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计算机外部设备(第二版)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计算机外部设备(第二版)
ISBN:7-5606-1076-5 条码:
作者: 杨志义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2-3 开本:16开
定价: ¥17.00  折扣价:¥16.15
折扣:0.95 节省了0.85元
字数: 357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1347012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5-02-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的结构、种类、工作原理以及与主机的连接和通信方式。对有些已问世尚未流行且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外部设备,书中也简要地作了介绍。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输入设备,第三章显示设备,第四章打印机,第五章辅助存储器,第六章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或称总线、接口与连接)。各章末尾均配有思考与练习题,供读者练习。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贴近外部设备发展现状,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本科生和大专生“计算机外部设备”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领域各类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HK]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外部设备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 1
1.2 外部设备的分类 2
1.3 外部设备的发展趋势 4
思考与练习题 6
第二章 输入设备 7
2.1 信息处理编码 7
2.1.1 信息处理交换用的标准编码 7
2.1.2 信息交换用的汉字编码 9
2.2 键盘 11
2.2.1 键开关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2.2.2 键盘配置 14
2.2.3 智能键盘原理 14
2.2.4 计算机如何从键盘上接收输入 17
2.2.5 键盘技术的发展趋势
2.3 鼠标器 17
2.4 扫描仪 19
2.4.1 扫描仪的种类 19
2.4.2 扫描仪的核心器件 21
2.4.3 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23
2.4.4 扫描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24
2.5 图像输入设备 28
2.5.1 数码相机 28
2.5.2 摄像机 38
2.6 光学符号识别技术 39
2.7 笔输入装置 40
2.8 汉字识别与手写输入 38
2.8.1 脱机手写汉字识别 39
2.8.2 联机手写汉字识别 41
2.8.3 手写中文输入设备的结构与产品 41
2.9 语音识别 43
2.9.1 语音识别研究 43
2.9.2 语音识别的代表性产品 44
2.9.3 语音识别技术 44
2.9.4 语音识别技术的动向和问题 47
2.10 磁卡和IC卡(集成电路卡) 48
2.10.1 IC卡基础 49
2.10.2 IC卡的应用基础 50
2.10.3 IC卡技术 52
2.10.4 IC卡的安全技术 53
2.10.5 智能IC卡操作系统 53
2.10.6 IC卡的发展趋势 55
2.11 触摸屏 55
2.12 条形码及阅读机 58
2.13 调制解调器 58
2.13.1 调制解调器分类 55
2.13.2 调制解调器相关术语 55
2.13.3 区别ADSL Modem与传统Modem 55
思考与练习题 58
第三章 显示设备 60
3.1 字符显示终端 60
3.1.1 显示设备 60
3.1.2 字符显示终端的工作原理 74
3.1.3 微处理机控制的字符显示器 82
3.1.4 CRT控制器 86
3.2 图形和图像显示终端 89
3.2.1 图形显示终端 90
3.2.2 图像显示终端 92
3.2.3 计算机图形标准
3.3 多媒体终端 93
3.3.1 多媒体终端的发展 93
3.3.2 多媒体终端的主要应用 93
3.3.3 多媒体终端的种类 94
3.3.4 多媒体终端的层次结构 97
3.3.5 多媒体终端的关键技术 98
3.3.6 多媒体终端的信息存储设备 99
3.3.7 多媒体终端的声音信息处理与设备 101
3.3.8 多媒体终端的视频信息处理与设备 106
3.4 虚拟现实终端 109
3.4.1 什么是虚拟现实终端 109
3.4.2 VR终端的类型与组成 110
3.4.3 VR终端的发展 111
3.4.4 VR终端的应用 111
3.5 选购显示器的一些技术指标
思考与练习题 113
第四章 打印机 114
4.1 概述 114
4.2 针式打印机 114
4.2.1 打印机的结构 115
4.2.2 打印控制原理 115
4.3 激光打印机 116
4.3.1 激光打印机工作原理 116
4.3.2 大型激光打印机 116
4.3.3 台式激光打印机 118
4.4 喷墨打印机 119
4.5 热感应式打印机 120
4.5.1 热敏打印机 120
4.5.2 其他热感应式打印机 120
4.6 彩色打印机 121
4.6.1 彩色针式打印机 121
4.6.2 彩色喷墨打印机 121
4.6.3 彩色激光打印机 121
4.6.4 热感应式彩色打印机 121
4.7 打印机技术 123
4.7.1 断针补偿技术 123
4.7.2 激光印字技术 123
4.7.3 喷墨印字技术 126
4.7.4 LED印字技术 128
4.7.5 打印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128
4.8 绘图机 129
4.8.1 笔式绘图机 129
4.8.2 无笔绘图机 131
思考与练习题 132
第五章 辅助存储器(I/O设备) 134
5.1 概述
5.2 磁表面存储器 134
5.2.1 磁盘存储的技术名词和主要技术指标 135
5.2.2 磁盘的记录格式 136
5.2.3 软磁盘 138
5.2.4 光磁软盘FO(Floppy Optical) 143
5.2.5 硬磁盘存储器 144
5.2.6 磁盘阵列存储器 147
5.2.7 磁带和磁带库
5.3 其他存储器 151
5.3.1 固态盘存储器 151
5.3.2 卡存储器 152
5.4 光盘存储器 153
5.4.1 光盘和光驱的分类 153
5.4.2 光盘存储原理 154
5.4.3 光盘和驱动器的主要参数 158
5.4.4 光盘的预格式化 158
5.4.5 光驱结构 161
5.5 CD[CD*2]ROM光盘的基本特性 162
5.6 CD[CD*2]ROM光驱的倍速 163
5.7 多媒体时代的DVD及Combo 165
5.7.1 DVD的基本特点 165
5.7.2 VCD和DVD的比较 166
5.7.3 DVD的制造费用 167
5.7.4 DVD发展趋势 168
5.7.5 Combo光驱
5.8 硬盘、软盘、磁带和光盘存储器的综合比较
思考与练习题 168
第六章 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170
6.1 输入/输出控制器 170
6.1.1 基本功能 170
6.1.2 基本组成 171
6.2 输入/输出接口类型 172
6.3 设备级接口 174
6.4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设计 177
6.4.1 USB基本特性 177
6.4.2 USB编程 180
6.5 连接方式 181
6.6 输入/输出系统的工作方式 184
6.6.1 输入/输出系统的四种工作方式 184
6.6.2 中断系统 186
6.6.3 DMA的三种工作方式 187
6.6.4 联机、脱机和假脱机操作 188
6.7 常用总线 188
6.7.1 总线特性 188
