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 | 首页 | 宏观指导 | 出版社天地 | 图书代办站 | 教材图书信息 | 教材图书评论 | 在线订购 | 教材征订
搜索 新闻 图书 ISBN 作者 音像 出版社 代办站 教材征订
购书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62510665 62510769
图书查询索引 版别索引 分类索引 中图法分类 专业分类 用途分类 制品类型 读者对象 自分类 最新 畅销 推荐 特价 教材征订
综合查询
供配电技术 -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书名: 供配电技术
ISBN:7-5606- 1805-0 条码:
作者: 刘 燕  相关图书 装订:平装
印次:1-1 开本:16开
定价: ¥25.00  折扣价:¥23.75
折扣:0.95 节省了1.25元
字数: 485千字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数:
发行编号: 2097001 1 每包册数:
出版日期: 2007-03-01
小团购 订购 咨询 推荐 打印 放入存书架

内容简介:
内 容 简 介

本书系统讲述了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理论、 基本计算方法以及运行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
全书共分10章, 包括概论、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短路电流的计算、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
、 变配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及结构、 供配电线路、 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的保
护、 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以及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技术。 每章后均配有与本章内容相关
的基本技能训练, 并附有思考题与习题, 以方便读者复习和自学。 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高等学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电气工程、 自动化、 供用电技术、 建筑电气、 楼宇自动化等专业相关课程的教材, 也可供从事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或其他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目录



