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NPD:如何识别和应对身边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远离NPD:如何识别和应对身边的自恋型人格障碍
|
| ISBN: | 978-7-300-34504-8 |
条码: | |
| 作者: |
[美]桑迪·霍奇基斯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 |
| 印次: | 1-1 |
开本: | 大32 |
| 定价: |
¥69.90
折扣价:¥62.91
折扣:0.90
节省了6.99元
|
字数: |
150千字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36页
|
| 出版日期: |
2026-01-01 |
每包册数: |
|
| 国家规划教材: |
|
省部级规划教材: |
|
| 入选重点出版项目: |
|
获奖信息: |
|
|
|
| 内容简介: |
从羞耻感丧失、异想天开到权力欲爆棚、界限模糊,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其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但在这种自大背后,自恋者体验到的却是一种脆弱的低自尊。 本书系统解析了NPD的核心特征、形成根源、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及应对策略,并深度剖析了自恋者的“七宗罪”: ◎ 羞耻感的丧失——看上去寡廉鲜耻、过于自信、超级冷漠,其实却是玻璃心; ◎ 异想天开——活在自导自演的幻境中,缺点都是别人的,自己永远闪亮动人; ◎ 傲慢——我是最优秀的,比你们都优秀,天哪,我怎么那么优秀; ◎ 妒忌——谁说我妒忌了,那个谁谁谁有什么了不起的; ◎ 权力感——我应该得到特殊的关照,毕竟我如此与众不同; ◎ 利用——如果你对我没有用,那我还要你做什么; ◎ 糟糕的界限——我们都这么亲密了,为什么还要敲门。 本书精准定位NPD扭曲现实、操控他人的底层逻辑,并追溯源头,指出幼儿期自恋发展受阻可能致病,自恋狂父母的不当养育会导致“自恋遗传”,使孩子困于幼稚自恋的状态。 另外,书中还揭示了NPD对人际关系、职场及家庭的侵蚀,强调自我保护与人文重建,既为受害者提供自救工具,也呼吁社会反思对病态自恋的纵容,倡导以真实自尊取代虚妄的自我膨胀,启发社会对健康自恋与病态自恋的深刻反省。
|
| 作者简介: |
[美]桑迪·霍奇基斯(Sandy Hotchkiss) 持证临床社工,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帕萨迪那市拥有自己的私人诊所,主要在个人、夫妻和家庭方面提供心理治疗。她是加州临床社工协会的积极分子,并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社工方面的硕士课程。
|
| 章节目录: |
第一部分:自恋狂的七宗罪 第1章 “我没错,错的是世界”:羞耻感丧失 /3 第2章 被滤镜喂大的“幻觉式人生”:自恋狂的异想天开 /9 第3章 “你也配和我说话?”:不可一世的狂妄 /14 第4章 “见不得别人好”综合征:不可遏制的妒忌之火 /19 第5章 “所有人都应该服从我”:权力感爆棚 /24 第6章 “吸血式社交”: 时时刻刻都在算计与利用 /29 第7章 “我都是为你好”:打着“关心”的旗号不断越界 /34 第二部分:揭开自恋狂的面纱 第8章 “宝宝最大”:被困在儿时的自恋期 /43 第9章 自恋狂父母:来自原生家庭的“自恋遗传” /56 第三部分:与自恋狂和谐相处的共生策略 第10章 策略1. 认清NPD的套路:通过时而贬低、时而夸赞来操控他人 /71 第11章 策略2. 认清现实:一味地满足自恋狂只会让其更加贪得无厌 /79 第12章 策略3. 识别NPD的最大线索:那些不断破坏边界的“自来熟”行为 /85 第13章 策略4. 不给NPD可乘之机:远离“单方面付出”的消耗型关系 /91 第四部分:识别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那些自恋狂 第14章 青春期自恋:无敌神话与个人神话打造出来的“熊孩子”们 /99 第15章 自恋狂与成瘾者的通病:妄自尊大与全能感 /119 第16章 恋爱中的操控者:崇拜与贬低并施,让爱人成为附庸者 /133 第17章 NPD掌权者: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157 第18章 当自恋狂老去:用原始性妒忌和防御性贬低来维护日渐失去的优越感 /179 第五部分:自恋时代,唯有你能阻止自恋 第19章 在虚假与幻想泛滥的自恋社会中更好地生存 /197 第20章 杜绝七种错误的养育态度,才能养出不自恋的孩子 /207
|
| 精彩片段: |
|
|
| 书 评: |
|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