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大学新语文》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大学新语文》
ISBN:7--301 条码:
作者: 夏中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大32开
定价: ¥32.00  折扣价:¥30.40
折扣:0.95 节省了1.6元
字数: 600千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页数: 538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6
出版日期: 2005-06-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大学新语文》序

我和我的编委庆幸,能与北京大学出版社联袂,推出《大学新语文》(下简称《新语文》)。

《新语文》“新”在哪里?

与时下流行二十余年的同类教材相比,《新语文》首先“新”在它凸显价值性,冲淡知识性,舍弃工具性,所以它不附中华朝代年表、古汉语语法及古诗词格律简介,而是更关切:如何让本课程在本土语境,对净化且优化大学生精神素质之神圣天职,能有所担当。

当然,流行教材也讲价值维度,也讲圣贤襟怀与人格修养,但它所呈示的,基本上仍属中华文化—文学即“国粹”框架;《新语文》则主张将民族传统置于人类普世价值谱系来审视与重估,换言之,《新语文》亦极珍重中华精神资源,但《新语文》的这份珍重,与其说是源自该遗产是中国的,是列祖列宗留下的千古瑰宝,毋宁说是因为它们至今对现代人类文明演进仍不乏启迪,是值得人类信奉的普世价值谱系赖以构成且丰富的重大部件。这就使《新语文》走出了民国时期便定型的“大学国文”模式,而获得其不可化约的个性。

《新语文》凸显价值取向的第一缘由,是基于“大学语文”在高校现行课程格局中的定位。对非中文科班的诸多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不是专业课,而属公共课,除却学分,你凭什么吸引同学愿听“大学语文”?出路只能是:大幅度地提升教材的人文含量,使之能直接触及乃至正面应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时所难免的“成长的烦恼”,从而让同学能在一片弥散审美想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与世界。这其实是把美学层面的“元阅读”,通过教材创新,而转化为不无操作性的课堂教学艺术了。

“元阅读”作为精神现象,几乎是每个同学从小皆亲证过的,这就是一卷在握(不论小说或诗歌),只须是你真正读进去了,或是你心灵的某处在不经意间被深深地触动,你皆会进入某种“得意忘形”之境。“得意”:是指你因得益于作品所蕴含的意思或意味而情动于衷;“忘形”:是指你被感动时往往忘记追问该作品在艺术上是如何被形式地构成。甚至可说,一个读者学历愈低,愈缺乏有关文学的专业常识,他(她)从作品中获得的审美享受或心灵的感动程度,可能会因其单纯而愈显美丽乃至圣洁。

我愿说,《新语文》所期待的,正是“元阅读”有朝一日能被大学课堂所大面积激活,这不仅因为“大学语文”之根本应扎在这里,更是因为“大学语文”若真能以此为基准,则《新语文》的追求也就转而清晰:即《新语文》为何刻意强化价值性而弱化知识性、工具性?因为注重知识性、工具性的基础语文,本应由大学学前教育(含九年义务教育)来承担,故当仁不让地凸显价值性,本是“大学语文”之职责,否则,恐无计避“高四语文”之嫌。

《新语文》凸显价值取向的第二缘由,是出于对中国社会自1990年代以来的精神境况的殷忧。未来的历史学家可能会说,这是文化中国所遭逢的又一千年未遇之变局。在坊间横行了十余年的“无边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等思潮,此起彼伏,席卷大地,对当下大学生“精神成人”所铸成的负面效应甚巨甚深。一个青年心底若缺少价值根基,其肉身也就失却重量,他(她)对世间所流行的貌似时尚、实质庸俗,旨在拨撩物欲膨胀的声色犬马,也就没了警觉与矜持,迟早挡不住红尘的诱惑。正是那种心忧天下、铁肩道义的知识分子气质,在激励《新语文》要复活“大学”一词的古朴本义。“大学”,在现代语境是对高等学历教育部门的命名;但在古代语境,它却是一个与传统“小学”(诸如训诂、音韵等工具性专业)相对应的名词,其全称是“大人之学”,亦即古时“大学”,是指一种让人在精神上变得博大的学问。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君子不器”,转换成现代汉语,也就是说,真正的“大学语文”,理应是一门为大学生“精神成人”提供坚实的价值根基的公共课程。

这能否说,《新语文》将是《大学人文读本》(下简称《读本》)的翻版或简缩?