6.7.2 总线分类 189
6.7.3 总线数据传输
6.7.4 总线结构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190
6.7.5 总线标准 191
思考与练习题 202
参考文献 204
精彩片段:
 
书  评:
第 二 版 前 言
外部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计算机外部设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促使了外部设备朝着产品系列化、体积微型化、技术综合化、多功能一体化、工作智能化等方向发展。依此推断,在未来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外部设备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因此,对于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每一位成员来说,掌握有关外部设备的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外部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与主机的接口和通信方式等,对个别目前尚未流行而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外部设备也简要地作了介绍。
计算机外部设备门类众多,五花八门,仅打印设备就有500多种。它们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方面,它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不仅涉及计算机学科的硬、软件知识,还涉及化学、电子学、几何图形学、光学、声学、语言学、材料学、自动控制、加工工艺等多学科的知识。对于一个在校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来说,要求他们在几十个学时内掌握外部设备所涉及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但应该有一个基本要求,即对常用设备的知识应全面掌握,对知识面广、技术难度大的设备一般应掌握其基本知识,这也是本教材的特点。
本书第一版是在李伟华和蒋泽军两位教师编写的《计算机外部设备》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为迅猛,计算机外部设备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日新月异。在本书第一版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讲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编者收集了其中的疏漏和不足并对其进行了修订,力求使本书的第二版更加完善,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本次修订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增删,并对一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其目的是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充实一些新内容,提高本书的可读性,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本书由杨志义主编,参加修订工作的还有博士研究生段宗涛,最后由杨志义统稿和定稿。
本书的再版得到了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在编写录入文档工作中,孟敏女士给予了很大帮助。在此谨一并向他(她)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我们对本书所选用的参考文献的著作者也表示真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紧,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可能还会出现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教。

第 一 版 前 言
外部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计算机外部设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促使了外部设备朝着产品系列化、体积微型化、技术综合化 、多功能一体化、工作智能化等方向的发展。依此推断,在未来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外部设备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因此,对于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每一位成员来说,掌握有关外部设备的知识是完全必要的。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外部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与主机的接口和通信方式等。对个别目前尚未流行而具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外部设备也简要地作了介绍。
本书是在李伟华和蒋泽军两位教师编写的《计算机外部设备》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原教材是1993年按照航空高等院校教材建设规划,由航空工业总公司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评选审定并推荐出版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外部设备发展变化很快,我们深深感到原教材与目前外部设备的实际状况有较大差距,书中许多设备已经过时,新设备基本没有反映。尽管讲课时,教学内容年年更新和调整,但学生近几年一直没有一本能跟上设备发展,并与讲课内容相一致的教材。这就是我们编写本教材的主要原由。
计算机外部设备门类众多,五花八门,仅打印设备就有500多种。它们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方面,它们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不仅涉及计算机学科的硬、软件知识,还涉及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几何图形学、光学、声学、语言学 、材料学、自动控制、加工工艺等多学科的知识。对于一个在校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要求他们在几十个学时内掌握外部设备所涉及的全部知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应该有一个基本要求,对常用设备的知识应全面掌握,对含知识面广、技术难度大的设备一般应掌握基本知识,这也是本教材的特点。
本书由杨志义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王备战、谷建华、李伟华、王丽芳,最后由杨志义统一统稿和定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在编写录入文档中,张洁女士、硕士生杨燕给予了许多帮助。在此谨一并向他(她)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我们对本书所选用的参考文献的著作者表示真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紧,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和专家不吝指教。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