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师的教育智慧与实践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中国古代教师的教育智慧与实践
|
ISBN: | 9787564964436 |
条码: | |
作者: |
屈博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45.00
折扣价:¥42.75
折扣:0.95
节省了2.25元
|
字数: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25-09-01 |
入选重点出版项目: |
|
获奖信息: |
|
|
内容简介: |
中国古代的教师群体,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他们是知识 分子、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多重身份的汇集,使得他们的教育智慧具有复杂性、深邃性与普适性。 因为知识源于实践,所以教育活动中的知识传授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这种实践活动能够生发出具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智慧。 亚里士多德在《善与恶》中指出:“实践智慧在于深思熟虑,判断善恶以及生活中一切应选择或该避免的东西,很好地运用存在于我们之中的一切善的事物,正确地进行社会交往,洞察良机,机敏地使 用言辞和行为,拥有一切有用的经验。 记忆、经验和机敏,它们全都或源于实践智慧,或伴随着实践智慧。”因此,对“善”的践行与追求,成为中国古代教师群体生成教育智慧的不竭动力。 在中国教育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许多杰出的教师不仅是教育理论的构建者,也是教育实践的先行者。 他们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实践中孕育出众多智慧,推动教育思想的更新与发展。 本书以中国古代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共选取35位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师,从人性、德育、教学等视角出发,探讨其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所形成的教育智慧,以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运用。章节主要分为先秦、两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五个篇目,每篇下设5-9节。先秦篇主要有老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两汉篇主要有贾谊、韩婴、董仲舒、扬雄、郑玄、王充,隋唐篇主要有王通、孔颖达、韩愈、李翱、柳宗元,两宋篇主要有胡瑗、周敦颐、张载、二程、胡宏、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明清篇主要有王守仁、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阮元。 本书从“人性”角度出发,探讨教育问题与教育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意义。思考与解读方式更加适用于教学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可面向普通大众阅读与学习。
|
作者简介: |
屈博,教育学博士,江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教育、教育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每天学一点教育史》,入选“2023年度《中国教师报》教师喜爱的100本书”。
|
章节目录: |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