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会计学(第2版) - MBA工商管理系列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会计学(第2版) MBA工商管理系列
ISBN:7-5623-1739-9 条码:
作者: 马良渝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33.00  折扣价:¥31.35
折扣:0.95 节省了1.65元
字数: 536千字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362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5-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财政部《2001企业会计制度》和1997年以后新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为基础,以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先进会计学教材为参照,全面介绍了会计基本理论、会计要素、会计循环、会计报表、财务分析及预测。在内容选取上力求会计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注重可操作性。在融合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全部内容的同时去粗存精,精心编排。本书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叙述深入浅出、案例丰富。
本书可作为工商管理硕士MBA、经管类硕士和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大专和各类在职人员学习会计学和新会计制度的培训教材。对自学会计知识的在职人员也是一本较好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会计的定义及职能
1.1.1 会计的定义
1.1.2 会计的职能
1.1.3 会计的作用
1.2 会计对象、会计报告和会计要素
1.2.1 会计对象
1.2.2会计报告
1.2.3 会计要素
1.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3.1 会计主体
1.3.2 持续经营
1.3.3 会计分期
1.3.4 货币计量
1.4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1.4.1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1.4.2 总体性要求的原则
1.4.3 会计核算方法
1.5 会计法规
1.5.1 会计法规概述
1.5.2 会计法
1.5.3 会计准则
1.5.4 会计制度
第2章 会计科目和复式记账
2.1 会计恒等式
2.1.1 资产权益等式
2.1.2 收益等式
2.1.3 广义的会计恒等式
2.2.2 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2.2.3 会计科目的设置
2.3 账户
2.3.1 账户的定义
2.3.2 账户的结构
2.3.3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2.4 复式记账
2.4.1 复式记账法
2.4.2 记账符号和借贷记账法
2.4.3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2.4.4 发生额和余额
2.4.5 记账规则
2.4.6 试算平衡公式
2.5 借贷记账法的简单应用
第3章 会计凭证和账簿
3.1 会计凭证
3.1.1 会计凭证的定义
3. 1.2 会计凭证的意义
3.1.3 会计凭证的种类
3.2 原始凭证
3.2.1 外来原始凭证
3.2.2 自制原始凭证
3.2.3 原始凭证的其他分类
3.2.4 原始凭证的要素
3。2.5 原始凭证的审核
3.3 记账凭证
3.3.1 记账凭证的分类
3.3.2 记账凭证的要素
3.3.3 记账凭证的审核
3.4 会计账簿
3.4.1 账簿的定义
3.4.2 账簿的分类
3.4.3 账簿的意义
3.5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3.5.1 账簿的基本结构
3.5.2 日{己账簿的设置和登{己
3.5.3 明细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3.5.4 总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3.5.5 备查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3.5.6 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
3.5.7 会计账簿的保管
第4章 货币资金
4.1 货币资金概述
4.1.1 货币资金的涵义
4.1.2 货币资金的管理
4.2 现金
4.2.1 现金的核算
4.2.2 现金的登记
4.2.3 现金的清查
4.2.4 现金的管理
4.3 银行存款
4.3.1 银行存款的核算
4.3.2银行存款的登记
4.3.3 银行存款的清查
4.3.4 银行存款的管理
4.4 银行结算方式
4.4.1 支票
4.4.2 汇兑
4.4.3 委托收款
4.4.4 银行本票
4.4.5 银行汇票
4.4.6 商业汇票
4.4.7 异地托收承付
4.5 其他货币资金
4.5.1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范围
4.5.2 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4.5.3 其他货币资金的清查
第5章 应收款项
5.1 应收账款
5.1.1 应收账款的概念
5.1.2 应收账款的确认时间
5.1.3 应收账款的核算
5.2 坏账
5.2.1 坏账的产生
5.2.2 坏账的核算
5.3 应收票据
5.3.1 应收票据的概念
5.3.2 应收票据的核算
5.4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5.4.1 预付账款的核算
5.4.2 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5.4.3 备用金的核算
第6章 存货
6.1 存货概述
6.1.1 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6.1.2 存货核算的任务
6.1.3 存货管理的意义
6.2 存货的人账价值和计量方法
6.2.1 存货的入账价值
6.2.2 永续盘存制
6.2.3 定期盘存制
6.2.4 两种盘存制下的账务处理
6.3 存货的计价方法
6.3.1 存货计价方法概述
6.3.2 实际成本法
6.3.3 估计成本法
6.4 存货的核算
6.4.1 材料的总分类核算
6.4.2 材料的明细分类核算
6.4.3 存货的清查
第7章 投资
7.1 短期投资
7.1.1 短期投资的概念
7.1.2 短期投资的取得
7.1.3 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7.1.4 短期投资的现金股利和利息
7.1.5 短期投资的处置
7.2 长期投资
7.2.1 长期投资的概念
7.2.2 长期投资的目的
7.2.3 长期投资的科目设置
7.3 长期债权投资
7.3.1 长期债权投资的取得
7.3.2 债权投资相关费用的处理
7.3.3 长期债权投资的利息
7.3.4 长期债券投资的溢价或折价
7.3.5 长期债权投资的摊销
7.3.6 长期债权投资的出售时的处理
7.4 长期股权投资