第1章 概论 1



1.1 电力系统和供配电系统概述 1



1.1.1 电力系统 1



1.1.2 供配电系统 3



1.2 电力系统的电压 5



1.2.1 三相交流电网和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 5



1.2.2 电压的分类及高低电压的划分 8



1.2.3 供配电系统电压的选择 8



1.3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10



1.3.1 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 10



1.3.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 11



1.3.3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低电阻接地的电力系统 12



1.3.4 中性点不同运行方式的比较和应用范围 13



1.4 供电系统的质量指标 14



1.4.1 电压的质量要求 14



1.4.2 频率的质量要求 15



1.4.3 供电的可靠性要求 16



1.5 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其对供电的要求 16



基本技能训练 电力系统图的阅读 18



思考题与习题 20







第2章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21



2.1 负荷曲线 21



2.1.1 日负荷曲线 21



2.1.2 年负荷曲线 22



2.1.3 与负荷曲线有关的物理量 23



2.2 用电设备的工作制与设备容量的计算 24



2.2.1 用电设备的工作制 24



2.2.2 设备容量的计算 24



2.3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25



2.3.1 概述 25



2.3.2 按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6



2.3.3 按二项式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29



2.4 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31



2.4.1 概述 31



2.4.2 单相设备组等效三相负荷的计算 31



2.5 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的计算 33



2.5.1 供配电系统的功率损耗 33



2.5.2 供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 34



2.6 用电单位计算负荷和年电能消耗量的计算 36



2.6.1 用电单位计算负荷的确定 36



2.6.2 用电单位年电能消耗量的计算 37



2.7 尖峰电流的计算 37



2.8 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补偿 38



2.8.1 功率因数的分类及供电部门的要求 38



2.8.2 无功功率补偿及补偿后的计算负荷 39



基本技能训练 中小型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43



思考题与习题 46







第3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 48



3.1 短路的原因、 后果及形式 48



3.2 无限大容量系统及其短路时的暂态过程与物理量 50



3.2.1 无限大容量系统 50



3.2.2 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时的暂态过程及物理量 50



3.2.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 53



3.3 无限大容量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53



3.3.1 欧姆法计算三相短路电流 53



3.3.2 标幺制法计算三相短路电流 57



3.3.3 大容量电动机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60



3.4 两相和单相短路电流的计算 60



3.5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和力效应 61



3.5.1 短路产生的效应及电气设备进行校验的必要性 61



3.5.2 短路电流的力效应 62



3.5.3 短路电流的热效应 63



基本技能训练 中小型工厂变电所短路电流的计算 64



思考题与习题 67







第4章 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 68



4.1 电气设备概述 68



4.2 电弧的产生及灭弧方法 70



4.3 电力变压器 72



4.3.1 电力变压器的分类及特点 72



4.3.2 电力变压器的结构及型号 74



4.3.3 电力变压器的联结组别 75



4.3.4 电力变压器的实际容量及过载能力 76



4.3.5 电力变压器的选择 77



4.4 互感器 78



4.4.1 电流互感器 78



4.4.2 电压互感器 82



4.5 高压开关设备 85



4.5.1 高压断路器 85



4.5.2 高压隔离开关 88



4.5.3 高压负荷开关 90



4.6 熔断器 91



4.6.1 高压熔断器 91



4.6.2 低压熔断器 93



4.7 低压开关设备 96



4.7.1 低压刀开关 96



4.7.2 低压刀熔开关 97



4.7.3 低压断路器 97



4.8 成套配电装置 101



4.8.1 高压成套配电装置(高压开关柜) 101



4.8.2 低压成套配电装置(低压配电屏) 104



4.8.3 动力和照明配电箱 105



4.9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 106



4.9.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106



4.9.2 高压隔离开关、 负荷开关和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 106



4.9.3 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 108



基本技能训练 电气设备及其运行维护 111



思考题与习题 119







第5章 变配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及结构 121



5.1 变配电所的任务和类型 121



5.1.1 变配电所的任务 121



5.1.2 变电所的类型 121



5.2 变配电所的电气主接线 123



5.2.1 变配电所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123



5.2.2 工厂总降压变电所主接线 126



5.2.3 独立变电所主接线 128



5.2.4 非独立式车间变电所主接线 132



5.2.5 工厂高压配电所及车间变电所主接线示例 132



5.3 电气主接线的运行方式 135



5.3.1 正常运行方式和非正常运行方式 135



5.3.2 电气主接线运行方式举例 135



5.4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 137



5.4.1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一般原则 137



5.4.2 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方法 137



5.5 变配电所的布置与结构 139



5.5.1 变配电所的总体布置 139



5.5.2 变配电所的结构 141



5.5.3 变配电所的布置及结构示例 143



基本技能训练 变配电所的电气操作 145



思考题与习题 148







第6章 供配电线路 149



6.1 供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 149



6.1.1 高压供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 149



6.1.2 低压供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 152



6.2 供配电线路的结构与敷设 154



6.2.1 架空线路的结构与敷设 155



6.2.2 电缆线路的结构与敷设 156



6.2.3 低压配电线路的结构与敷设 159



6.3 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 162



6.3.1 按发热条件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162



6.3.2 按允许电压损失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164



6.3.3 按机械强度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166



6.3.4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和电缆的截面 166



6.3.5 选择导线和电缆截面的一般方法 167



基本技能训练 供配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 168



思考题与习题 171







第7章 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172



7.1 高层建筑负荷的特点及计算 172



7.1.1 高层建筑负荷的特点 172



7.1.2 高层建筑负荷的计算 173



7.2 高层建筑变电所的主接线 174



7.3 高层建筑变电所的类型及布置 176



7.3.1 高层建筑变电所的类型 176



7.3.2 高层建筑变电所的布置 177



7.3.3 成套变电所 177



7.4 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系统 178



7.4.1 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电方式 178



7.4.2 照明供电系统 179



7.5 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 181



基本技能训练 建筑电气工程图 182



思考题及习题 187







第8章 供配电系统的保护 188



8.1 继电保护的任务和要求 188



8.2 常用的保护继电器及其接线方式 189



8.2.1 常用的保护继电器 189



8.2.2 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方式 194



8.3 高压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 196



8.3.1 电力线路保护的配置 196



8.3.2 带时限的过电流保护 197



8.3.3 电流速断保护 204



8.3.4 单相接地保护 205



8.4 电力变压器的保护 208



8.4.1 电力变压器的故障、 异常状态及保护配置 208



8.4.2 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209



8.4.3 变压器的纵差动保护 210



8.4.4 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电流速断保护以及过负荷保护 212



8.4.5 变压器低压侧的单相短路保护 214



8.5 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 214



8.5.1 高压电动机的故障及其保护的配置 214



8.5.2 高压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215



8.5.3 纵差动保护 216



8.5.4 单相接地保护 217



8.6 熔断器保护 217



8.6.1 熔断器在供配电系统中的配置 217



8.6.2 熔断器熔体电流的选择 218



8.6.3 熔断器的选择与校验 219



8.6.4 前后熔断器之间的选择性配合 220



8.7 低压断路器保护 220



8.7.1 低压断路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配置 220



8.7.2 低压断路器脱扣器的选择和整定 221



8.7.3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和校验 222



8.7.4 前后低压断路器之间以及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之间的选择性配合 224



