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嗜极微生物 - 研究生教学用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嗜极微生物 研究生教学用书
ISBN:7-307-04176-6 条码:
作者: 曹军卫、沈萍、李朝阳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15.00  折扣价:¥12.75
折扣:0.85 节省了2.25元
字数: 279千字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Q78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4-1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在极端环境下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的生理、生化机制,并预测了嗜极微生物的经济利用潜力。全书共分7章,分别为嗜盐微生物、嗜碱微生物、嗜酸微生物、嗜热微生物、嗜冷微生物、嗜压微生物等等。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前 言

1 嗜盐微生物
1.1 超盐环境
1.2 嗜盐生物的分类和生态学
1.3 对高盐环境的适应机制
1.4 嗜盐微生物的生理学特征
1.5 嗜盐菌细胞中酶的盐适应性
1.6 生物技术潜力
1.7 遗传系统
参考文献


2 嗜碱微生物
2.1 嗜碱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2.2 嗜碱微生物的生理学
2.2.1 胞内pH值
2.2.2 Na+离子和膜运输
2.2.3 嗜碱微生物的细胞壁
2.3 嗜碱微生物的生物能力学
2.3.1 pH衡稳:主要的生物学和生物能力学问题
2.3.2 与Na+偶联的生物能力学做功:运输体系和运动
2.3.3 第二个生物能力学问题:氧化磷酸化
2.4 嗜碱微生物的遗传学
2.4.1 嗜碱微生物的遗传学研究
2.4.2 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2.5 嗜碱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
2.5.1 胞外酶的工业应用
2.5.2 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2.5.3 在基因工程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3 嗜酸微生物
3.1 嗜酸真核微生物
3.2 无机化能营养型嗜温嗜酸微生物
3.3 混合营养和异养的嗜温嗜酸菌
3.4 中度嗜热嗜酸微生物
3.5 嗜热嗜酸微生物
3.6 在酸性环境中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3.7 新的嗜酸菌、酸稳定蛋白质和基因转移体系
参考文献


4 嗜热微生物
4.1 嗜热微生物的分离
4.2 嗜热微生物的分类
4.3 生 理 学
4.3.1 极端嗜热微生物
4.3.2 中度嗜酸和嗜中性嗜热微生物
4.4 嗜热微生物热稳定的生物化学原理
4.4.1 细胞壁结构
4.4.2 脂类
4.4.3 DNA中GC含量和特性
4.4.4 蛋白质和酶的热稳定性
4.4.5 DNA复制机理
4.5 嗜高温酶
4.5.1 稳定的天然结构
4.5.2 促进热稳定的因素
4.6 热休克蛋白
4.7 核 酸
4.8 嗜热菌的耐热性和嗜热性
4.9 嗜热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
4.9.1 嗜热微生物生物技术工艺的特点
4.9.2 嗜热古细菌的生物技术
4.9.3 嗜热真细菌的生物技术
4.9.4 厌气嗜热真细菌的生物技术
参考文献


5 嗜冷微生物
5.1 嗜冷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5.1.1 嗜冷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5.1.2 在人为环境中的嗜冷微生物
5.1.3 嗜冷微生物的分离
5.2 嗜冷微生物的生理学及其冷适应机制
5.2.1 低温生长特性
5.2.2 脂类组分的适应性
5.2.3 蛋白质的稳定性和酶活性
5.2.4 核糖体的稳定性
5.2.4 蛋白质的周转
5.3 嗜冷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
5.3.1 脂类去饱和酶基因的分离
5.3.2 冷休克和冷适应蛋白质
5.3.3 遗传学研究
5.4 应用前景
5.4.1 环境保护方面
5.4.2 食品及日化方面
5.4.3 医药及其他方面
5.4.4 冰核活性
参考文献


6 嗜压微生物
6.1 深海栖息者的多样性
6.2 嗜压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6.2.1 没有压力变化或等压
6.2.2 没有温度变化或等温
6.2.3 保持黑暗
6.2.4 没有污染
6.3 嗜压细菌
6.3.1 pTk曲线
6.3.2 系统命名法
6.3.3 深海中的嗜压-嗜冷细菌的特征
6.3.4 嗜压-嗜热微生物
6.4 细菌适应极端压力的机制
6.4.1 膜结构和功能
6.4.2 染色体复制和细胞分裂
6.4.3 转录
6.4.4 翻译
6.4.5 蛋白质结构
6.4.6 DNA结构
6.5 嗜压微生物的生物技术应用潜力
6.5.1 压力对蛋白质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
6.5.2 分子识别
6.5.3 压力调控的基因表达
参考文献


7 嗜极菌和古细菌的能力学问题:Na+循环在能量
传递中的作用
7.1 导 言
7.2 能量传导可以H+和Na+同时作为耦联离子
7.3 在细菌和古细菌中初级和次级Na+运输体系
7.3.1 与氧化还原连接的Na+泵
7.3.2 泵Na+的ATPase和△S驱动的ATP合成
7.3.3 通过膜结合脱羧酶逐出Na+
7.3.4 次级Na+耦联运输体系
7.3.5 Na+/H+反向载体
7.3.6 运动
7.4 Na+迁移的分子基础
7.4.1 离子衡稳
7.4.2 pH衡稳
7.4.3 Na+的衡稳
7.5 嗜极菌的生物能力学和离子衡稳
7.5.1 嗜酸菌
7.5.2 嗜碱菌
7.5.3 嗜盐菌
7.5.4 耐盐、耐碱和海洋细菌
7.5.5 嗜压菌
7.5.6 嗜冷菌
7.5.7 嗜热菌
7.6 嗜极菌中Na+-耦联能量传递的优缺点
7.6.1 除嗜热菌以外的嗜极菌
7.6.2 嗜热菌
参考文献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