7.4.1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7.4.2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7.4.3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7.4.4 股票股利的处理
7.4.5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7.5 长期投资的减值
7.5.1 长期投资减值的概念
7.5.2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
7.6 复利与年金
7.6.1 货币的时间价值
7.6.2 单利和复利
7.6.3终值和现值
7.6.4 年金
7.6.5 EXCEl的财务函数
第8章 固定资产
8.1 固定资产的概念
8.1.1 固定资产的定义
8.1.2 固定资产的分类
8.1.3 固定资产核算的账户设置
8.2 固定资产的取得
8.2.1 购入固定资产
8.2.2 自建固定资产
8.2.3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8.2.4 接受捐赠取得的固定资产
8.2.5 盘盈固定资产
8.2.6 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8.2.7 以旧换新取得的固定资产
8.3 固定资产折旧
8.3.4 折旧与所得税差异
8.3.5 有关折旧的其他规定
8.4 固定资产使用中的支出
8.4.1 收益,r生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8.4.2 大修理费用的核算
8.5 固定资产的处置与盘亏
8.5.1 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
8.5.2 固定资产报废
8.5.3 固定资产出售
8.5.4 固定资产盘亏
8.5.5 固定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
第9章 无形资产
9.1 无形资产的概念
9.1.1 无形资产的特征
9.1.2 无形资产的分类
9.2 无形资产的账务处理
9.2.1 无形资产的基本核算
9.2.2 无形资产的摊销
9.2.3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9.3 无形资产的核算
9.3.1 专利权
9.3.2 商标权
9.3.3 土地使用权
9.3.4 特许权
9.3.5 著作权
9.3.6 非专利技术
9.3.7 商誉
9.3.8 计算机软件
第10章 负债
10.1 负债概述
10.1.1 负债的特征
10.1.2 负债的分类
10.2 流动负债
10.2.1 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
10.2.2 应付金额视经营情况而定的流动负债
10.2.3 预计负债
10.2.4 债务重组
10.3 长期负债
10.3.1 长期借款
10.3.2 应付债券
10.3.3 长期应付款
10.3.4 借款费用资本化
第11章 所有者权益
11.1 所有者权益概述
11.1.1 所有者权益的涵义
11.1.2 所有者权益的组成
11.2 股本
11.2.1 股本概述
11.2.2 股本取得的核算
11.2.3 不同组织形式企业投入资本核算中的特殊问题
11.2.4 股本增减变动的核算
11.3 资本公积
11.3.1 资本公积的概念和组成
11.3.2 资本公积的核算
11.4 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1.4.1 盈余公积
11.4.2 未分配利润
11.4.3 会计核算
第12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12.1 收入
12.1.1 收入概述
12.1.2 收入的确认
12.1.3 收入确认的时间
12.1.4 收入的计量及账务处理
12.1.5 零售价格法
12.2 费用
12.2.1 费用的概念
12.2.2 费用的分类
12.2.3 费用、成本和支出的关系
12.2.4 营业成本的核算
12.2.5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12.2.6 期间费用
12.2.7 其他支出
12.3 利润
12.3.1 利润概述
12.3.2 主营业务利润
12.3.3 营业利润
12.3.4 利润总额
12.3.5 所得税
12.3.6 净利润
12.3.7 所得税的差异
第13章 会计循环与会计报表
13.1 会计循环
13.1.1 会计循环的定义
13.1.2 会计循环的基本步骤
13.2 试算平衡
13.2.1 过账
13.2.2 试算平衡的方法
13.3 账项调整
13.3.1 账项调整的理论基础
13.3.2 调整分录
13.4 调整后试算平衡
13.4.1 调整后试算平衡的程序
13.4.2 工作底稿
13.5 利润表
13.5.1 利润表概述
13.5.2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13.5.3 利润分配表
13.5.4 有关利润表的其他问题
13.6 资产负债表
13.6.1 资产负债表概述
13.6.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3.6.3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关系
13.7 结账
13.7.1 结账概述
13.7.2 结账的程序
13.7.3 对账
13.8 转回分录
13.8.1 转回分录概述
13.8.2 转回分录的方法
13.8.3 不需要转回的调整分录
13.9 错误更正转回分录
13.8.1 转回分录概述
13.8.2 转回分录的方法
13.8.3 不需要转回的调整分录
13.9 错误更正
13.9.1 划线更正法
13.9.2 红字更正法
13.9.3 补充登记法
第14章 现金流量表
14.1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概念
14.1.1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14.1.2 现金流量的分类
14.1.3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14.1.4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14.1.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分析
14.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4.2.1 现金流量的有关规定
14.2.2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程序
14.2.3 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
14.3 现金流量表编制举例
14.3.1 资料
14.3.2 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
14.3.3 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和比较利润表
14.3.4 编制现金流量表(直接法——工作底稿法)
第15章 财务报表分析
15.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15.1.1 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
15.1.2 报表分析的种类
15.2 财务指标评价方法
15.2.1 财务指标评价体系
15.2.2 基本指标评价
15.2.3 修正指标
15.3 财务比较分析
15.3.1 横向比较法
15.3.2 纵向比较法
15.3.3 行业比较法
参考文献
附录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