并非如此。《新语文》作为《读本》的姊妹篇,彼此关系当近乎“诗哲同源,异体表述”。这就是说,《新语文》与《读本》的编纂意图,虽同样源自为大学生提供优质资源之心愿,但门径不一:假如说《读本》所展示的“思想宽银幕”,重在用理念来贯串人类普世价值谱系;那么,《新语文》则着意要为青春心灵开拓一片诗意空间,可供其自由呼吸与飞翔。前者“晓之以理”,后者“动之以情”,但又殊途同归。

因为,事情正是这样:当你面对某抽象理念,你是否真对它“信以为真”,进而将它转化为值得你用血肉去拥抱、去践履的刻骨信念,这并不取决于理解力或逻辑运演机能;相反,你会更珍视那些从人生磨难中悟得的真谛,因为那是用泪水甚至血水浇灌的,是用你的整体生命存在作存根的,于是不由你不信。所以,当一个饱经沧桑、兼具睿智与深情的经典作家,有能耐将理念体味成一种心境,再用意象或有乐感的韵律,娓娓道出,这时你将惊叹:其文字委实是情中蕴理、理融于情,情理互渗,诗哲归一,幽邃而不枯涩,澄明而不浅薄,但无疑更滋润、淳厚,更易被读者接受,消化与吸纳。

现在,不妨公布《新语文》的“选文方针”是:“现代人文,经典诗文”。前者为心,后者为身,灵肉一体,方可销魂。《新语文》实在太想为同学编这么一本好书了:它既具阅读快感,能惹得你在未开课前便心痒痒地先睹为乐,爱不释手,甚至恨不得一夜无眠,一口独吞;同时它又醇如美酒,后劲十足,能经得起你日后在课堂与同窗师友作细深回味。如此好书,只有精心荟萃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字,才可能成功。

诚然,能为《新语文》提供经典文字的世界文学—思想库存,真可谓浩若烟海,浑若苍山。但就资源类别而言,仍大抵可分四块:一是千年中华文学暨文化遗产;二是近现代西方哲贤文豪的汉译佳作;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现代精英的不朽文字;四是自1978年前后当代中国在其“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历程中留下的珍贵情思。假如说,《新语文》对前三块的艺文怀旧,旨在“传承”经典,当无争议;那么《新语文》对后一块的别具青睐,且企盼能“发现”经典,未免犯忌。

经典的被认定是亟需时间的。只有当某作品在民族或世界文化传播史上所享有的生命长度,明显地超越了其作者的生年限度,人们才不吝将其命名为经典。但经典之命名既然是作为共识过程而展开的,那么,此共识之形成,对族群或人类来说,决不可能同步,总不免有先后,这就导致经典的被公认本是有前提的,此前提便是对经典的率先“发现”。时人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轻言用自己的热血悲情所书写的历史便不算历史;同理,时人又切忌虚妄,断言凭自己当下的眼光所“发现”的就无疑是经典。或许读一点科学史,我们的胸襟会变得坦荡:因为大凡科学史上的天才“发现”,皆只有在承受国际同仁的严谨实验而被普遍确认为“真”,它才有幸被册封为“定律”或真理;否则,它只是作为“假说”而静静地等待历史的证伪。这就是说,当《新语文》不惮将时贤诗文推荐给大学生,除了珍惜它与当下语境的那份精神血缘,因而更具亲和力与针对性外,客观上也将承担风险——毕竟经典之命名,最终仍由历史说了算,而不由自己说了算,虽然历史之被人类创造,此“人类”在逻辑上并不排斥“自己”。

