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
ISBN:7-5606-1770-1 条码:
作者: 王朱芳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1.00  折扣价:¥19.95
折扣:0.95 节省了1.05元
字数: 394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2062001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7-01-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 下两篇, 共九章。 上篇由半导体元件、 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分析、 负反馈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
电路及其应用、 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 直流稳压电源、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等七章内容和三篇阅读材料组成; 下篇由常用电子仪器、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两章内容组成。
本书注重实践应用, 理论分析难易适中, 内容通俗易懂。 虽是为高职高专学校编写的教材, 但也可作为中专、 技校教材, 亦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录
上篇模拟电子技术
第一章 半导体元件3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3
1.1.1 半导体3
1.1.2 PN结5
1.2 晶体二极管7
1.2.1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7
1.2.2 晶体二极管的特性曲线7
1.2.3 晶体二极管的主要参数8
1.2.4 其他类型二极管9
1.3 晶体三极管10
1.3.1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与放大原理10
1.3.2 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14
1.3.3 晶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5
1.4 场效应管17
1.4.1 结型场效应管17
1.4.2 绝缘栅场效应管20
1.4.3 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24
阅读材料1 晶体管的识别26
习题一 31
第二章 放大电路及其分析33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3
2.1.1 放大电路的组成33
2.1.2 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34
2.1.3 放大电路的直流通道与交流通道36
2.1.4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37
2.2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40
2.2.1 静态工作情况分析40
2.2.2 动态工作情况分析42
2.2.3 放大电路性能参数的计算44
2.2.4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45
2.3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46
2.3.1 静态工作点的估算46
2.3.2 晶体三极管的简化微变等效电路47
2.3.3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48
2.3.4 放大电路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50
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及偏置电路50
2.4.1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50
2.4.2 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原理51
2.4.3 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的分析53
2.5 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及性能比较55
2.5.1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分析55
2.5.2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分析58
2.5.3 三种组态放大电路的性能比较60
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61
2.6.1 偏置电路与静态分析61
2.6.2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63
2.7 多级放大电路64
2.7.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65
2.7.2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66
2.8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68
2.8.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68
2.8.2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68
2.8.3 多级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69
阅读材料2 晶体三极管的选用70
习题二 78
第三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83
3.1 反馈的基本概念83
3.1.1 反馈的定义83
3.1.2 反馈的类型及判别83
3.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85
3.2.1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定性分析85
3.2.2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估算88
3.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90
3.3.1 稳定放大倍数90
3.3.2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91
3.3.3 展宽通频带93
3.3.4 减小非线性失真94
习题三 95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97
4.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97
4.1.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组成98
4.1.2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分析99
4.1.3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100
4.1.4 零点漂移的抑制101
4.2 差动放大电路101
4.2.1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102
4.2.2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102
4.2.3 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104
4.2.4 差动放大电路三种信号输入方式105
4.2.5 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107
4.2.6 差动放大电路的连接方式108
4.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组成与性能指标112
4.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112
4.3.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封装形式及图形符号113
4.3.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113
4.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传输特性115
4.3.5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116
4.4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线性应用117
4.4.1 信号运算电路117
4.4.2 有源滤波电路127
4.5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应用131
习题四 136
第五章 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145
5.1 概述145
5.1.1 振荡的概念145
5.1.2 自激振荡的条件146
5.2 LC正弦波振荡器148
5.2.1 LC回路的选频特性148
5.2.2 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器149
5.2.3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151
5.2.4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152
5.2.5 三点式LC振荡器的一般形式153
5.3 RC正弦波振荡器153
5.3.1 RC回路的选频特性153
5.3.2 集成RC正弦波振荡器155
5.3.3 分立元件RC正弦波振荡器156
5.3.4 振荡频率可调的RC正弦波振荡器156
5.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157
5.4.1 石英晶体的特点157
5.4.2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器159
5.5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159
5.5.1 方波产生电路159
5.5.2 三角波产生电路161
5.5.3 锯齿波产生电路162
5.6 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ICL8038163
5.6.1 ICL8038的工作原理163
5.6.2 ICL8038的典型应用164
习题五 165
第六章 直流稳压电源167
6.1 整流电路167
6.1.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167
6.1.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169
6.2 滤波电路172
6.2.1 电容滤波电路172
6.2.2 其他滤波电路174
6.3 稳压电路176
6.3.1 稳压电源的质量指标176
6.3.2 并联型稳压电路177
6.3.3 集成稳压电路178
6.4 开关稳压电源180
6.4.1 开关稳压电源概述180
6.4.2 串联型开关稳压电源182
6.4.3 并联型开关稳压电源184
习题六 185
第七章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187
7.1 低频功率放大电路概述187
7.1.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187
7.1.2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188
7.1.3 改善功放输出的措施188
7.2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OCL电路)190
7.2.1 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190
7.2.2 指标计算190
7.2.3 OCL电路中三极管的选择192
7.2.4 交越失真194
7.2.5 用复合管组成互补对称电路195
7.2.6 实际功率放大电路应用196
7.3 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OTL电路)196
7.4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197
7.4.1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分析197
7.4.2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199
7.4.3 集成功率放大电路的应用199
阅读材料3 电子线路识图方法201
习题七 211
下篇模拟电子技术应用
第八章 常用电子仪器215
仪器一 XD22型低频信号发生器215
仪器二 HZ2181型电子毫伏表216
仪器三 示波器原理及使用217
第九章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226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226
实验二 二极管、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228
实验三 共射单管放大器231
实验四 负反馈放大器236
实验五 射极跟随器238
实验六 差动放大器241
实验七 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243
实验八 OTL低频功率放大器248
实验九 RC正弦波振荡器251
实验十 直流稳压电源253
附录部分 习题参考答案257
精彩片段:
 
书  评:
前言


本书是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型人才而编写的工科电类专业通用教材。 作者在编写本教材时, 充分研究了五年制(初中毕业生)和三年制(高中毕业生)高职学生的特点、 知识结构, 并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 本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加强实践环节,
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精神, 认真组织教材内容, 努力使该教材符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际需要。
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理论分析难易程度适中, 注重结果的应用, 对分析方法仅作定性阐述, 不作理论证明。
(2) 每章后都配有较多习题, 以利于学生复习。
(3) 注重该课程与相关基础课的衔接, 同时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4) 注意了电类专业趋向于强电弱电不严格区分的特点, 使该教材既适用于强电专业, 也适用于弱电专业。
(5) 选编的三篇阅读材料使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更为紧密。
(6)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书中给出了较多实用电路。
(7) 将实验指导与教材合为一体, 方便师生使用。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雷学敏(第一章), 周永金(第二章), 李周平(第三章), 张双琦(第四章), 樊建海(第五章), 马艳阳(第六章), 王朱劳(第七章), 张生杰(第八、 九章), 蒋文坚(三篇阅读材料)。 王朱劳任主编, 张双琦任副主编, 周永金任主审并负责全书的审阅、 修改和统稿工作。
本书在使用过程中, 各个专业可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 适当增删有关章节。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书中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