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研究
|
ISBN: | 978-7-300-34038-8 |
条码: | |
作者: |
宋歌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印次: | 1-1 |
开本: | 异16 |
定价: |
¥79.00
折扣价:¥71.10
折扣:0.90
节省了7.9元
|
字数: |
200千字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50页
|
发行编号: | 340388 |
每包册数: |
11
|
出版日期: |
2025-08-31 |
入选重点出版项目: |
|
获奖信息: |
|
|
内容简介: |
本书对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概念、构成、形成、价值取向、现实问题、强化路径展开了系统思考和分析论证,实现了对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系统性、整体化和立体式研究。本书挖掘了责任意识背后的哲学问题,探讨了它的前提性、内在性、基础性问题,并将其与现实性问题结合起来,阐述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拓展了责任意识的基础理论研究,并能为强化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全面深化政府治理改革提供理论参考,进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思考。
|
作者简介: |
宋歌,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预聘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与国家治理研究、领导哲学。主持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启动计划”项目1项。在《红旗文稿》《人民论坛》《理论视野》《学习时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
|
章节目录: |
导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构想 第一章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概述 第一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概念 第二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特性 第三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功能 第四节 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其他意识 第二章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构成 第一节 知:责任认知 第二节 情:责任情感 第三节 意:责任意志 第四节 知情意在责任意识中的对立统一 第三章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形成 第一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形成的必然逻辑 第二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形成的过程 第三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形成的综合驱动 第四章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价值目标 第二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价值原则 第三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价值标准 第五章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表现 第二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问题的原因分析:主观层面 第三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层面 第四节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问题的原因分析:文化层面 第六章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强化路径 第一节 强化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总体思路 第二节 强化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自我修养 第三节 强化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制度建设 第四节 强化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精彩片段: |
增强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责到位、建设责任政府、全面深化政府治理改革,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责任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政府行政人员在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亟待我们深化相关研究,从而为强化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为拓展责任意识的相关研究贡献力量,为其他学科的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政府要想成为责任政府,就需要每一个行政人员都具有自觉的责任意识。那么,什么是责任意识,责任意识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责任意识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责任意识形成的客观因素和主体修养如何互动共振,政府行政人员在责任意识方面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我们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增强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推进责任政府建设、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还是对于细化相关学科研究、丰富相关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责任和责任意识,是法学、伦理学、行政学、管理学、管理哲学等诸多学科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因此,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了丰富资料和重要启迪。然而,把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进行系统研究,这还是第一次。本书运用文献研究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规范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对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方方面面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探索,试图提供一套有关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理论建构,丰富迄今为止的责任意识研究成果,并为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责任意识是政府行政人员对于责任及责任履行的主体意识活动和主体意识状态。从结构上看,责任意识是责任认知、责任情感和责任意志的统一,三者相互区别,时常存在互不协调和相互冲突的情况,但它们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构成责任意识的统一体并推动着责任意识的优化。责任意识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公共性、价值取向性和个体差异性的鲜明特点,对政府行政人员的履责行为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约束功能、刺激功能和评价功能。责任意识与政治意识、宗旨意识、法治意识和廉政意识密切相关,存在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它们对责任意识的形成、保持和优化有重要的影响。 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是怎么形成的,或者说,责任意识是在什么样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下形成的?这个问题无疑是责任意识研究的一个重点。本书提出,责任意识的形成客观上缘于岗位角色、公共权力取向和政府职能要求,主观上则取决于政府行政人员能否内化责任要求、树立行政良心和追求行政价值,而这一过程同样离不开综合驱动的作用,即社会期待的驱动、外部监督的驱动和行政文明的驱动。责任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明确的价值意蕴:价值目标是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和人民幸福,价值原则是公正、诚信、高效,价值标准是合情、合理、合法,并要求三者的统一。 眼观现实,我国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越来越强,履责成效也越来越好。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政府行政人员在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主要表现为:敷衍了事、应付责任,不负责任、推卸责任,拈轻怕重、逃避责任,选择性履行、歪曲责任。究其原因,既有政府行政人员主观层面的,例如主体认识错误、主体价值观偏差、主体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也有制度层面的,如制度漏洞、制度执行不力和监督不足;还有文化层面的,例如责任伦理教育不足、传统行政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解决这些问题,强化责任意识,需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知与行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总体思路。在这个总体思路下,从自我修养、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同时着力:在自我修养上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制度建设上,完善责任评价与考核制度,健全责任监督制度,优化行政问责制度,构建责任激励制度;在文化建设上,加强伦理教育,优化行政文化,改善社会氛围和道德环境。 政府行政人员责任意识的确立和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责任意识的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随着研究的深入及其与实践的结合,日益增强的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必将转化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的职业意识。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