是的,作为教材,50万字的篇幅,已属不薄,但与浩瀚无际的人类精神存在相比,《新语文》末了所能贡献的,只是沧海一粟。但此“粟”无疑是一颗有思想、有性情的“读书的种子”,只须踏踏实实地撒到学子心田,相信它会扎根,萌芽,绿意盎然乃至红豆累累的。

《新语文》是抓住人类普世价值与大学生“精神成人”之间的关系,来设定其内容架构的。远非一般文学史—思想史意义上的经典文字便能入选;只有那些最契合当代学子的青春境况,或曰最能为其“精神成人”提供类似“文化人格激素”那样的篇章(且又文辞优美、文气丰沛、文体别致,能在情感、情怀或情操某方面,令读者不读则已,一读惊喜),才有望进入教材。

其实际操作程序如下:先从中外文学—思想典籍中提取有涉当代学子存在境况的文本母题,近20个,诸如从“大学” →“青春”→ “仁爱”→“情恋”→“自由”→“良知”→“敬畏”→“乡愁”→“记忆”→“英雄”→“坚忍”→“希望”→“自我审视”→“反讽”→“诗意”→“自然”……再由编委分工,围绕各母题累月汇集,定期集体筛选,反复斟酌,互补充实,巧手编排,独立成章,最后百川归海,整合成书。历时十个月。但编后仍有所不安,若日程再宽裕数月,想必憾意更少。

好了,眼下总算可腾出手来一叙编委之甘苦了。

人世间最大的幸运,莫过于能和自己所爱的人,做一件自己所爱做的事,且把它做好。邀友携手编《新语文》一事,似近之。

刚着手做时,几乎每个编委皆预感此事不难,不就是返身挖掘心灵库存,将自己在不同生命季节所读过的,曾感动过自己、又经久难忘的诗文,再翻出来,复印,让更多读者分享么?是啊,对那群教授级编委来说,尤其是若干佼佼者,他们所以能堂堂正正地走到今天,不降志,不辱身,熬得住这千万里征程的风云无常,扛得动这数十载岁月的蹉跎焦灼,该要读多少好书,才撑得起这副风骨!从这意义说,他们的心灵史即阅读史。是的,只要一聊起年轻时读过的书,他们就刹那间大多会变得抒情,他们内心那枚最柔美的情结被解开了,由衷流淌的絮语委婉得像吟唱,似乎还含着泪水,目光炯炯,瞳仁深处仿佛闪着永不熄灭的炭精……

但渐渐地,他们发觉不对了,一个有分量的精神工程,绝不是靠“剪刀与浆糊”便能搞掂的。他们务必面对两个端点,并不时维系这两端点间的平衡:一是每个编委须将唤醒自己阅读史上的珍贵记忆,并及时找到相关文本;二是上述记忆对编委个体心灵史来讲诚属贵重,但对《新语文》的“选文方针”来说,则可能不尽相契。尽管每次在山水间召集编委会议,每个编委皆能诚挚地倾听与善待同仁的奉献;但在极具责任感与专业眼光的团队面前,任何有明显瑕疵或嫌疑的文章皆很难过关。几乎每个编委皆品尝过“割爱”的无奈与无助。争论是家常便饭。但不论争辩何等短兵相接,白炽化——甚至在子夜时分的天涯海角,有的编委仍激动地挥舞赤裸的手臂,他已忘情得只剩背心,尽管星空下的露台凉意袭人——然《新语文》所赋予编委的文化使命,又总在暗示他们本是坐同一条板凳的,他们务必做到,事实上也真心甘情愿地做到了:“和而不同”又“异而相容”。

