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共生论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
书名: |
社会共生论
|
ISBN: | 7-309-05032-0/C.83 |
条码: | |
作者: |
胡守钧 著
相关图书
|
装订: | 平装 |
印次: | 1-1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20.00
折扣价:¥19.00
折扣:0.95
节省了1元
|
字数: |
246千字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页数: |
264页
|
发行编号: | |
每包册数: |
|
出版日期: |
2006-07-01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胡守钧,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市人。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革”中因反对张春桥而深受“四人帮”迫害,被判刑10年。“文革”结束后获平反昭雪,回复旦大学,先后执教于哲学系和社会学系。现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传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市决策咨询专家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1)发展社会学,(2)科学技术与社会,(3)中国古代思想史,(4)社区研究。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受到社会重视。主要著作有《走出轮回》、《走向共生》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电子邮箱:hushoujun@126.com
|
章节目录: |
目 录 序 基本原理 1.社会共生: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2.社会共生论的视角 3.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 4.社会共生关系的分类 5.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结构 6.社会共生系统 7.自然人的共生网络 8.三个社会 9.共生实践与共生规范 10.人性之伸展 11.社会组织的本性之伸展 12.资源:社会共生的基本纽带 13.五个社会时期 14.法律的共生功能 15.革命组织的命令和政策的共生功能 16.道德的共生功能 17.宗教制度的共生功能 18.秩序与混沌 19.社会共生机制 20.社会共生关系之形成 21.社会共生关系之维持 22.社会共生关系之演化 23.社会共生论的价值观 24.“斗争哲学”之错误 25.“绥靖哲学”之错误 26.自由与共生 27.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构建 28.“太上之境”:和谐共生 29.经济系统的和谐共生 30.政治系统的和谐共生 31.文化系统的和谐共生 32.社会进步:共生关系之改善 33.个人发展 34.组织发展 35.“道法自然” 36.“阴阳平衡” 专题讨论 1.文本与世界 2.爱因斯坦与科学精神 3.论通识教育 4.社会科学创新的若干问题 5.论社会组织的功能 6.转型中国多元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跨世纪对话 1.谈鲁迅 贾植芳 胡守钧 2.谈胡风 贾植芳 胡守钧 3.科学革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倪光炯 吴立德 赵寿元 胡守钧 4.北京归来话创新 吴浩青 王 迅 胡守钧 5.中国需要科学大师 杨福家 胡守钧 赵君亮 姚诗煌 6.“剑桥科学史丛书”三人谈 江晓原 关增建 胡守钧 附录 反对张春桥的“胡守钧小集团” 秦维宪 跋
|
精彩片段: |
|
书 评: |
|
其 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