8.8 微机继电保护 224



8.8.1 微机保护系统的基本结构 224



8.8.2 微机保护的功能 226



8.8.3 微机保护的特点 226



8.8.4 线路和变压器的微机保护 227



基本技能训练 变压器保护装置实例 228



思考题与习题 231







第9章 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 233



9.1 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 233



9.2 二次回路的操作电源 234



9.2.1 直流操作电源 234



9.2.2 交流操作电源 236



9.3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 237



9.3.1 高压断路器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 237



9.3.2 手动控制的断路器控制回路 238



9.3.3 电磁操动机构的断路器控制回路 239



9.3.4 弹簧操动机构的断路器控制回路 242



9.4 中央信号回路 243



9.4.1 中央事故信号回路 244



9.4.2 中央预告信号回路 245



9.5 电测量仪表与绝缘监视回路 246



9.5.1 仪表的准确度要求 246



9.5.2 互感器和测量仪表的配置 247



9.5.3 测量回路与绝缘监视回路 247



9.6 二次回路的安装接线图 249



9.6.1 屏面布置图 249



9.6.2 接线端子及端子排图 250



9.6.3 屏后接线图 251



9.7 电力线路的自动重合闸装置(ARD) 252



9.7.1 对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 252



9.7.2 电气一次自动重合闸装置 253



9.8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APD) 254



9.8.1 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要求 254



9.8.2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接线 255



9.9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256



9.9.1 变电所实现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257



9.9.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257



9.9.3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形式 258



基本技能训练 二次接线图的识图 260



思考题与习题 264







第10章 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技术 266



10.1 电气安全的基本知识 266



10.2 过电压与防雷 267



10.2.1 过电压的形式 267



10.2.2 防雷设备 268



10.2.3 防雷措施 273



10.3 供配电系统的接地 275



10.3.1 接地的作用及概念 275



10.3.2 接地的类型 277



10.3.3 电气装置的接地与接地电阻的要求 280



10.3.4 接地电阻的装设 282



10.3.5 接地电阻的计算 283



10.3.6 接地装置平面布置图示例 286



10.3.7 接地电阻的测量 287



10.4 低压配电系统的等电位联结与漏电保护 287



10.4.1 低压配电系统的等电位联结 287



10.4.2 低压配电系统的漏电保护 289



基本技能训练 触电的急救处理 293



思考题与习题 296



附录 297



参考文献 319








精彩片段:
 
书  评:
前 言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应遵循“淡化理论, 够用为度, 培养技能, 重在应用”的原则而编写的, 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 注重新颖性、 实践性和应用性, 努力反映供配电技术发展中的新元件、 新技术以及新的控制方式。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
(1) 内容全面、 新颖。 供配电系统包括工业企业供配电系统和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 本书在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尽量涵盖这两部分, 对这两部分中相同的内容融为一体介绍, 不同的则分别予以阐述。 在讲述电气设备时, 着重介绍了广泛应用的新产品。 本书所使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均符合最新国家标准, 并力求采用最新的技术标准规范来讲述供配电技术的内容。 
(2) 叙述简洁, 逻辑清晰。 本书论述力求清晰准确、 图文并茂, 在介绍各种电气设备的结构原理时, 均配有简明清晰的结构图或接线简图, 并在基本技能训练中附有各种新型元件的图片。 在讲述有关的选择计算时, 略去一些繁琐的理论推导和证明, 用实例将结论加以解释和应用。
(3) 注重实际技能。 注重实际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本书在每章后都配有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基本技能训练。 这些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可操作性及应用性, 如中小型工厂的负荷计算、 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 变配电所的操作等, 旨在突出实用技术并加强能力培养。 
(4) 加强了读图与识图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工程的应用和设计中, 供配电技术的许多问题是通过工程图纸来表述的。
本书在内容讲述中配有大量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原理图及接线图。 如讲述电气接线图时, 配有不同类型的变电所主接线方案; 在讲述控制、 保护电路时, 配有不同的操动机构和不同保护类型的原理图; 在基本技能训练中给出了如电力系统图、 建筑电气工程图等图例。 这些图例既能提高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 也能训练其工程意识, 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 刘燕副教授任主编, 高静副教授任副主编。 全书共10章, 其中第1、 4、 6、 7章由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刘燕编写, 第2、 3章由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高静编写, 第5章由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耿凡娜编写, 第8章由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陈金鹏编写, 第9、 10章由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周武编写。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许多单位与个人的大力帮助和支持, 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
本书由杨玉菲教授主审。 杨玉菲教授在审阅中, 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谨在此
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错误和疏漏之处, 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不胜感谢。 


编 者 2006年12月

其  它:
 



| 我的帐户 | 我的订单 | 购书指南|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敬告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版权所有 © 2000-2002 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    京ICP备10054422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23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130369号    技术支持:云因信息