因为他们明白,《新语文》将呈示给学子的,并非是一本知识学层面的常规教程,所谓为了给同学一杯水,编者得尽力储备一桶水;《新语文》之所以为“新”,它应是一部在价值论层面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有根基性启示功能的书,故它无意计较知识含量的多或寡,却锲而不舍于人文质量的纯与重,亦即《新语文》绝非一桶水,它更像是熬一锅老汤,亟需每个编委的倾空投入,不仅是注入时间与精力,更有心系天意的赤诚、激情、智慧与敬畏……皆倾注一锅,耐心地用文火慢慢地炖与煨,直至沸点,起泡,扑腾,芬芳弥漫家园……这既可说是一群人文学者久违了的集体“精神还乡”,也可说是新时期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毕业生(他们几乎全来自汉语言文学专业1977级),在事隔近30年后,向哺育了他们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郑重回报。请允许我在此一一记下编委的名字(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东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尤西林(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方克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刘锋杰(苏州大学教授)

武跃速(江南大学教授)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夏中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崔卫平(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我要感激的,还有张耀辉教授(时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是张老师让我与北大社走到了一起。

最后我不能不说的,是对北大出版社的谢意暨敬意。若无北大社别样的眼光、胆识与诚意,也就没有《新语文》的诞生。整个《新语文》的孕育过程,已成了我不可磨灭的生命记忆,以致每每浮想下列姓名,我心头便漾起春天的暖意,他们是:王明舟(北大社社长),张黎明(北大社总编),张文定(北大社副社长),杨书澜(北大社综合编辑室主任),周雁翎(北大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许迎辉(北大社编辑)。

祈愿《新语文》不会辱没北大的百年英名。

夏中义

2005年春于沪上学僧西渡轩

...................................
作者简介:
主编
夏中义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编委。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主要著作有:《艺术链》、《世纪初的苦魂》、《思想实验》、《新潮学案》、《九谒先哲书》、《学人本色》、《王元化襟怀解读》,曾主编《大学人文读本》、《大学人文教程》等。

编委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宗教学、美学三学科带头人。致力于人文科学信仰论与现代性理论相结合角度的文艺学—美学研究。著有《文学批评的类型》、《审美学》(与周长鼎合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人文科学导论》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崔卫平: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理论、文艺理论及当代中国先锋文学。近年来同时从事思想文化评论写作,并译有当代中东欧思想及诗歌作品。主要著作有:《积极生活》、《带伤的黎明》、《看不见的声音》、《我见过美丽的景象》等,译著有《布拉格精神》、《哈维尔文集》。

胡晓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思想与文化》编委。2004年受聘为校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著有:《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饶宗頣学记》等,编有《释中国》等,发表论文50多篇。

刘锋杰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方向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及现代小说、美学。主要著述有:《蜕变与回归——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文化对抗》、《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文学象征论》(合著)、《人间词话百年解评》(合著),《想像张爱玲──关于张爱玲的阅读研究》等。参与撰写《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艺术文化大辞典》等多部书稿,发表各类学术论文80余篇。

方克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主要著作有《文学人类学批评》、《新时期文学二十年》、《从灰姑娘到皇后》等。曾参加编写《文学概论》、《大学语文》等教材多种。

王东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文学理论、文化、写作的教学与研究。已出版《新编写作学》(主编)、《生活与艺术人格》、《阅读论稿》(合著)、《〈三国演义〉之谜》(合著)、《红帆》(合著)、《写作大辞典》(合著)等,发表论文、文章数十篇,参与撰写多部著作。

武跃速
江南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文学博士。多年来致力于欧美文学和中西文学比较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著有 《穿越审美空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个人乌托邦倾向》等,编写教材《外国文学史》、《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等多部,表论文50余篇。

章节目录:
《大学新语文》目录

·序 ………………………………………………………………………夏中义

第一章 大学之魂
·雾里的剑桥 ………………………………………………………… 金耀基
·耶鲁的狷介 ………………………………………………………… 康正果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蔡元培
·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赠言 ………………………………………… 胡适
·兼容并包,英华荟萃——回忆北京大学 ………………………… 冯友兰
·金岳霖先生 ………………………………………………………… 汪曾祺

