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熟食动物:烹饪与人类演化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熟食动物:烹饪与人类演化
ISBN:978-7-300-34434-8 条码:
作者: [美]理查德·兰厄姆  相关图书 装订:0
印次:1-1 开本:0
定价: ¥69.00  折扣价:¥62.10
折扣:0.90 节省了6.9元
字数: 250千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数: 350页
出版日期: 2025-11-01 每包册数: 10
国家规划教材: 省部级规划教材:
入选重点出版项目: 获奖信息: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自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问世以来,我们一直将人类的演化与全球扩散视为智慧与适应力的结果。然而,著名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兰厄姆却在《熟食动物》一书提出了另一种惊人的观点:我们的成功演化其实是烹饪的功劳。他在这套论述人类起源的开创性理论中证明,人类演化的关键因素在于由吃生食改为吃熟食。在我们的古人类祖先开始烹饪食物后,人类的消化道便不断缩短,脑部则变得越来越大。原本花在咀嚼坚韧生食上的时间,此时可以用于狩猎或照料营地。同时,烹饪成为配偶关系与婚姻的基础,创造了家庭,甚至造成了劳动性别分工。简而言之,在我们的祖先学会用火之后,人类才算真正诞生。

本书探讨了祖先饮食对当代世界的影响,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让我们思考人类如何演变成今天这种具有社会性与智慧的有性物种。这套独辟蹊径的人类演化新理论必将引发争议,并吸引每一位有意探究我们的远古起源或现代饮食习惯的读者。

作者简介:
理查德·兰厄姆(Richard Wrangham)

著名动物学家和演化人类学家,哈佛大学Ruth B. Moore生物人类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

兰厄姆是国际知名的野生黑猩猩研究专家,在动物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社会与政治行为演化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贡献。除了本书,他还著有《人性悖论:人类进化中的美德与暴力》《恶魔般的雄性:类人猿与人类暴力的起源》等。

章节目录:
引 言 烹饪假说 

第一章 对生食者的研究 

第二章 烹饪者的身体

第三章 烹饪的能量理论

第四章 烹饪初启之时

第五章 塑造头脑的食物

第六章 烹饪解放人类

第七章 婚姻中的烹饪者

第八章 烹饪者之旅

尾 声 博学的烹饪者

致 谢 

注 释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一部研究充分、文笔出色的著作,有力地填补了人类演化起源中的一段空白。

——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社会生物学之父,美国科学院院士



烹饪彻底改变了人类,使我们来到地面生活、形成更大的脑部与更小的口腔,还为两性创制了专门的角色——这一新奇的观点,经理查德·兰厄姆之手具备了极强的说服力。为此,他运用了来自黑猩猩、化石、食品实验室和营养学家的证据。如今的演化领域很少出现重大的新思想,但兰厄姆的理论是其中之一。

——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著名科普作家,《理性乐观派》《基因组》作者



《熟食动物》的论证充分可信,有力的解释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重要著作。

——迈克尔·波伦(Michael Pollan),著名饮食作家,《杂食者的两难》《植物的欲望》作者



从来没有一部著作如此强调用火加工食物对人类宏观和微观演化的直接作用。“烹饪说”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演化动因分析中,仍存在许多争议和未解之谜。本书不仅包含丰富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案例,还融合了灵长类多视角比较内容,极大地提升了其知识性和可读性,进而引导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人类演化的历程。——李法军,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食物实际上是环境中对人类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人类不断改善环境从而活得更好,而烹饪就是这些改善之一。《熟食动物》让我们从演化中认识到这一改善过程的真实意义和多样性,也揭示了饮食健康的底层逻辑,因而对于现代生活也有重要指导意义。——李辉,复旦大学人类学教授

兰厄姆将人类学、生物学、化学、社会学和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与理论融为一体,做出了连贯且令人信服的论述。——《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熟食动物》是一部语言朴实却极具吸引力的科学著作,提出了一套人类演化的新理论……这套理论,连达尔文(以及其他人)都未曾发现。——《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