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宁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
ISBN: | 7-5606-1318-7 |
条码: | |
作者: |
徐挺 俞克新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16开 |
定价: |
¥20.00
折扣价:¥19.00
折扣:0.95
节省了1元
|
字数: |
210千字
|
出版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
发行编号: | 1589A01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5-05-01 |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宁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该课题属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案研究。 全书共10章。本书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历程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宁波高等教育发展的四大历程,提出了构建“宁波高职与区域共生互动模式”的观点,并阐述了构建该模式的目标、动力、体制、机制等;其中,宁波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基本内涵——规模数量,注重适应性增长;结构,强调统筹优化;质量,坚持“合格+特色”;效益,追求互利双赢。 本书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材料翔实,对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具有参考作用,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具有启迪意义。
|
作者简介: |
|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高等教育发展的涵义 1 第二节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历程 6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演进 18 第二章 动力论 24 第一节 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成果 24 第二节 宁波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 34 第三节 宁波高职教育发展展望 43 第三章 目标论 49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 49 第二节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53 第三节 宁波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 62 第四章 规模论 72 第一节 宁波高等教育的四次发展 72 第二节 宁波高职数量发展的三大基础 82 第三节 宁波高职数量的适应性增长 93 第五章 结构论 100 第一节 结构研究概述 100 第二节 宁波高职教育结构的现状 103 第三节 宁波高职教育结构的统筹优化 132 第六章 质量论 147 第一节 高职教育质量观研究 147 第二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54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研究 172 第七章 体制论 179 第一节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概述 179 第二节 宁波高职教育办学体制的探索 185 第三节 宁波高职院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 195 第八章 机制论 202 第一节 政府调控机制 202 第二节 市场调节机制 208 第三节 学校自主办学机制 213 第九章 效益论 218 第一节 高等职业教育效益概述 218 第二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效益 224 第三节 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效益 228 第四节 高职院校生均成本的核算 236 第十章 趋势论 247 第一节 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247 第二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255 参考文献 264 后记 267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走上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经济发展与人才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振兴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当今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己任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经受了不少波折,但社会发展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需求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至2004年末,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含高等专科学校)数量已增至1047所,约占普通高等学院总数(1731所)的60.48%。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宁波市,情况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宁波经济持续增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乡居民收入跃居全国前列。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宁波市实施了科教兴市“一号工程”。1999年至2004年,宁波市的高职高专院校由2所发展到9所,高校总数达到16所,毛入学率达到35%以上,使宁波市成为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副中心。 以上事实表明,高等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辉煌。她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二是改善了我国高等教育类型层次的结构,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是初步确定了以“能力为基础”,走产学研结合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道路;四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专业、课程、实训基地等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些成就为今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高职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所培养的人才规格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有差距;二是高职的快速发展还缺少国家配套政策的支持,比如教师职称评定缺乏对高职教师特定要求的标准,经费投入缺乏政策保障等;三是高职的办学条件还不完善,人才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就业率尚不高等。 面对我国高职的现状,思考今后高职的发展,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不仅要有量的扩张,更要有质的提高。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策略和追求的目标。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宏观调控,需要确定一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既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要考虑提供教育资源的可能性,尽可能达到需求和可能的和谐统一。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核心是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的规格要符合经济建设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师资和实训条件建设,以及专业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教育,形成特色,努力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推动和引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部特设立了“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宁波市教育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都把“宁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作为重点课题予以立项。本课题作为教育部对区域教育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和宁波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本书是课题研究的成果之一,虽以宁波高职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涉及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我国其他地区高职的发展发挥应有的借鉴作用。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