·编者的话 …………………………………………………………… 尤西林

第二章 青春在呼号
·十八岁出门远行 ……………………………………………………… 余华
·人生哲学的一课 ……………………………………………………… 艾芜
·发现 ……………………………………………………………… 莫拉维亚

·玫瑰之歌 ……………………………………………………………… 穆旦
·葬花吟 ……………………………………………………………… 曹雪芹
·青春 ………………………………………………………………… 苏雪林

·十八岁那一年 ……………………………………………………… 龙应台
·论青年与老年 ………………………………………………………… 培根

·编者的话 …………………………………………………………… 方克强

第三章 仁爱,天地最美
·孔子二则
·三年之丧………………………………………………………… 孔子
·敬妻 ……………………………………………………………… 孔子
·兼爱 …………………………………………………………………… 墨子
·蓼莪 …… ……………………………………………………………《诗经》

·杜甫诗二首
·月夜……………………………………………………………… 杜甫
·春夜喜雨 ………………………………………………………… 杜甫
·李白诗二首
·宿五松山下旬媪家 ……………………………………………… 李白
·子夜吴歌 ………………………………………………………… 李白
·你来看此花时 ……………………………………………………… 王守仁

·春桃 ………………………………………………………………… 许地山
·在理性之上 ……………………………………………………维克多·雨果

·怜悯是人的天性 ……………………………………………………… 卢梭
·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 ………………………… 特蕾莎修女

·编者的话 …………………………………………………………… 胡晓明


第四章 爱是难的
·安妮日记 …………………………………………………… 安妮·弗兰克
·相思 …………………………………………………………… 罗兰·巴特
·诗人书简 …………………………………………… 茨维塔耶娃 里尔克

·玛丽娅的礁石 ………………………………………………… 谢·沃罗宁
·……我将重又厮守着你……………………………………… 阿·波秋斯

·寂寞 …………………………………………………………………… 郑敏
·我愿是一条急流 …………………………………………………… 裴多菲
·脚手架 ………………………………………………………………… 希尼
·有赠 …………………………………………………………………… 曾卓
·白鸟·当你老了 ……………………………………………………… 叶芝

·古代情诗六首
·蒹葭 ……………………………………………………………《诗经》
·绸缪 ……………………………………………………………《诗经》
·上邪………………………………………………………… 《汉乐府》
·有所思 ………………………………………………………《汉乐府》
·曲玉管 …………………………………………………………… 柳永
·一丛花令 ………………………………………………………… 张先

·编者的话 …………………………………………………………… 武跃速

第五章 向往自由
·给云雀 ………………………………………………………………… 雪莱
·致大海 ……………………………………………………………… 普希金
·我领悟了海,我领悟了音乐,我想跳舞 ……………………… 金斯伯格
·黑马 ……………………………………………………………… 布罗茨基

·在群星之间 ………………………………………………… 圣埃克絮佩里
·海鸥乔纳森 ………………………………………………… 里查德·巴赫

·永远的白玫瑰 ……………………………………………………………虎头
·自由与恐惧 ……………………………………………………………林贤治

·编者的话 ………………………………………………………………崔卫平

第六章 寻找良知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 梁小斌
·夜行孔雀晴 …………………………………………………………… 黑塞

·孟子四则 ……………………………………………………………… 孟子
·童心说 ………………………………………………………………… 李贽

·高尔基致列宁的两封信 …………………………………………… 高尔基
·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 索尔仁尼琴
·当今的道德问题 …………………………………………………… 弗洛姆

·编者的话……………………………………………………………… 夏中义

第七章 星空让人敬畏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 西川
·远处的青山 ………………………………………………… 高尔斯华绥

·母亲的诗 ……………………………………………………… 密斯特拉尔
·爱城故事 ……………………………………………………………… 欣林
·敬畏生命 …………………………………………………………… 史怀泽
·谦卑地使用权力——评华盛顿……………………………………… 黄钟

