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影视艺术欣赏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影视艺术欣赏
ISBN:7-5640-0721-4 条码:
作者: 姚军著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0.00  折扣价:¥16.60
折扣:0.83 节省了3.4元
字数: 279千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183页
发行编号:C0721 每包册数: 13
出版日期: 2006-0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影视艺术导论
第一节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艺术大家庭中最年轻的成员—现代科技的产物—电影的发明—电视的诞生—综合艺术的结晶—与戏剧的密切关系—深受文学的影响—从造型艺术中汲取营养—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划时代的革命—影视艺术的社会作用—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识功能—审美娱乐功能—负面影响
第二节 影视艺术的文化品性
时代的多棱镜—社会的万花筒—国际性的艺术语言—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继承优良文化传统—思想意蕴求异创新
第三节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征
影视是一对姊妹艺术—广泛的群众性—多重内涵的综合性—鲜明生动的视觉造型性—活动的图画—再现生活的逼真性—独具魅力的假定性—影视特有的组接性—姊妹艺术之间的差异—技术手段不同—观赏方式不同—艺术特点不同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一般知识
第一节 影视作品的时间与长度
影视画面的不可自由选择—100分钟的时间依据—3000米左右的最佳长度—科学的容量限度
第二节 影视的景别、镜头及附加技巧
大远景—远景—半远景—全景—中景—半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镜头的定义—画面—“推”—“拉”—“摇”—“跟”—“移”—升降镜头—客观镜头—主观镜头—悬空镜头—空镜头—“短焦距”—“中焦距”—“长焦距”—“变焦距”—综合镜头—淡入淡出—“化”—“划”—“切”—甩镜头—反转画面—倒正画面—叠印画面—叠化画面
第三节 影视摄制的分工及其职责
编剧—导演—副导演—摄影(摄像)—美工—置景—照明—作曲—录音—剪辑—化妆—服装—道具—场记—演员—制片主任
第三章 影视剧本的创作与改编
第一节 影视剧作就是影视剧作
影视创作的根本蓝图—与小说、戏剧文学剧本的共同点—差异点—影视剧作的四种形式
第二节 影视剧本的编写
独特的创作方法—题材与主题—关键塑造“人”—戏剧式结构—小说式—散文式—诗化式—心理式—纪实式—时间交叉式
第三节 影视剧本的改编
熟悉原作、熟悉生活—改编也是一种创造—节选—浓缩—挪移—自由改编
第四章 影视艺术的主创部门
第一节 影视的导演与表演
影视制作的总设计师—“导演阐述”—导演的艺术语言—蒙太奇—叙述性蒙太奇—连续式—颠倒式—平行式—交叉式—复现式—积累式—叫板式—错觉式—对话式—相似式—表现性蒙太奇—对比式—隐喻式—抒情式—理性式—心理式—声画式—长镜式—巴赞的理论—迷人的表演艺术—“生活化”—“不连惯”—镜头感—性格演员与本色演员
第二节 影视的摄录与剪辑
摄影与摄像艺术—构图—用光—顺光—逆光—侧光—顶光—脚光—散射光—高调—低调—中间调—硬调—色彩—色调—“慢动作镜头”—“快动作镜头”—两次曝光—倒拍—“软焦点”—背景放映法—剪辑艺术—画面剪辑—声带剪辑—剪辑的作用—找准剪辑点
第三节 影视的美工与声音
美工艺术—布景—道具—服装—化妆—声音艺术—人声—对白、旁白、独白—音响—动作音响—自然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特殊音响—音乐—有声源音乐—无声源音乐
第五章 影视艺术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世界电影艺术发展概述
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的奉献—鲍特的创新—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崛起—喜剧大师卓别林—苏联蒙太奇学派—好莱坞类型影片—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运动—黑泽明征服西方—“新德国电影”运动—“新好莱坞电影”—70年代后的法、英、意、日、苏等国的电影
第二节 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概述
丰泰照相馆与《定军山》—电影公司“三足鼎立”—“新派”导演崛起—左翼电影潮—抗战电影—第一个现实主义电影高峰—“第二代导演”—新中国“第一次辉煌”—“难忘的1959”—“第三次辉煌”—“第三代导演”—一代表演艺术家—五六十年代的港台电影—“文革”时期的停滞与倒退—1979年的复苏—“反思”电影兴起—“探索浪潮”—主流电影—“第四代导演”—“第五代导演”—新时期银幕明星—70年代以后的香港电影—“乡土”电影与台湾电影运动
第三节 中外电视艺术发展概述
电视发展的四个阶段—电视剧发展的四个阶段—电视剧“艺术奇葩—电视剧艺术分类—中国电视起步—“复苏的1979”—90年代新景观—繁荣的中国电视文艺
第六章 影视艺术的鉴赏
第一节 影视鉴赏的涵义及过
影视鉴赏的定义—特征与规律—鉴赏过程
第二节 影视鉴赏的不同取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欣赏差异—鉴赏主体:观众—鉴赏客体:作品
第三节 全方位贪图影视艺术的魅力
提高鉴赏力的方法—具有机关知识结构—调整审美观念—“全方位”的要求
第七章 影视艺术的评论
第一节 影视艺术评论的作用
文艺批评的一个分支—影视评论的两大层次—评论的意义与作用:对欣赏者与创作者—影视文化的导向标
第二节 影视艺术评论的写作
写作过程—选好角度—抓住“这一点”—短论式、观感式、批评式与论文式—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归纳法、切入剖析法与影像读解法
第三节 大学生如何提高影视评论水平
特殊的群体—“博观”与“尽可能多”—学会使用专业语言—掌握规律勤学多练
附录 中外电影佳作选目
后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