 发明数量由市场规模决定——横截面证据
一、发明和投资
二、专利与增值
三、总结、结论与局限性
第八章 发明的源泉和不断变化的知识状态
第九章 需求对消费品发明的作用
第十章 关于个人发明的“必然性”
第十一章 概述与结论
一、问题的设定
二、所用的数据
三、智力刺激的作用
四、重要发明的应用作为进一步发明的原因
五、生产力的进步:供求关系?
六、发明数量和市场范围
七、对关系的解释
八、作为经济变量的技术变革
九、按用途分类的发明vs.按理论相干领域分类的发明
十、消费品发明
十一、进一步的启示
附录A 统计附录
附录B 过去和现在的发明者
附录C 铁路行业的重要发明
附录D 农业的重要机械发明
附录E 炼油行业的重要发明
附录F 造纸行业的重要发明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