·编者的话 …………………………………………………………… 王东成

第八章 乡愁与家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 于右任
·我爱这土地 …………………………………………………………… 艾青
·祖国土 ………………………………………………………… 阿赫玛托娃
·俄罗斯 ……………………………………………………………… 勃洛克

·拣麦穗 ………………………………………………………………… 张洁
·住多久才算是家 …………………………………………………… 刘亮程
·听听那冷雨 ………………………………………………………… 余光中
·给后花园点灯 ………………………………………………………… 董桥

·思乡诗七首
·七哀诗(其二)………………………………………………… 王粲
·杂诗 ……………………………………………………………… 曹丕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谢眺
·旅夜抒怀·月夜忆舍弟 ………………………………………… 杜甫
·怀归 ……………………………………………………………… 倪瓒
·度大庾岭 ……………………………………………………… 朱彝尊

·思乡词四首
·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苏幕遮(燎沉香) …………………………………………… 周邦彦
·前调 …………………………………………………………… 郑光祖
·长相思 ……………………………………………………… 纳兰性德

·编者的话 …………………………………………………………… 王东成

第九章 为了忘却的记忆
·活着的伤疤 …………………………………………………………… 牛汉
·专治健忘症 …………………………………………………………… 邓拓

·吃相凶恶 ……………………………………………………………… 莫言
·中国唯一的红卫兵墓 ………………………………………………… 劳力
·小狗包弟 ……………………………………………………………… 巴金
·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 北岛

·我的营地 ……………………………………………………… 彼得·魏斯
·冷月葬诗魂——俄国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寻踪……………………… 蓝英年

·编者的话 …………………………………………………………… 夏中义
第十章 英雄神话 并非神话
·中国上古神话四则
·女娲补天………………………………………………………… 刘安
·夸父逐日………………………………………………………《山海经》
·精卫填海………………………………………………………《山海经》
·刑天舞干戚 ………………………………………………… 《山海经》
·报任安书(节选) ………………………………………………… 司马迁
·西铭 …………………………………………………………………… 张载

·光荣的荆棘路………………………………………………………… 安徒生
·西西弗的神话 ………………………………………………………… 加缪
·《作门徒的代价》中译本序言………………………………………… 张载

·编者的话 …………………………………………………………… 尤西林

第十一章 坚忍的山峦
·火光 ……………………………………………………………… 柯罗连科
·阳光中的向日葵 ……………………………………………………… 芒克
·帕斯捷尔纳克 ……………………………………………………… 王家新

·鸟啼 ………………………………………………………………… 劳伦斯
·发芽的心情 ………………………………………………………… 林清玄

·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 ………………………………………… 伏契克
·山峦 …………………………………………………………………… 筱敏
·奶奶 …………………………………………………………雷·布莱德伯里

·编者的话 …………………………………………………………… 王东成

第十二章 希望的红帆
·相信未来 …………………………………………………………… 郭路生
·圣诞老人真的存在吗?
——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 弗朗斯·比·恰奇

·红帆 ……………………………………………………………… 亚·格林
·最后的常春藤叶 ………………………………………………… 欧·亨利
·相会在林阴大道上 ……………………………………… 海因里希·伯尔

·希望·过客 …………………………………………………………… 鲁迅
·致奥尔嘉的信 ……………………………………………………… 哈维尔
·知音 ……………………………………………………………… 约·伯里

·编者的话 …………………………………………………………… 武跃速

第十三章 审视自我
·自画像 ………………………………………………………………… 蒙田
·勿自欺欺人 ……………………………………………………… 帕斯卡尔
·众生世相 ……………………………………………………… 克尔凯戈尔
·船夫日记 ………………………………………………………… 凯尔泰斯

