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装备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
|
ISBN: | 7-5606-1580-5 |
条码: | |
作者: |
吴新佳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19.00
折扣价:¥18.05
折扣:0.95
节省了0.95元
|
字数: |
412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8710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6-02-01 |
|
内容简介: |
为了适应现代企业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本书以“应用”为主旨,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了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先进性,希望能够对读者在实际工作中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有所帮助。 本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金属切削机床、刀具、夹具、量具量仪和现代工艺装备。每章后均附有思考与练习题,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可作为机械类、机电复合类专业的高职高专教材使用,也可供机械制造和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参考使用。 ★本书配有电子教案,有需要的老师可与出版社联系,免费提供。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1章 绪论 1 1.1 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种类和用途 1 1.1.1 机床设备及附件 1 1.1.2 常用工艺设备 8 1.1.3 传输设备 9 1.2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9 思考与练习题 10 第2章 金属切削机床 11 2.1 机床的运动分析 11 2.1.1 机床运动的种类 11 2.1.2 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3 2.2 典型机床介绍 14 2.2.1 车床 14 2.2.2 铣床 26 2.2.3 数控机床 30 2.3 机床主要参数的确定 42 2.3.1 尺寸参数 42 2.3.2 运动参数 42 2.3.3 动力参数 44 2.4 传动设计 45 2.4.1 分级变速传动链设计 45 2.4.2 无级变速传动链设计 50 2.5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 52 2.5.1 运动设计 52 2.5.2 滚珠丝杠及其轴承 52 2.5.3 伺服电动机类型 57 2.5.4 半闭环伺服系统 58 2.6 主轴部件 60 2.6.1 主轴 60 2.6.2 主轴传动件 62 2.6.3 主轴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63 2.6.4 主轴组件设计计算 67 2.7 导轨 69 2.7.1 普通滑动导轨 69 2.7.2 滚动导轨 70 2.7.3 静压导轨 72 2.8 机床控制 74 2.8.1 手动与机动控制 74 2.8.2 自动控制系统 76 2.8.3 数字控制 77 2.8.4 顺序控制 78 2.9 机床总体设计 79 2.9.1 设计方法与步骤 79 2.9.2 工艺方案及机床总体布局 80 思考与练习题 81 第3章 刀具 82 3.1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 82 3.1.1 切削运动、切削用量、切削层参数的基本概念 82 3.1.2 刀具的角度 86 3.1.3 刀具材料 94 3.1.4 刀具磨损及耐用度 100 3.2 外圆表面加工用刀具 102 3.2.1 车刀 102 3.2.2 砂轮 109 3.3 内圆表面加工用刀具 110 3.3.1 麻花钻、扩孔钻与铰刀 110 3.3.2 镗刀 115 3.4 平面加工用刀具 118 3.4.1 铣刀 118 3.4.2 刨刀与插刀 123 3.5 成形刀具与齿轮刀具 125 3.6 数控机床刀具 129 3.6.1 数控机床刀具的特点 129 3.6.2 数控机床的常用刀具 130 3.6.3 数控机床刀具的快换方式 131 3.6.4 数控机床刀具的预调(对刀) 132 3.6.5 数控机床的工具系统 134 思考与练习题 138 第4章 夹具 139 4.1 机床夹具设计概述 139 4.1.1 机床夹具的功用 139 4.1.2 机床夹具的分类与组成 140 4.2 定位机构的设计 141 4.2.1 概述 141 4.2.2 定位原理 141 4.2.3 常用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 144 4.2.4 定位误差分析 153 4.3 机床夹具夹紧装置设计 158 4.3.1 夹紧装置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158 4.3.2 夹紧力的确定 159 4.3.3 典型夹紧机构 161 4.4 机床夹具其它装置 167 4.4.1 分度装置 167 4.4.2 靠模装置 169 4.4.3 对刀装置 171 4.4.4 导向装置 172 4.5 典型机床夹具 174 4.5.1 车床夹具 174 4.5.2 铣床夹具 176 4.5.3 钻床夹具 178 4.5.4 数控机床夹具 182 思考与练习题 185 第5章 量具量仪 187 5.1 量具量仪的测量方法 187 5.1.1 测量方法的分类 187 5.1.2 量具量仪的正确选择 189 5.1.3 测量基准的正确选择 190 5.2 常规量具 192 5.2.1 尺寸精度测量 193 5.2.2 形位误差测量 194 5.2.3 角度、锥度测量 205 5.2.4 螺纹测量 208 5.2.5 表面粗糙度测量 210 5.3 工具显微镜 213 5.3.1 万能工具显微镜的组成及原理 213 5.3.2 工具显微镜的瞄准机构和读数机构 214 5.3.3 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测量步骤 216 5.4 三坐标测量机 219 5.4.1 三坐标测量机的分类 219 5.4.2 三坐标测量机的构成 220 5.4.3 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方式 223 5.4.4 三坐标测量机的应用 224 思考与练习题 226 第6章 现代工艺装备 228 6.1 自动供料装置 228 6.1.1 自动供料装置概述 228 6.1.2 自动供料装置结构 230 6.2 工业机器人 245 6.2.1 工业机器人概述 245 6.2.2 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 250 6.2.3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262 思考与练习题 267 附录 268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高专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为此,教育部要求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本书把握“应用”为主旨这一思想,将传统的“金属切削机床”、“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三门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融入一些现代制造技术装备的知识,形成了一本综合性课程教材。 本书以“应用”为主旨,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了机械制造工艺装备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先进性,体现了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原则。本书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 将传统设备和现代先进设备融为一体进行讲授,避免了以往的重复讲授,如金属切削机床部分就包括传统的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的内容。 (2) 注重岗位能力的培养。本书涉及到现代制造企业中的主要设备,并且体现出这些设备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结合的; 如果再配以相关习题、实验和课程设计,就会使学生学会综合掌握和应用这些设备。在现代制造技术向高精度、高难度、高复杂性方向发展的情况下,对测量技术和机床结构的掌握尤其重要,因此本书也增加了有关章节。 (3) 在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基础上,增加了“工具显微镜测量技术”、“三坐标测量机”、“数控夹具”、“数控刀具”、“工业机器人”等先进设备的知识,这些设备体现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体现了本书的先进性。 本书分为绪论、金属切削机床、刀具、夹具、量具量仪和现代工艺装备6章,是机械类、机电复合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的专业教材。 本书的第2章由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王君编写,第3章由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严慧萍编写,第4章由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于保敏编写,第5章由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刘世平编写,第1、6章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吴新佳编写。全书由吴新佳任主编,严慧萍、于保敏任副主编,由陕西国防学院甄瑞麟任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各级领导和兄弟院校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谨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本书的编写是教学改革的一次探索,更限于编者的水平,书中的缺点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