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论教育科学:基于文化哲学的批判与建构 - 万卷方法—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丛书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论教育科学:基于文化哲学的批判与建构 万卷方法—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丛书
ISBN:7-5624-3641-X 条码:
作者: 申仁洪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2 开本:16开
定价: ¥25.00  折扣价:¥23.75
折扣:0.95 节省了1.25元
字数: 253千字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页数: 238页
发行编号: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6-08-12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不是教育科学在我国生不逢时,而是重重迷雾模糊了我们的双眼,导致对“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西方教育与中国教育”以及“教育与科学”等关系的认识, 出现诸多片面、极端与夸大的错看误解,这需要我们冷静地加以考察、甄别和纠正, 以便拨开迷雾走出误区。
本书以“教育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批判与建构”为基本主题,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语境中,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以对教育研究中人文和科学的历史连续性文化底蕴的把握与对“人”“文”互动统整的追求,力图超越教育研究中各种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采用整体、动态、关系思维方式,在“教育科学与教育发展和教育知识优化”“教育科学文化本体存在”“教育科学的价值诉求”“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和制度与教育研究的文化特质”“中国教育研究现代性转化对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追求理路尝试及其失败原因”“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建构的可能路由”等方面进行探究。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引 言
 一、教育研究的理路与教育科学的困境
 二、文化哲学:追寻教育科学真谛的新视点
第一章 教育科学:源于人文追求
 一、教育科学的原始人文基因
  (一)希腊传统:教育科学的理性起源
  (二)罗马传统:教育研究的实践指向
 二、中世纪的艰难演进与经院哲学的力量积聚
 三、文艺复兴:人文精神所孕育的教育科学萌芽
 四、科学规范的召唤:教育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夸美纽斯实践经验的理性总结:教育科学的曙光
  (二)赫尔巴特教育研究科学化:教育科学突显
第二章 内部完备与外部证实:教育科学的自为存在
 一、从自在到自由:教育科学的自为特性
 二、内部的完备:教育科学的逻辑自洽
  (一)逻辑自洽的运行机制
  (二)逻辑自洽的文化特质
 三、外部的证实:教育科学的经验证据
  (一)经验证实的运行机制
  (二)经验证实的文化特质
第三章 引导之功利与认知之自由:教育科学的价值诉求
 一、“人为”与“为人”:教育科学的价值核心
  (一)教育科学的文化根源
  (二)教育科学的“人为”性质
  (三)教育科学的“为人”特性
 二、引导与控制:教育科学的功利取向
  (一)教育科学的实践指向
  (二)教育科学实践指向的功利取向
  (三)教育科学功利取向的人文价值
 三、认知与创造:教育科学的精神追求
  (一)教育科学的理论追求
  (二)教育科学理论追求的认知取向与创造性实践
  (三)教育科学认知取向与创造性实践的精神追求
 四、现实因素与非理性机巧:科学异化的根源
第四章 缺位之实与补位之途:教育科学的中国处境
 一、天人合一与格物致知:教育科学的中国缺位之实
  (一)“天人合一”的人伦诉求
  (二)“格物致知”的德性至上
  (三)中国传统教育研究的“悟道”特质
  (四)悟性思维的人文实质
 二、中体西用与全盘西化:教育科学的中国补位之途
  (一)生存危机与中国教育研究的现代性诉求
  (二)“五四启蒙”与教育科学的兴盛及其衰落
  (三)“内圣外王”与教育科学的另类补位及困境
第五章 建构科学:中国教育研究的超越
 一、走向科学:中国教育研究的取向
  (一)走向科学:现代中国教育研究实践活动内在的整体关联
  (二)走向科学:现代中国教育研究实践活动外在的现实取向
 二、建构科学:中国教育研究的超越
  (一)三重整合:中国教育科学的超越理路
  (二)超越体用:建构中国教育科学的基本运思
  (三)主体性实践:中国教育科学的运作形态
参考文献
后 记

精彩片段:
 
书  评: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