·桥 …………………………………………………………………… 卡夫卡
·驼背小人 …………………………………………………………… 本雅明

·说郁闷 ……………………………………………………………… 佩索阿
·忧郁的乐趣 ………………………………………………………… 杰罗姆

·编者的话 …………………………………………………………… 崔卫平

第十四章 反讽与幽默
·巴奴日怎样向庞大固埃请教是否应该结婚 ……………………… 拉伯雷
·帅克被当作装病逃避兵役的………………………………… 雅·哈谢克
·扫烟囱工人黑雅什…………………………………………………… 辛格

·幽默滑稽 …………………………………………………………… 林语堂
·说笑 ………………………………………………………………… 钱钟书
·文明与反讽 ………………………………………………………… 王小波

·我是谁 ……………………………………………………… 博·赫拉巴尔
·打油诗十二首
·自嘲 ………………………………………………………………… 鲁迅
·五斗歌…………………………………………………………… 黄炎培
·整人………………………………………………………………… 夏衍
·牛棚抒怀 …………………………………………………………… 荒芜
·悼胡风 …………………………………………………………… 聂绀弩
·无题 ……………………………………………………………… 杨宪益

·编者的话 …………………………………………………………… 崔卫平

第十五章 人需诗意地栖居
·艺文小品八则
·广陵散 ………………………………………………………… 无名氏
·圣画 ……………………………………………………………… 张读
·绝唱 ……………………………………………………………… 洪迈
·练熟还生 ………………………………………………………… 张岱
·看戏 …………………………………………………………… 梁章钜
·棹歌 …………………………………………………………… 戴延年
·兴趣 ……………………………………………………………… 严羽
·诗兴 …………………………………………………………… 马一浮

·月夜印象九章
·访戴·吴兴印渚 ……………………………………………… 刘义庆
·华亭船子和尚偈 ………………………………………………… 德诚
·山中与裴秀才廸书………………………………………………… 王维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月能移世界 …………………………………………………… 张大复
·湖心亭看雪 ……………………………………………………… 张岱
·走月亮 …………………………………………………………… 顾禄
·汉上琴台之铭并序 ……………………………………………… 汪中

·桃花诗文七篇
·春夜宴游从弟桃花园序 ………………………………………… 李白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绝句并引 ………………………………………… 刘禹锡
·大林寺桃花 …………………………………………………… 白居易
·人面桃花 ………………………………………………………… 孟棨
·桃花 …………………………………………………………… 欧阳修
·西湖八绝句(之一) ………………………………………… 柳如是

·日常情趣八记
·论墨 ……………………………………………………………… 苏轼
·看镜 ……………………………………………………………… 沈括
·炒栗 ……………………………………………………………… 陆游
·说泉·观灯 …………………………………………………… 张大复
·吃茶 …………………………………………………………… 陈金诏
·虚室 …………………………………………………………… 董其昌
·呼天 …………………………………………………………… 李兆庭

·鸭窠围的夜 ………………………………………………………… 沈从文
·工作而等待 …………………………………………………………… 冯至
·一篮枞果 …………………………………………………… 巴乌斯托夫斯基
·诗艺 ………………………………………………………………… 博尔赫斯

·编者的话 ……………………………………………………………… 胡晓明

第十六章 像山那样思考自然

·自然——断片…………………………………………………………… 歌德
·自然 …………………………………………………………………… 爱默生

·知北游(节选) ………………………………………………………… 庄子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 刘向

·心灵的镜子 ………………………………………………………… 东山魁夷
·冷冰冰的微笑 …………………………………………………… 于·列那尔
·林中水滴(节选)…………………………………………… 米·普里什文

·山水·田园诗七首
·和郭主簿(之一)…………………………………………………陶渊明
·游南亭 …………………………………………………………… 谢灵运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 ………………………………………………… 鲍照
·观朝雨 ……………………………………………………………… 谢脁
·裴司士、员司户见寻 …………………………………………… 孟浩然
·终南别业 …………………………………………………………… 王维
·牧童词 …………………………………………………………… 储光羲

·像山那样思考 ………………………………………………………利奥波德
·孤寂 …………………………………………………………………… 梭罗

·编者的话 ……………………………………………………………… 刘锋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